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教育,不可缺乏的家庭健康教育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0-01-22
手机版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让大众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儿童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体重在增加,同时营养不良率也在下降,但是孩子们摄入大量的过度加工食品,离天然食物和自然生态越来越远,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身体活动不足,青少年群体中因食育教育的缺乏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当饮食习惯,直接导致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这些原本属于中老年期的疾病,而今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儿童青少年群体当中。


不良的饮食习惯


2012年,卫生部首次发布的《中国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2010期间,城市儿童肥胖率由5.3%上升到8.5%。2015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到有14.2%的中小学生属于肥胖。窝在沙里,看电视,吃外卖,刷手机,成了很多下一代的日常进餐模式,传统的下厨、围桌而食、家人聚餐等越来越被现代人所忽视。



不良生活方式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约为60%的占比。青少年普遍对于“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学者专家们认为,当下社会教育中,应把“食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中。

所谓“食育”,即饮食行为教育,就是把食物当作教育的工具,通过种植、消费、烹饪、享用、收拾整理等与食物、饮食的相关引导教育,从小进行培养,让孩子们懂得各种食品有什么营养,有哪些危害,从而能够自觉地科学饮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传承食物所承载的家庭文化和民族文化情结。?食育不仅是舌尖上的饮食教育,更是以食物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的通识教育,最终是达到科学认知、合理膳食、品鉴知礼、传承文化的目标。


儿童食育教育体系图


日本是世界第一长寿大国,也是践行食育教育最典型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食育”立法的国家。 2005年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在日本全国范围进行普及推广,通过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识,以及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对食物的感恩之心等,来达到“通过食育,培养国民终生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这一目的。


对个体某些方面来说,食育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有些专家认为,从儿童会说话和简单交流起,就要有意识地灌输所有饮食的来源、制作、营养价值,以及怎样吃,吃多少等知识。在连续强化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使他们认识偏食的危害,并自觉做到膳食平衡。

食育教育可以从婴幼儿期开始进行,让宝贝在婴儿时期逐渐对一系列健康美味形成牢固的印象,并逐渐把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的固定生活习惯,自觉地体现在现实生活中。

在幼儿园中,通过颜色、品种丰富的搭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选择食物的全面性,也把膳食搭配的概念通过日常饮食灌输给孩子们。培养孩子具有包括五大方面的能力:选择食物的能力,了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康的能力,培养味觉的能力,了解食物生长方式的能力和烹调营养食品的能力。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有亲自参与制作食物的课程和机会。这些日常教育会影响到孩子身心各方面的能力成长。


孩子们动手制作感知食物


?日本的食育专家品川教授对食物教育观的见解是:“食是教养,更是日常的修养“,这既是在讲食育,又是在讲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要用“五感”、“五心”去对待食物,获得身体健康和幸福感。例如:对孩子要多提问少给答案,让孩子们练习自己的表达和沟通的方式。用“五感”去体验食物时,可以问孩子吃这个食物是什么声音啊?外形和颜色象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味道?鼓励孩子不停的进行各种丰富的联想和表达,而不是简单的说些 : 很好吃.,太香了 ,好喜欢等等……

电子产品的泛滥让传统的餐桌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一边看着电视,刷着手机,点来外卖,足不出户坐享其成,进餐时往往只追求食物带来的味蕾刺激,各种调料勾兑的鲜、香、咸、甜、辣、酸、麻等等带来的大快朵颐,而忽略了食物本身赋予的地域、历史、民俗等文化的传承。我国尤其是个将美食与四时节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国家,比如:立春,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民俗与传统美食的制作让四季变得那么丰富而多彩!


立春饮食习俗


端午节粽子


关注到食物的本身,才会通过食材建立基本的自然认知与思考,在加工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学会提前准备与清洁收纳的习惯,在设计食物造型和餐具搭配以及布置餐台的过程中培养美感与协调的能力,品川教授说“食物是生命,是连结,是恩惠”,要用“五感”去体会食物,用“五心”(即感谢之心、受领之心、承蒙款待之心、不浪费之心、承蒙关照托你福之心)去对待与食物相关的一切生活行为。


孩子们接受食育教育后,无形中能增强他们的想象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延续终生,并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恩,贯穿于生命的整个过程。通过食育,引导儿童青少年从感性的角度去感知,去感知食物带来的种种信息,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培养正确的健康饮食观和各种生活能力,能感受、会感知,这样的教育是不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滋养 ?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阳光成长
下一篇:榆林市健康教育中心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宣传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