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第四篇里仁(88):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翻译】
【杨伯俊】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李泽厚】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是羞耻于自己做不到。”
【钱 穆】先生说:“古人不肯轻易出言,因怕自己行电视剧为追不上,那是一件可耻的事呀!”
【夜辰心得】
说,还是不说,这真是个问题。
以前,我总是不理解为什么“沉默是金”。放眼现代社会,政客选举各地讲演,企业精英四处宣传,教授学者传道讲经,我等凡夫也自在或酒后、或网络、或朋友圈滔滔不绝宣泄自我,每个角色都在口吐莲花,频刷存在感,生怕被世界所遗忘,这样的社会,何以能“沉默是金”?
有人会说,“言多必失。”这个道理很显而易见,说得多了,必然错得多。“沉默是金”,如果一直保持沉默,那必定不会说错话,不说当然说不错,可说不错不等于做不错,嘴上没说错话,行动做了错事,那有什么区别呢?
再说,学海无涯,人的认知有限。人们无法保证自己说的话正确,只能代表自己当时的认识,毕竟什么事情都是“我以为”而已。不能因为害怕说错话而不说,相反,恰恰因为追求正确而敢于说出自己认为的观点,哪怕它是错误的,不知道自己的错误,何以做到正确呢?
孔夫子说古人“言之不出”,不出,是指不轻出。不轻出,也不等于说什么话都得反复思量,那一个人活得累死了。我觉得,言之不出,专门指一些需要行动兑现的承诺,必须慎重,这些话的重点不在于说,而在于做。“耻于不逮也”,说了做不到会感到很羞愧。圣贤、君子,不会把自己置于耻辱的境地。所以,孔夫子说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到了然后再说,这样就会远离耻辱。
现在想来,所谓的世间真理、传世经典、圣贤言论,等等,任何的思想和观点都不能僵化理解,它都有自己的背景作支撑,离开特定背景,就会走向谬误。这就启示我们:千万别把什么真理奉为万能的,用它来解决一切问题,这样终会碰壁。活学活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只是认识事物的方法,不是僵化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健康教育
- 注意!这种东西“入侵”校园,已有小学生上瘾!专家紧急提醒→
- 英国本科心理学多少学费
- 亮相!第60届高博会!
- [浦东]澧溪中学: 用好教育惩戒这把“戒尺”
- 重阳节吃糕去,闵行颛桥糕会全面回归
- 武强县周窝镇开展重阳节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 继“网”开来|我校学子参与2023年国际网联世界网球巡回赛青少年年终总决赛志愿服
- 河北遷安:多樣形式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宣傳
- 青海各地全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 汇聚育人合力 助力学生成长
- 静待花开,每一粒种子都值得等待
- 用我们的“青春”,描绘我们的济南
- 2023年浙江一级造价师打印准考证时间:10月23日-27日
- 托福听力考试的步骤-流程-程序
- 龙向洋:履职尽责 担当作为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蓝山贡献计生协力量
- 美翻了!用“型”打开山师
- 论坛实录|易延友:二审纠错何以可能
- 蕲春一小区自筹20余万资金,共谋共建扮靓美丽家园
- 拼音“o”读“喔”不读“窝”?回应来了→
- 成都心理咨询去哪儿做?成都心理医院排名前十名单
- 漯河:全省团体第一名!
- 海天味业股价业绩“双杀”!市值蒸发5000亿,经销商半年“跑路”416家
- 留学美国申请资料怎么写
- 湖南:打造“法治湘西”样本 护航生态旅游
- 自考是先报名然后再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