古埃及到古希腊,他们的传统医学为啥不见了?这位哲学教授给中医学子上了一课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8-26
手机版

  

  根据世卫组织定义,传统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主流体系,往往利用基于植物、矿物的药物,或精神疗法、肢体疗法等。事实上,传统医学并不是中医所独有的,从古埃及到古希腊,他们都曾经拥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但后来为何不见了,或者说变成“西医”了?日前,在为期5天的全国性研究生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陈卫平给中医学子上了一课。

  

  图源:视觉中国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医源远流长,商代发明了汤液,西周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提出“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作为先前医疗实践的总结,《黄帝内经》在2000多年前就诞生了,被誉为“医家之宗”。

  而在世界医学史上,古埃及也曾创造过辉煌的医学成就。从3部医学文稿——埃伯斯纸草文稿、史密斯纸草文稿和卡忽恩纸草文稿,便可见一斑。但自从埃及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其传统医学就被湮没了。

  古印度医学也相当丰富,如《阿闼婆吠陀》一书记载了77种病症,并开出对症药方,还出现了医学名著《舍罗迦本集》《妙闻本集》。然而,由于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医学也逐渐消亡了。

  古希腊、古罗马的医学曾十分兴盛,提出了不少学说,如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盖伦的人体学说、亚里士多德的隐德来希生机论等。然而,随着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中断,其传统医学或被遗弃、或已散佚。

  

  在陈卫平看来,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原生文明,而且成为这个文明具有生生不息连续性的突出象征。众所周知,医的古老写法为“毉”,而《黄帝内经》将医学和巫术相区分,它的问世是医学冲破巫术鬼神迷信的重大创新。他认为,《黄帝内经》赋予中医的包容性,在西医传入后依然得以保持与弘扬,由此中西医结合很自然地成为中医界的共识。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大部分,其中《灵枢·营卫生会》强调“人与天地同纪”,要求以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规律相一致来护卫生命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提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设问,进一步把精神健康作为抵御疾病的屏障。在人与外部环境和谐、人体内部血气和谐的基础上,《内经》进一步提出以“和”为核心的“人之常平”即健康无病的标准。“归结起来,就是天人和、形神和、气血和。”陈卫平向各校师生表示。

  

  “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中医药院校思政教学怎么结合与融入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医学文化?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永清论坛上介绍,上中医去年入选上海市首批“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着力打造具有“上海高校特点”“中医药行业高校特色”的“大思政课”品牌,今年又入选上海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校。

  在“岐黄中国 杏马视界”首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联盟正式成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表示,今年以来,按照市委部署,遴选推出了一批上海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明确要求进一步聚焦“两个结合”,特别是在学科建设、思政课建设、理论研究宣传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提出“通三马”,也就是马院研究生不分二级学科也不分专业都要上好核心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陈卫平建议,中医药院校马院学子除此之外,还需再学通一门“中医药通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作者:徐瑞哲

  题图来源:解放·上观视觉

上一篇:血泪记忆:身陷缅北众生相 四川9个人9段“非人生活”
下一篇:英国艺术留学纯艺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