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中,叙事进程中的“文本动力”,应该如何体现?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7-13
手机版

  

  作者和读者施动,文本受动,是叙事动力的发生原理。

  在叙事进程中,“文本动力”所指之文本,并非物质化的实体质料,或广义上的语义序列,而是艺术欣赏和审美接受中的作品,以及修辞意义上的“故事”本事。

  事实上,此处的“文本动力”,与我们通常理解中的“叙事动力”差异不大,即故事从开头、发展、高潮到结尾的过程中含有的动力。

  

  因此,关于“文本动力”的存在,并没有过多争议,区别可能更多是在于从哪种角度审视它。

  在看到文本内叙事交流的前提下,如果依然将“文本动力”完全等同于“叙事动力”,则显然是偏颇的。正如在“叙事进程”的分析体系中,关于“文本现象”(textualphenomena)的阐释,亦不能将之与作者代理、读者反应的关系相脱离。

  

  那在叙事进程中,尤其是在叙事中端,“文本动力”又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呢?在此,不妨先从其他叙事艺术中寻得些许镜鉴。

  例如,在戏剧方面,焦菊隐先生认为,“凤头”之后,当有“熊腰”:(1)“连环套”;(2)集中精力写人物;(3)善于揭示矛盾;(4)“十面埋伏”;(5)利用旁枝细节。

  

  而在我国传统的评书艺术中,说书人们为吸引听众,使故事叙述“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前呼后应,谨严完整,枝蔓繁盛,不离主干”,会以“悬念构成小‘扣子’、大‘扣子’,又以许多‘扣子’构成‘梁子’,‘梁子’又构成‘柁子’”,从而产生“起伏跌宕,层次分明”的效果。

  可见,这些长期流传且至今仍被使用的传统技巧,也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高效手段,当它们被设计和应用至故事文本中时,即为“文本动力”形成和作用之时。

  

  电视剧的中端动力,亦当如“熊腰”一般有力,在情节人物、冲突矛盾、伏笔细节等方面着力,如此一来其动力体现才能如“说书”那般生动,形成奔涌不绝、波澜迭起的效果。

  对于长篇电视连续剧而言,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同样不可或缺。如此这般的密度,既不可能放在开端,也不会被置于结尾,而是只能由中端体现。

  因此,叙事中端的“文本动力”,不仅具有技术性的量的需求,也具有艺术性的质的要求。

  

  “文本动力”在叙事中端的运行轨迹,是继“第一集”之后,一集一集地推动故事脉络延伸与发展的力量,它以“承”和“转”为状态,以发展和高潮的阶段,持续存在、不停作用,直至将叙事运动及其发展进程推动至“最后一集”。

  在此,不妨以《甄嬛传》和《延禧攻略》这两部聚焦女性人物,且叙事篇幅均逾70集的电视剧为例证,予以解读。在《甄嬛传》中,主要讲述的是甄嬛自选秀入宫后,如何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少女转变为攻于权谋的太后的故事。

  

  在这个长篇故事里,皇后、华妃、眉庄、陵容、澜依等后宫人物群像被塑造得极为成功,而在诸多分支的人物线和情节线之上,是由甄嬛代表的整一连贯的主线,一个冲突与矛盾并重、悬念与伏笔交织的“连环套”。

  简而言之,就是甄嬛入宫后会怎样、如何对抗华妃、出宫修行的冷落、怎么营救父亲,以及怎么躲避皇后的陷害并扳倒她等。

  

  这部剧的收视之所以经久不衰,与之内在充沛的叙事动力不无关系。这也是,中端动力之能的体现。

  而在《延禧攻略》中,主要讲述的是“魏家次女魏璎珞为替姐姐复仇选择进宫,在后宫中历经艰险,最终完成复仇并成为皇后的故事。

  不同于一般宫斗剧中后宫女子‘白莲花’式的惺惺作态,魏璎珞更像是一朵‘黑莲花’,她敢于反击、绝不吃亏,面对接连不断的生存危机,均凭借自身的机智勇敢化险为夷……

  

  该剧正是放弃了传统宫斗剧在人物、矛盾、情境等方面的复杂铺陈,转而采用游戏攻略式的副本结构法则,选择在新事件开端简略交代背景,快速抛出人物行动目标,任务完成后随即切换另一任务,循环往复。”

  不难发现,与甄嬛的故事相比,该剧的文本动力或在美学方面有所不及,但在节奏与强度上无疑是大大超出的。

  

  “文本动力”中必然渗透着作者和读者的痕迹,如作者的意图、技巧、结构思维,读者的分类、偏好、接受习惯等。

  因此,基于电视剧文本研究它的叙事动力时,只要以“作者—文本—读者”的循环互动为基准,那么我们就不仅是在研究文本的动力,而是在经由文本透视其中叙事动力的整体运作。

  

  在小说叙事中,詹姆斯·费伦将“文本动力”视作“情节动力的综合体”,凸显了情节的客观统治力。

  当我们阅读小说时,有时人物可能只是一个名字,时空可能只是一处时间或位置标识,但修辞意义上的情节却必须存在,无论其叙事性强弱,它都渗透在旁白、叙述、议论等诸多声部复调与语义复合中。

  

  然而,电视剧的叙事运动却不是字词句段的修辞连续,而是声音、影像、表演的动态集合。因此,由演员饰演的人物和镜头摄录的时空,则来到了观众视野所及的第一维。

  当我们探析电视剧的“文本动力”,甚或是它的叙事动力时,固然无法脱离情节中心,但电视剧的“情节动力的综合体”中,也必然包含着两大居于台前的核心支点,即“人物动力”和“时空动力”。

  

  综上所述,电视剧叙事的“文本动力”,是一种体现叙事进程客观变化的演述力,作为文本客体的客观构建力量,它渗透着作者动力,又影响着读者动力,主要由叙事人物、情节和时空体现。

  举报/反馈

上一篇:有亲测不坑人的雅思机构吗?
下一篇:山东学子滑档别慌!高校国际本科还能报!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