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山变成了“花果山”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近日,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气温已接近30℃,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草帽小分队”成员穿梭于山坡间,照看着6000余亩沃柑地的浇灌情况。3月,中央电视台《云南弥勒:晚熟沃柑上市 果农再获丰收》的报道让“草帽小分队”更加鼓足干劲,要让昔日的石漠化荒山披上更多花果“新衣”。

  沃柑树为荒山披上了“新衣”

  西二镇地处南盘江沿岸,石漠化严重,植被稀疏,生态脆弱。“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如金水如油”,曾是当地的真实写照。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西二镇政府以海泊村委会为示范点,探索发展沃柑种植,从石头缝里“刨”经济。

  2020年,红河卷烟厂脱贫攻坚战斗小分队——“草帽小分队”成员通过走村串户了解到,当地石漠化严重且缺乏水源,果农挖的水窖只有在5月雨季来临后才能蓄满水。但每年3月至5月是果树开花挂果的关键期,果树若得不到充分灌溉,果实品质和产量都不稳定,果农收入难以保障。

  在与镇政府、村委会多次研讨后,“草帽小分队”的项目勘察“作业”基本成型:援建大冲片区沃柑产业灌溉管网工程,接通大冲片区沃柑灌溉的主网,让沃柑产业得以连片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草帽小分队”认为,只有让村民实现自主“造血”,乡村发展才能持续向好。他们做足了功课,把效果图、施工图、预算方案……一套齐全的“作业”带回了厂里,促成了工厂开会讨论研究,又派出专家组实地考察论证,方案如愿获批。

  援建资金一到,西二镇大冲村委会大冲片区沃柑产业灌溉管网工程热火朝天地启动了。铺设的管网连接着西二镇星光上寨绿圆塘水库,完全可以满足旱季种植6000亩沃柑的用水需求。记录工程建设进度的“草帽小分队”成员们心里越来越踏实。大家“种”下的希望,因“活水”的到来,就要“发芽”了!

  此后,“草帽小分队”成员隔三差五就到沃柑地报到。看到沃柑树苗长高了,开花结果,硕果累累……漫山遍野的沃柑树为曾经的石漠化荒山披上了“新衣”。

  “草帽小分队”有了新目标

  “利用红河卷烟厂援建的灌溉管网,大冲村委会沃柑产业得以迅速壮大,连片发展。6000亩沃柑得到科学灌溉,既保证了沃柑的高品质,又降低了种植成本,还促进了大冲村委会种植业的多样化发展。现在,水果每亩产值可达8000至10000元。” 西二镇乡村振兴办专职副主任李学海表示,昔日的“石头山”变成了“花果山”。大家在石头缝里育出了带动一方发展的绿色产业,让“金果果”填满了群众的“钱袋子”。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草帽小分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仅发展沃柑一个产业是不够的。因此,他们还帮助村民发展生态鱼养殖,种植蔬菜、水果,完善村内的基础设施。

  硬化村道、架路灯、建村民活动场所、修建垃圾池……谈起这些,“草帽小分队”如数家珍。除了照看6000余亩沃柑地,“草帽小分队”成员还要照看1000余亩火龙果地、3000亩甜脆玉米地及3000亩西葫芦地。今年已经是“草帽小分队”成员作为西二镇荣誉村民的第六个年头。

  现在,“草帽小分队”有了新目标。烈日下,“草帽小分队”成员们头戴草帽,山上山下往返奔忙。“种植火龙果、甜脆玉米、西葫芦的土地都是灌溉管网在浇水,一定得管好!”“草帽小分队”的一名成员说。随即,他们又奔向了种植着蔬菜、水果的坡地。本报记者 颜媛

  通讯员 李媛 施文平

  举报/反馈

上一篇:养成良好习惯 常规促成长 襄阳市第三十中小学部开展课堂常规评比活动
下一篇:特色心境管理培训|荣畅启迪教育|上海企业管理培训|员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