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厌学和抑郁症:孩子在家躺平,如何激活他的能量?
原标题:厌学和抑郁症:孩子在家躺平,如何激活他的能量?
作者:石虫语
以前,我在的直播中,经常聊到“全能性自恋”心理。这个词语总会引起很多家长的共鸣。
很多抑郁症孩子具有同样的特点:拒绝上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每天与手机电脑为伴,作息颠倒,回避社交。
家长对这种“躺平”的状态,忧心忡忡:
石老师,一开始我们真的接受不了孩子不上学。这段时间慢慢在学友群里学习,心态调整了很多,开始懂得“接纳”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还是有焦虑的。我们可以接受孩子不上学,只要快快乐乐、心态健康就好。但他总是这样在家躺着,以后怎么生活呢?
如果您有这样的焦虑,不妨看看下面的真实案例,我们分析一下,
孩子在家躺平,有什么方法可以激活他们的能量?
面对孩子的厌学,讲大道理没用
你需要教给家长具体方法
1
“躺平”的孩子
山西的小A,跟着我做心理咨询有9个月的时间了(经咨询者同意公开部分内容)。
今年3月份,他的父母通过公众号的“抑郁症公益心理推广月”活动找到我。当时孩子确诊重度抑郁症,已经在家休学了半年时间。服药治疗的同时,先后经历过几个咨询师,逐渐失去信心,目前拒绝再接受咨询。
小A学习成绩很优秀,一直在年级前十名。但是孩子有比较明显的“全能性自恋”心理,无法接受自己的任何失败。
高一期末,他出现了专注力无法集中的情况,“脑子一片空白,看什么也记不住”,名次掉到20多名。无法接受现实的他,开始恐惧学习,逃避学习,陷入到抑郁症中。
做家庭关系评估时,我发现在这个家庭中,亲子关系名存实亡。家长和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情感上的交流,仅有的交集几乎都是和学习相关,这导致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爱我”。
后来,家长通过进一步咨询,慢慢从上一代原生家庭淡漠的情感模式中走出来,并学习了新的情感交流技巧,尝试接纳孩子。亲子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
通过一段时间的“隔山打牛”,5月份时,孩子因为看到家长的改变,感受到情感接纳,慢慢打开了心门,主动参与到咨询中来。
孩子对我说:
石老师,我脑子可能出问题了,总是对一些事耿耿于怀。在学校的时候,我总和同学有摩擦,晚上会睡不着,会胡思乱想,有回放,觉得对方很过分,也有后悔,觉得当时说的做的有问题。
有些记忆,我让自己不去想了,可是做不到,越想摆脱就越走不出来,每天特别的累。我经常失眠,整天不精神,不想动弹,就觉得没劲。
对于小A的情况,心理学上有个定义,叫反刍思维。
就像牛把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反刍回嘴里再次咀嚼一样,我们的思维也会反刍。尤其对经历过一些负性事件,我们会对那些消极情绪、原因、后果,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
这个过程,会极大的消耗心理能量。这是小A总是觉得很累的重要原因。
另外,反刍思维,也会对情绪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负面情绪反过来又会加重反刍思维,两者最终掉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2
能量该如何引导?
通过几个月的咨询治疗,整个家庭的能量开始发生变化。
家长和孩子开始互相接纳和理解,情感通道逐渐打开。孩子有了情感支持,安全感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有了变化。
7月份时,孩子的“反刍思维”明显改善,这帮他富余出更多的心理能量。相比原来每天精神萎靡、封闭自己的状态,孩子逐渐伸出了情感的触角,有了社交的需求。
孩子和我倾诉说“我觉得每天有些无聊,想找点事来做”,于是,我开始引导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当下的体验中。体验更多的人际关系,体验更多“有操控感的事情”,比如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去学一点东西。
学习,从来不是面目可憎的,因为它能帮我们变得强大。没有人不喜欢自己更强大。
之所以有那么多孩子厌学,是因为他们没法在学习中获得“收获感”。
所以,在治疗抑郁症中后期,引导能量的时候,咨询者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要学“触动自己的”,这才有兴趣。
二要学“能用得上的”,这才有结果。
OK,方向有了,那么该怎么出发呢?需要方法。
小A说:石老师,我“躺平”这段时间,不是没有想过未来。也想着考一个不错的大学,毕竟社会是需要学历的。
可是面对学习,我有那种心里使不上劲的感觉,控制不住自己。做题也是,脑子空空的,想紧紧不起来,怎么办?
我跟父母聊过,他们只会讲些大道理,或者找一些鸡汤文给我看。
什么“高考会改变人生”、什么“快乐一时,苦累一世”等等,道理我都懂,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啊,怎么办?
3
目标很关键
我们来说说激活能量的方法。
大家先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总是坚持不住?
往往是因为我们是觉得太难了,所以退却。要是觉得容易做,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
小A之所以大脑空空,紧不起来,其实是他的潜意识在“知难而退”,在进行自我保护。
这个“难”来自于哪里呢?这往往和我们的目标有关。
打个比方,有人计划要从北京徒步走到南京,大约1000公里。他走了1天,发现刚走到廊坊。
再瞅瞅地图,我去,距离南京还好远啊。好吧,继续赶路。
往后他会走的越来越没信心,越来越烦躁,最后走到天津,吃顿狗不理,干脆回北京了。
对这个人来说,拿南京当目标,这个目标太空泛了,太难了。以至于,对照这样的目标,他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总尝不到成功的甜头,人就苦逼了。
他要是换个方式,学会制定阶段目标,效果就好很多。
比如第一个目标是天津。进了天津卫,第一个目标成功!吃狗不理时,心情不一样,会吃得更香,还能多就两头蒜。
接下来,沧州狮子头,德州扒鸡,济南把子肉,最后是南京的鸭血粉丝汤。。。
完成每个小目标的成就感,会一直甜着他、护着他,让他保持心劲动力,一路走向终极大目标。
所以,对于抑郁症患者,家长切记不要一看孩子状态好了,就马上催着他去完成终极目标——回学校上课。
我见过很多反复复学休学的案例,最终孩子被折磨的对学习彻底失去了信心。
因此,咨询师需要帮咨询者做好“目标把控”,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初期目标,一定要降低难度。低到非常容易完成,因为我们需要初期的成就感,为中后期续航。
一开始就想啃硬骨头,不是一个好策略。现阶段,孩子的能量系统不足以支撑太远太难的目标。
我和小A约定,只需要每周进步一点点,就是完美的!是的,只要一直在进步,就是完美。
下面的公式,大家应该能看得懂。
4
提醒与奖励
我对小A说:目标不是一个口号,不能只放在你脑袋里。因为你的意志力,还不足以一直专注它。
要用纸笔,把每周的目标全部写下来,上墙,表格贴起来,给自己更多时间和精力重温每周目标。
专注力在目标上,你会发现时间不再是混沌的,而是一个个简单的闯关游戏。你更在意的是任务是否完成,而不是别的事情。
若完成目标,一定给自己一个奖励。奖励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打打球、听听音乐,或者快乐放松的看一会小说。最好能让奖励的过程仪式化。
比如,很多人在坚持某项事情的时候,喜欢在朋友圈打卡求赞。这种仪式感,增加了成就感,也增加了再次出击的神圣感。
毕竟我们刚刚经历了一个心力耗空的过程,需要好好的加个油。
墙表不仅是一种提醒和警示,更是一次次成就感的记忆强化,相当于在墙上挂了一个加油站。
篇幅关系,只讲这些吧。方法有很多,以上只是个粗框架,还要根据咨询者的成长经历、性格喜好,打造适合对方的目标之路。
另外,除了能量激活的手段,我还需要帮助孩子打破“全能性自恋”的认知,建立新的情绪宣泄习惯等等。
从7月到10月,近4个月的时间里,小A的家长总是在微信里给我反馈孩子的变化。那一点点的变化,让他们看到了曙光,感到无比惊喜。
10月中旬,小A终于回到了校园。从“在家躺平拒绝咨询”,到“重新走回校园”,他用了一年的时间。
这个过程背后,是整个家庭“为爱努力”的结果。
而我作为咨询师,见证了孩子的努力成长、父母的积极接纳。这本身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回到学校后,通过每周咨询,小A度过了适应期。现在他已经认识了新的朋友,在和同学老师的关系中,开始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温暖和善意。这是个巨大的进步。
就在上周,返校两个月的他,做了心理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抑郁、焦虑、敌对等各项因子的数值,已经回落到了正常人的水平。
于是,我建议家长把孩子的咨询改为一个月一次。未来两年,只要情况稳定,我会伴随他度过紧张的高三阶段。
这个案例就聊到这里吧,希望可以给更多在泥泞中的家庭一点启发和鼓励。
文止于此。如果您想学习更多,欢迎您加入“石虫语学友群”,这里有更多心理干货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
END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健康教育
- 注意!这种东西“入侵”校园,已有小学生上瘾!专家紧急提醒→
- 英国本科心理学多少学费
- 亮相!第60届高博会!
- [浦东]澧溪中学: 用好教育惩戒这把“戒尺”
- 重阳节吃糕去,闵行颛桥糕会全面回归
- 武强县周窝镇开展重阳节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 继“网”开来|我校学子参与2023年国际网联世界网球巡回赛青少年年终总决赛志愿服
- 河北遷安:多樣形式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宣傳
- 青海各地全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 汇聚育人合力 助力学生成长
- 静待花开,每一粒种子都值得等待
- 用我们的“青春”,描绘我们的济南
- 2023年浙江一级造价师打印准考证时间:10月23日-27日
- 托福听力考试的步骤-流程-程序
- 龙向洋:履职尽责 担当作为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蓝山贡献计生协力量
- 美翻了!用“型”打开山师
- 论坛实录|易延友:二审纠错何以可能
- 蕲春一小区自筹20余万资金,共谋共建扮靓美丽家园
- 拼音“o”读“喔”不读“窝”?回应来了→
- 成都心理咨询去哪儿做?成都心理医院排名前十名单
- 漯河:全省团体第一名!
- 海天味业股价业绩“双杀”!市值蒸发5000亿,经销商半年“跑路”416家
- 留学美国申请资料怎么写
- 湖南:打造“法治湘西”样本 护航生态旅游
- 自考是先报名然后再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