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生必看:高龄孕妇有哪些妊娠风险?如何进行孕前管理?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0-01-14
手机版

晚婚晚育人群增多和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增加。随年龄增加,胎儿畸形率或死胎率增高,不孕率增加,20~24岁女性不孕症发生率为6%,34~39岁为30%,39~44岁为64%。高龄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宫-腹腔镜等手术操作增多以及合并内、外科疾病风险和妊娠期合并症风险升高等特点均给母胎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对该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孕前管理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本文将结合2018年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的高龄女性孕前管理向大家介绍高龄女性的妊娠风险和孕前管理。

1、孕前健康教育

常规孕前指导及保健

合理营养、调整生活方式、补充叶酸。

孕前检查

常规体格检查、盆腔检查、生殖系统影像学检查以及血、尿常规实验室检查,必要时测定基础性激素。

针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询问及检查

考虑妊娠需求后进行处理或辅助生殖干预。

既往患有慢性高血压或糖尿病:计划妊娠前需由产科、心内科或内分泌科医生联合评估。

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告知妊娠后有异位妊娠的风险,出现停经到医院评估检查。

2、胎儿畸形及死胎风险增加


3、高龄女性合并症

1

高龄女性合并心脏病


2

高龄女性合并高血压


3

高龄女性合并糖尿病


4

高龄女性合并甲状腺疾病


4.瘢痕子宫再妊娠风险增加


参考文献:任珂,赵扬玉,高龄女性孕前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2)

声明:

文章系本平台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当然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来源 |南方医大本科母胎科研联盟

上一篇:肺脓肿,是这样的一个病!
下一篇:自动体外除颤仪进校园 “救命神器”来了 你会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