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援疆·守初心担使命】强基层惠民生 为新疆哈密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编者按: 今年,是第九批河南援疆干部人才在哈密的收官之年,从中原大地黄河岸边,到西北边陲天山脚下,他们将哈密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挥洒汗水,让援疆工作让成为河南省、新疆哈密两地人民血脉相连的纽带。

10月23日,映象网派出记者踏上了这片土地,在新疆期间分别前往哈密市、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等地进行采访拍摄。作为河南第一新闻门户网站,映象网将从今天起推出“万里援疆·守初心担使命”系列报道,从PC端、移动端传播,将文、图等传播方式融合,以河南第九批援疆干部为支点,透过教育、医疗、产业扶贫、旅游等援建的故事和画面,展现新疆新变化。

不是每棵树每棵树都能长在戈壁滩上,胡杨做到了;不是每朵花都能开在山上,雪莲做到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来援疆,他们做到了。3年间,河南医疗援疆队员们克难攻坚吃苦奉献,用医者的仁心、爱心架起患者的生命桥梁。?

2019年,河南在哈密一年半以上医务队员55人,支医3个月以上89人,诊疗4.7万人次,手术1540台次,救治危重病人2240人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51个,填补哈密区域空白37项,义诊巡诊和健康教育57场次,7700余人受益。

“我庆幸,在我最美的年华做了我最应该做的事”

伊吾县位于新疆东北部,天山北麓东段,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秀美城市。伊吾县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城之一,全县2.3万人,面积却有1.9万平方公里。

2017年2月份,高湘玲作为濮阳市援疆医疗队队员,来到了伊吾县人民医院,尽管有心里准备,但医院的现状还是让高湘玲吃了一惊,“医院当时的规模也不小,基础设施也是比较完善,但是人才奇缺,每个科室也就2到3个助力执业医师,执业医师就很少,而且虽然设置的有99张床位,但是每个科室的病人也就2到3个,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也是非常的短缺,急诊科基本上就是处理一些常见病,基本没有抢救危重病人的经验。”

当地患者对伊吾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不认可,大部分病人都转哈密治疗,县医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中转站。怎么样取得伊吾县老百姓的信任,增加医院的就诊率。成了困扰他们的难题。

“当时有一个病人已经转到了哈密市,她到我这是来转诊的。我给她说,你这个手术我也可以做。这是我到伊吾县做的第一台手术。”高湘玲说,当时患者特别不信任我,再得到我再三保证之后,才同意接受手术,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医疗上哪有保证这两个字。

之后,伊吾县人民医院针对当地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发的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开展下乡义诊活动。

就这样,经过一次次的宣传,一次次的走访,群众对医疗队越来越信任,医院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医院也把更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临床科室的工作上去。

从原来不到40%的就诊率增加到现在的80%还多,伊吾县人民医院也完成了从医疗中转站到一床难求的华丽转身,基本上实现了大病不出院的目标。

高湘玲说,在这批援疆医生里,我算是超级服役的老兵了。2018年5月,一年半的援疆期限即将结束,伊吾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一再挽留,县医院的黄一丹院长专门来濮阳与我们院领导沟通协调,做我爱人的工作,希望我继续留下来。

“这一干又是一年多,现在,距离3年的期限也要到了,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医院的管理逐渐规范,医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她欣慰的说,我们带的徒弟都已经成为各个科室的骨干,我们也为伊吾县人民医院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传帮带”留下了一直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哈密市伊吾县人民医院的华丽转身只是众多医疗援疆项目中的一个缩影。3年来,河南医疗援疆队员们变输血为造血,通过“传帮带”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为了把最好的技术传给当地医疗工作人员、留在哈密,真正为哈密人民留一下带不走的医疗队,每名河南医疗援疆专家与青年医师结为师徒,采取“师徒同考、目标同向、职责同担、结果同享”的办法,不断提高当地医疗人才服务质量。

哈密市巴里坤县,是新疆东北部一个常住人口不足10万的边陲县。这里许多方面远远滞后于内地,严重缺乏医疗技术人员,特别是中医,全县仅县医院有两名针灸专业的医师。而当地群众对中医又特别认同。

安阳援疆医疗队队员张甲臣告诉映象网记者,县医院中医科病房是由针灸、理疗科和哈萨克医学科合并刚刚组建成立不到两年的民族医学科室。

“因此,在开展正常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所在科室搞好科室正规化建设,严格按医院核心制度、工作流程及相关规定进行工作。”建立科室三级查房,会诊,病例分析,疑难病讨论制定。入疆伊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援疆工作计划,有步骤的按照计划一步步开展工作。

在张甲臣的带动下,县医院中医科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每天来就医的病人络绎不绝,中医科收治的病人在全医院是最多的。

作为张甲臣的徒弟朱永安是幸运的。

“师父把他平时看病开的方子都留给了我,上面还写明病况,就是为了让我更快的把技术学到手。”朱永安告诉映象网记者,知道师父还有2个多月就要结束援疆工作返回河南,心里很舍不得。

这时,张甲臣拍了拍朱永安的肩膀对他说,“师父作为援疆医疗队迟早是要回去的,我能把你带出来就是要为当地群众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永远造福当地群众。”

组建医疗援疆专家人才团 发挥最大效用

据悉,为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援疆医疗资源的综合效益,提高受援地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患者的转诊率,第九批援疆医疗人才到位后,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即着手牵头,联合哈密市卫计委、兵团第十三师卫计委联合下发文件,建立了《河南省援疆医学专家人才团工作制度》(豫援疆前指文〔2017〕21号)。

河南援疆干部、哈密市卫健委副主任高光杰表示,以计划内人员为主体、柔性人员为补充,根据每名医学专家人才各自岗位特点和技术专长,将派驻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的52名医疗专家人才,分成外科、内科、妇儿、肿瘤、医技等5个专业学组,各援疆专家人才在完成受援医院工作的基础下,可应邀到其他医疗单位开展多点执业、巡回医疗、疑难复杂病例会诊和学术讲座。

“今年以来专家人才团已开展各类会诊320例,充分发挥了援疆专家的综合效用,降低了患者转诊转院率,减轻了就医负担。”高光杰说,整个的哈密市、县和市级2级的卫生医疗水平明显的上升了一个台阶,在哈密市的肿瘤病人,已经有90%选择留在哈密的医院进行治疗。

据统计,仅2019年,河南在哈一年半以上医务队员55人,支医3个月以上89人,诊疗4.7万人次,手术1540台次,救治危重病人2240人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51个,填补哈密区域空白37项,义诊巡诊和健康教育57场次,7700余人受益。

上一篇:关于慢阻肺(COPD),你该知道这些!
下一篇:济南下月将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