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农发农林公司 智慧农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洛阳农发农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农发农林公司”),以农民增收为使命,深耕农林牧渔果、中药材、牡丹等特色产业,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许金安杨莹莹

      “这儿环境好,科技含量高,就像一个现代化智慧工厂,干活基本自动化,准备长期干下去!”

      9月21日,洛阳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正在对大棚种植区进行苗前消杀的杨艳萍对眼下的工作很满意。

      杨艳萍是洛阳伊滨区寇店镇杨裴屯社区居民,之前在洛阳市区某宾馆从事保洁工作。早出晚归,单程骑车得花40多分钟,前些年雨雪天摔伤过,艰辛可想而知。

      然而,一个农业项目的实施让杨艳萍的生活从此轻松起来。

      打造智慧工厂

      2021年7月,洛阳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在伊滨区寇店镇开工。

      这个由洛阳农发农林公司投建的项目,规划840亩,总投资约6亿元,包括智能温室、农业设施集群和种业育苗。

      杨艳萍说:“绝对高、大、上。”

      项目以智慧农业+农业旅游为主,一期智能温室140亩,采用全天候温室、封闭式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规划种植高品质有机番茄;二期国际现代农业设施集群和种业育苗、鱼菜共生、虾菜共生项目700亩。目前,一期初步具备定植条件。

      据了解,项目全部运营后,可安排260余人就业,辐射带动周边形成以蔬菜为主的产业化链条,直接、间接从业者3.3万人,5年内效益将超过10亿元。

      项目科技含量、面积、投资、收益等堪称洛阳之最。

      洛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蔬菜产业的一场深刻革命,将在设施蔬菜生产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洛阳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洛阳农发农林公司董事长李好杰介绍说,项目以“蔬菜育苗-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主线,定位建设“全国领先,全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业示范园区,集聚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技术、生产品种,充分展示农业的多功能性、高效生产性和收益性,示范带动洛阳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农业、高效农业。

      发力特色产业

      洛阳农发农林公司成立4年,“大手笔”接二连三。

      伊川是传统农业大县,当地依托50万亩富硒土壤,着力发展以谷子、红薯种植为主的富硒功能农业。

      洛阳农发农林公司审时度势,与伊川县签订战略协议,整合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目前正在推进伊川富硒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

      产业园主要板块包括仓储物流区、食品加工区、商业配套区等。

      通过品牌推广,“伊川小米”“岭上西薯”入选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国谷子、红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连续两年在伊川举行。

      目前,伊川谷子、红薯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加工企业86家,加工能力11万吨,家庭农场430余家,辐射带动13万人,年产值22.3亿元。产业品牌效应凸显、经济效益倍增。    推动强强联合

      不只如此,除本部外,根据集团企业优化工作部署,还将洛阳农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农发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洛宁农发国储林建设有限公司等3家单体公司划入洛阳农发农林公司板块,强强联合,建链强链,进一步丰富了业态。

      2022年3月,洛阳农发农林公司牵头实施的洛阳首个农业产业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示范项目,签约落户伊川县高山镇,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

      洛阳农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名、优、特、新”果、菜、花卉、中药材、饲草等优良种苗,实现农业优质、高效生产。

      公司与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合作机制,与洛阳农林科学院联合成立技术推广合作基地。

      去年,在丹参复壮、草莓脱毒种苗提高成活率、伊藤牡丹组织快繁技术研究初探、杂交构树生根苗玻璃化问题改良方案4个项目进行立项与研究。

      今年,在红薯脱毒种苗、柴胡、白玫瑰组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成功。先后获得6项国家专利技术。6月份,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李好杰坦言,将深度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打造集示范博览、科技推广、科普教育、休闲体验、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场化综合载体。

上一篇: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建校十年课程展示,校园里人人都是主角
下一篇:“百万保障”续用要收费?警惕诈骗新套路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