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教育!梅州出台方案 提出八大工程25条重点任务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站在梅州的土地上,我们当下的努力就是梅州的未来;我们有爱心,孩子们就会感到温暖;我们有担当,梅州的就会有希望。”9月7日,在2023年梅州市庆祝教师节暨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情深意切地表达了对梅州美的期盼。

  强市必先强教,富民必先启智。《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于当日印发,并于大会上进行解读说明。《意见》的出台,为梅州教育高质量指明了道路、点明了方向,助力梅州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教育成果,创建具有梅州特色、人民满意的教育品牌。

  东山中学科技节现场,学生展示设计作品。东山中学供图

  如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梅州将立足市情,认真落实《意见》,努力破解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答好育人“民生卷”。

  稳中向好

  新学年新增6645个学位推动教学提质见效

  9月4日,梅州市各中小学(幼儿园)迎来了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日。百年老校金山小学新校区正式落成使用,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学生。“好大、好漂亮!”看到新校园,学生们开心赞叹道。

  金山小学原址位于老城区道前街官井头,出入道路狭窄,没有扩建空间,运动场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学位供给不足。

  为改善办学条件,梅江区委、区政府从提升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结合江北片区区位、交通等实际,积极整合用地资源,科学选定学校新址,将位于文保路的“黄金地块”用于迁建金山小学,并将迁建项目列入市、区两级民生工程。

  该新校区于2021年12月23日正式动工建设,总投资2.1亿元,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学校共设24个教学班,1080个学位。

  平远中学举办《弟子规》硬笔书法比赛,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林广平摄

  在新的学年,梅州市共有8所新建、改扩建公办学校投入使用,共新增6645个学位,有效缓解“大班额”、就近入学难等问题。

  为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梅州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梅州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优化调整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支持乡镇寄宿制学校等改善办学条件。据统计,2021年6月以来全市新改扩建学校33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8万个。

  如今,梅州不少地方最漂亮的建筑都是校舍、最美丽的环境是校园。

  在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梅州市坚持推进教学提质工作。

  梅州市教育局于2022年9月启动全市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探索教研训一体化发展。

  今年3—4月,梅州市教育局开展了县域区域教研暨高三备考冲刺专题视导活动,组织蕉岭县、平远县、大埔县、丰顺县辖区内全体高中学校共同参与区域教研共同体研讨活动。

  通过推进区域联合教研,组织辖区高中学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主题研讨、教研沙龙等活动,扩大教研共同体覆盖面,助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今秋新学年伊始,梅州市抓住广州对口帮扶的契机,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开展的全市高中主题教研活动,学习借鉴区域大教研活动的做法与措施,开展全市高中各年级、小学各年级及学前教育的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区域教研和跨区域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开拓了教师的视野,还构建了教师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平台,让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梅州市学艺中学教师钟兰梅说。

  发挥教研支撑作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梅州坚持“五育”并举,实施“梅州强研行动”,打造“梅州高质课堂”,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研教学水平。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梅州实施教育领域“春蚕工程”,今年以来引进教育紧缺学科和高层次人才49人,引进高校毕业生764人。实施“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推进名教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以及教研基地和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着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学提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梅州市高考取得新突破,高分考生比去年有所增加,全市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创近十年来新高,其他名校录取人数也较往年有所提升。

  在竞争日益激烈、各级财政紧张等形势下,梅州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梅州是文化之乡,有着深厚的崇文重教传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进梅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梅州教育振兴。”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好中求进

  不断满足群众需求教育发展难题待破解

  既要看到成绩,也不能忽视梅州教育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与珠三角和周边地市相比,仍有不足。

  近年来,梅州想方设法增加优质学位供给,不过与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城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仍存在“大班额”“大校额”现象。如梅县城区今年秋季义务教育新生约1.1万人、学位缺口近1300个。

  “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学生不断挤向城区,同时随着国家‘二孩政策’实施,‘二孩宝宝’从今年起入学一年级,能看到学位缺口仍存在。”梅州市教育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不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教育质量难以提升。

  农村学生不断挤向城区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城乡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山区乡镇学校生源稀缺,“麻雀学校”“空心学校”日益普遍,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明显。

  梅州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数据显示,梅州全市35周岁以下教师占比不到30%、45周岁以上教师占比近40%;优秀教师主要集中在城区和重点学校。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年龄老化现象突出。

  受制于经济、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梅州教师外流现象严重,农村学校面临教师青黄不接、年龄断层的困境。全市图音体、心理健康等专任教师缺额率超30%,高中教师队伍的研究生比例仅为6.03%,远低于省15%的要求。

  面对日益紧迫的教师队伍结构矛盾问题,梅州想了许多解决办法。如梅州市教育局重点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签订“就业联络站”合作协议,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梅州市引进高层次教师人才实现双向对接。

  “江西师范大学希望与梅州市共同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地方人才引进供需双向对接平台。”江西师范大学就业处处长彭小云认为,深化校地合作有助于打造高水平的校地融合人才培养与引进战略平台。

  除此之外,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梅州教育激励和动力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部分学校象征性分配绩效,且没有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所以难以调动一线科任教师工作积极性。”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说,梅州教师激励制度仍需要完善。

  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差距大。如何建设区域性教育高地,重新拾回梅州教育辉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急需明确。

  “我们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要看清形势、认清现状,更好地树立信心、坚定决心。”在2023年梅州市庆祝教师节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王晖为在场的教育界人士鼓劲打气。“希望大家多从推动梅州长远发展的角度抓教育,进一步增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抓住梅州教育负重奋起、重振雄风的关键时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教育发展难题,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进中谋变

  出台发展意见 “八大工程”促振兴

  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教育必须强,人才必须兴。“对于教育这项事业,我们怎么重视、怎么支持、怎么发展都不过分。”在2023年梅州市庆祝教师节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王晖的话掷地有声。

  在深入基层开展深,组织相关专家、行政管理和专业相关人员召开十余场研讨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反复修改完善40余稿后,《意见》于大会当天正式印发。

  “这份《意见》明确总纲方向,构建‘1+N’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坚持问题导向,集中资源合力攻克教育发展难题;鼓励创新突破,进一步激发梅州教育发展内生动力。”梅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说,《意见》特别看重教育的机制建设,将与人才计划春蚕工程形成互为犄角、双规并行格局,对今后梅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意见》,梅州提出,到2025年,至少创建1个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和1个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县域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全市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办学条件达标;梅州主要教育发展指标达到全省考核要求,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率不低于80%、梅州高中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不低于14%。

  到2030年,梅州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城乡教育共同体和教育集团等模式助力县域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梅州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到2035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成效,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城乡教育发展更加协调均衡,梅州建设成为现代化教育强市。

  《意见》共四个部分,其中第三部分为重点任务,提出“八大工程”共25条重点任务措施。

  这“八大工程”分别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义务教育优学优教工程、普通高中高质高效工程、精品精匠工程、师德师能提升提效工程、中小学生全面全域成长工程、校园治理强基强能工程、党建引领创新创优工程。

  其中在师德师能提升提效“双提”工程中要求,完善年度教师、优秀教师等评选和表扬制度。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选聘录用、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定期注册的首要内容。

  同时,实施“新强师工程”行动计划。按规定配齐美术、音乐、体育、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教师。加大校(园)长培训力度,建立市县校联动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按照教师队伍总数10%的比例培养市级、县级骨干教师,按照1%的比例培养认定市级、县级学科带头人。

  “《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对我们学校如何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梅江区长沙中学校长梁剑辉认为,《意见》明晰了梅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早在7月底召开的梅州市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坚定信心、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加快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贡献更大力量。

  这意味着,梅州决心以一系列行动,构建幼有所育、学有优教、立体多元、教育善治的高质量发展体系,使教育体制机制更有活力、教育资源供给充分优质、育人方式变革内涵更加丰富、教师队伍更具竞争力。

  梅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到2025年,至少创建1个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和1个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县域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全市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办学条件达标;梅州主要教育发展指标达到全省考核要求,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率不低于80%、梅州高中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不低于14%。

  ●到2030年,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城乡教育共同体和教育集团等模式助力县域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梅州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到2035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成效,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城乡教育发展更加协调均衡,梅州建设成为现代化教育强市。

  记者观察

  紧抓落实变“施工图”为“实景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梅州打造文化名城,重中之重是推进教育振兴、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市人民的殷殷期盼。

  在今年的梅州市庆祝教师节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说:“对于教育这项事业,我们怎么重视、怎么支持、怎么发展都不过分。”这句话显示出梅州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梅州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持之以恒推进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师资队伍等建设,尤其是在破解“大班额”“就近入校难”等问题上频出实招。

  虽然基础教育供需结构矛盾有了明显缓解,今年高考和近年来基础教育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如何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需求、新期盼,仍是梅州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日,梅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梅州教育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意见》提出了“八大工程”共25条重点任务措施,涵盖了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措施明确目标清晰。集中资源合力攻克教育发展难题,将进一步激发梅州教育发展内生动力。

  蓝图已绘就,如何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应成为教育部门接下来推进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认真落实《意见》,须立足长远。《意见》提出,“到2035年,梅州建设成为现代化教育强市”。应当明白,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付出很大努力,关键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以《意见》为遵循,立足长远,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本地发展目标,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来,做到扎扎实实地推进,高质量地完成。

  答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民生考卷,最终的落脚点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培育好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方面梅州已经作了许多有益探索。接下来要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让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和更具活力。

上一篇:提升“银发族”服务体验,我国加快适老化产品创新
下一篇:带着知识和梦想,七个“新农人”包下二百三十亩地开农场办农学课堂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