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读书目《童年》常考知识点梳理,收藏学习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8-05
手机版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童年》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十大名著之一。

  知识点梳理

  1、《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3、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

  4、《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童年经历为素材的一部小说,它是一轴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历史画卷,从中又可看到作家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在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寻找光明的奋斗历程。

  5、小说再现了19世纪沙俄统治时期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小说所写的是作者童年经历的苦难,这也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6、《童年》是高尔基积一生童年生活之素材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充满童趣。它用儿童纯真无邪的眼光,通过思考和感悟,抒发童年的欢乐和初涉人生的艰难苦楚。

  7、《童年》在艺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

  8、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外祖母。

  9、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即米哈伊尔的儿子萨沙的性格是沉默忧郁。

  10、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外祖父。

  11、《童年》中的“好事情”是一个正直的老工人。

  12、阿廖沙因为伤了脚趾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13、娜塔丽娅舅妈在大火扑灭后死了。

  14、阿廖沙第一次看到两个舅舅吵架,是关于分家的事。

  人物形象

  阿廖沙:现实生活的压力把阿廖沙锻炼成长为了一个坚强、正直、勇敢、自信的人。阿廖沙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和下层劳动人民成为了真正的朋友。阿廖沙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阿廖沙热爱书籍,而书籍在形成阿廖沙的性格。

  外公: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不动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

  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

  小茨冈:争强好胜,喜欢逞能,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不择手段,这是导致他悲惨的下场的原因。

  “好事情”:性格孤僻、但内心友善,对于阿廖沙的接近他十分乐意也没有拒绝。“好事情”身上有着一种专注的品质,很喜欢看书。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资料!

上一篇:2024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新高考I卷)英语试题及答案(含听力+解析)
下一篇:五角大楼被6万美元账单卡住了?美海军陆战队家属:不必支付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