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点不一样的新高考,全程干货,刷新你对新高考的认知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6-16
手机版

  新高考今天说到你不知道的,全程极干,五分钟后刷新你对新高考的认知。第一点,除了西藏、新疆,全国所有省份已经开始实行新高考了,到了2025年29个省份就都是新高考了。第二点,在选科方面,为什么只有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这六个省改用三加三的模式,而其他23个省都采用了三加一加二的模式?因为三加三是一种理想的方案,三加一加二是一种向现实妥协的方案。此话怎讲?核心就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三加三一般省份玩不起,因为三加三的选科组合有20种,比三加一加二多了八种,意味着走班制的教学组织要复杂几乎一倍,一般的高中根本吃不消。所以你看三加三都是一些什么省在玩?

  

  第二个原因,伤不起,三加三,会让大量的同学避开理化等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而这与国家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是相违背的。而三加一加二就会强迫很多同学必选物理,之所以后来大学的专业录取对选考科目有限制,你不选理化,就让很多专业报不了,这么搞就是弥补三加三的bug。

  

  高一选科为了啥?

  你说这不是废话吗?难道要高三临考时再选吗?这件事儿的本质原因是,国家要通过这样政策倒逼家长和同学尽早进行生涯规划,要在初三或高一对大学专业进行预选择,不要像以前那样,报志愿倒数三天才仓促决定专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阶段的孩子普遍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那么就政策一定是缺啥喊啥。

  

  等级赋分制会有啥后果?

  后果就是以后的高考你想考到200分以下是很难的,因为你有两到三科是要进行等级赋分的,就算你这两到三科交白卷,也会得到100分左右的等级赋分。另外三科语数外,你得优秀成啥样才能成功避开正确答案,做到平均每科只得33分呢?所以等级负分会让高考的分数分布更加集中,尤其是中分段,原来是一分碾压2000人,以后可能变成一分就碾压2500人。

  

  新高考志愿形式改革的目的是啥?

  新高考志愿形式就两种,要么是院校加专业组,要么是专业加院校。无论是哪一种,都比老高考的院校加专业前进了一步,就是更加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了。尽量让你学上你想学的专业,但实际上是高等教育更重视职业导向了。

  

  为啥不彻底取消调剂呢?

  到目前为止,只有五个省市采用专业加院校这种没有调剂的志愿形式的,剩下的24个省大概率还是会采用院校加专业组这种有调剂的志愿形式。这个原因很简单,没有调剂,你能想象那些冷门专业的待遇吗?计划招不满是一定的,甚至每年只能招一两个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新高考不分文理,对谁最有利?

  肯定是敢于选择理化并且能够学好的孩子,因为他们的专业选择余地太大了,以前很多只能文科生报的专业,他们现在也可以报,吃亏的是只能是那些选纯文科的孩子,本来专业选择面就小,现在又多了很多理工学霸跟你争。所以我预计以后民间选科王炸一定是三加二加一,三是语数外,二是必选理化,一可以让孩子自由选一下,但是孩子未必同意你这么选,那些不选理化的孩子到底是真的不感兴趣还是畏难,就算爸爸妈妈也未必知道真实的原因。

  

  为啥新高考要合并本科录取批次

  不再分一本、二本、三本了呢,本质的原因就三条。

  第一,缓解全民的教育焦虑,大人孩子总是纠结于一本、二本、三本,睡不着觉,这事儿就得改改。

  第二,让院校不要总为了一批次、二批次天天到招生办做工作,把这些心思省下来,把学科办好,办出特色,办出内涵,它不香吗?如果一个院校的真实就业率指标超过95%,你还用强调自己是几本吗?你还怕招不来学生吗?恐怕要挤过头了吧?这才是让高等教育回归本真。

  

  第三,社会价值不大了,一本、二本、三本原来是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的,很多用人单位是通过各种本来鉴定人才的,但是现在这个方法在很多场景下失效了,除了985、211、双一流一直比较坚挺,一本、二本、三本已经很难准确识别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了。一本、二本、三本的本质不就是把高考的省排名分成三段吗?作为HR,你为啥不让求职者拿着高考省排名来面试呢?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个HR,你用一个入学前的水平去衡量学完后的水平,言外之意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呗,那等于我四年的学习努力都白费了呗。二本三本的同学能答应这种逻辑吗?

  举报/反馈

上一篇:案例:浙江“第一美女行长”的堕落史,奢靡荒唐,比你想的更恶劣
下一篇:央媒眼中的吉林︱把“行政末梢”打造成“治理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