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属联考面试热点」高考“新迷信”
妈妈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爸爸穿马褂寓意“马到成功”,各地考生家长集体上寺庙烧香,每年高考季,总少不了考生家长迷信送考的新闻。对于所谓高考新迷信”,你怎么看?
一、给出观点
每年高考季,总少不了考生家长迷信送考的新闻。我认为迷信不过是对考生的一种心理按摩,不妨给高考迷信留有一席之地,但这到底能对考生成绩的提升起到多大作用,值得商榷。
二、分析“高考迷信”的合理性
诚然,在高考这种人生重大分水岭面前,谁也不能免俗。家长们除了在物质环境上极力提供帮助外,别无他法,也只能依靠这种方式寻找一丝慰藉。由于我国传统祭拜文化根深蒂固,封建时代皇帝每年祭天拜地活动,给普通百姓树立了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榜样”。民众就纷纷效仿,每逢新年,各大寺庙“头香”就变得非常抢手。于是在遇到一分足以改变一生的高考,人们纷纷烧香祈福,这种行为也完全可以理解。
三、分析“高考迷信”的问题
1、凡事应有个“度”,过犹不及。“祈福”原本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而现实中,这种行为已逐渐被封建化、迷信化取代。对孩子来说,高考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件自己可控的选择点,行为上意义重大。家长们应正确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从点点滴滴做起,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遇到十字路口的时候,不至于做出“不问苍生问鬼神”之事。
2、更深层次来说,更是一种“迷信高考”。对于“985”、“211”这类学校,愿意是希望让更优秀人才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乃至更好地汇报社会。但过分重视分数,轻视生活生存技能的培养,造成部分学习“高分低能”现象严重,对有限的教育资源来说无疑是种巨大的浪费。
四、分析对策
“笃实把化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作为孩子参加高考前的第一要务。”家长以各种方式祈愿孩子能取得高考好成绩,无可厚非。但是高考祈福要点到为止,重要的是那份心意,既不能够过分信仰,更不能本末倒置。一言蔽之,“迷信”把高考“妖魔化”的怪象决不能走得太久,划清“祈福”与“迷信”的界限,势在必行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健康教育
- 注意!这种东西“入侵”校园,已有小学生上瘾!专家紧急提醒→
- 英国本科心理学多少学费
- 亮相!第60届高博会!
- [浦东]澧溪中学: 用好教育惩戒这把“戒尺”
- 重阳节吃糕去,闵行颛桥糕会全面回归
- 武强县周窝镇开展重阳节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 继“网”开来|我校学子参与2023年国际网联世界网球巡回赛青少年年终总决赛志愿服
- 河北遷安:多樣形式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宣傳
- 青海各地全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 汇聚育人合力 助力学生成长
- 静待花开,每一粒种子都值得等待
- 用我们的“青春”,描绘我们的济南
- 2023年浙江一级造价师打印准考证时间:10月23日-27日
- 托福听力考试的步骤-流程-程序
- 龙向洋:履职尽责 担当作为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蓝山贡献计生协力量
- 美翻了!用“型”打开山师
- 论坛实录|易延友:二审纠错何以可能
- 蕲春一小区自筹20余万资金,共谋共建扮靓美丽家园
- 拼音“o”读“喔”不读“窝”?回应来了→
- 成都心理咨询去哪儿做?成都心理医院排名前十名单
- 漯河:全省团体第一名!
- 海天味业股价业绩“双杀”!市值蒸发5000亿,经销商半年“跑路”416家
- 留学美国申请资料怎么写
- 湖南:打造“法治湘西”样本 护航生态旅游
- 自考是先报名然后再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