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北京同安骨科医院2020年开年首场继续教育课堂纪实!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0-02-07
手机版

  

  近日,北京同安骨科医院2020年开年首场继续教育课程在医院会议厅举行,由北京同安骨科医院业务院长、副主任医师商丰元为医疗同道们进行了一场题为《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精彩授课。

  

  商丰元院长为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心准备,秉承着授人以渔的继续教育理念,对经皮椎体成形术这一骨科领域医疗科技做了系统讲解,即便是专业的骨科主治医师,也会在临床知识学习的方法上大有启发、学有所获。

  全院的近百名医务工作者聆听了报告,反响热烈!

  

  技术特点

  最早应用于椎体骨髓瘤和血管瘤的治疗,由法国介入专家发明,通过X线引导或CT引导,直接将介入套管针插植到病变内部,通过工作通道注入骨水泥,即骨科填充材料。对于病变椎体起到加固的作用,能够缓解病变椎体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引起的摩擦。目前临床主要用于肿瘤的骨转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对于传统开放式椎体外科手术,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疼痛感立刻减轻,甚至消失,可下地活动、行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技术发展

  1984年

  法国神经放射医生Galibert和Deramong首先对C2椎体血管瘤用15G穿刺针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获得满意止痛效果,将该方法命名为经皮椎体成形术;

  1990年

  Deramong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和强化椎体的作用--开创了这类骨折治疗新纪元;

  1994年

  美国Jensen医师首先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引进美国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迅速被美国介入放射学和骨外科学界广泛认同。

  1994年

  Wong和Reiley等设计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1999年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这一技术,该院2001年5月举办首届全国经皮椎体成形术专题研讨会和手术演示会。。

  现任北京同安骨科医院业务院长的商丰元副主任医师,早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66400部队骨病专科医院任学科带头人期间,即开始系统学习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目前国内较早熟练应用该技术的先行者;

  

上一篇: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扶贫专项工作交流活动在渝举行
下一篇:2019年继续教育培训已经开始,湖南省高校教师不要错过啦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