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行业研究:医美渗透率提升,产品丰富迭代驱动需求高增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6-04
手机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报告出品方/作者:,郝帅、丁凡、杨雨钦)

  1. 透明质酸技术成熟,在多领域快速渗透

  1.1 透明质酸性能独特,应用场景广泛

  透明质酸在皮肤真皮层中起到维持皮肤弹性和水分的作用。透明质酸又名玻尿酸,是一种直链酸性 粘多糖,在人体细胞间质、眼玻璃体、关节滑液中发挥着保水、润滑、促进细胞修复等重要的生理 功能。人体透明质酸含量约为 15g,其中约一半存在于皮肤真皮层中以维持皮肤弹性和水分。

  透明质酸保湿能力强大,不同分子量呈现差异化特性。透明质酸具有高亲水性,一个透明质酸分子 可以吸收自身体重 500-1000 倍水分。按分子量大小不同,可以将透明质酸分为寡聚透明质酸、小分 子透明质酸及中、大分子透明质酸,不同分子量大小呈现不同的物理特性,应用场景也有不同。其 中,大中分子透明质酸硬度较大,适用于注射填充、塑形美容;小分子及寡聚透明质酸硬度低,但 易渗透到真皮层中,在功能性护肤品方面表现突出。

  纯度差异决定应用领域,带来盈利能力分化。根据杂质含量和质控要求的不同,玻尿酸可分为医疗 级、日化级、食品级三个等级。其中医疗级透明质酸对内毒素控制严格,且市场准入标准高,需要 生产厂商具备注册备案资质,售价及盈利能力均处于高位,主要运用于医疗、填充领域。日化级透 明质酸对蛋白质杂质水平控制严格,主要被运用于功效性护肤品等美护产品中。食品级透明质酸主 要对重金属、微生物等杂质进行控制,管控较松,运用于保健食品领域,具备改善关节等功效。

  1.2 技术成熟突破产能限制,应用拓展驱动行业增长

  动物提取法面临原料端限制,且成本较高。动物提取法主要从动物组织中提取透明质酸,但是动物 组织中透明质酸常与其他物质共存,因此提取率及提取纯度低,同时动物提取法原料端受限、提取 难度和成本较高,目前基本被微生物发酵法替代。微生物发酵法为透明质酸主要制备方法。微生物发酵法运用菌种发酵,从发酵液中提取透明质酸, 原料端易得,相较于动物提取法,易于实现规模化量产。同时发酵液中的透明质酸呈游离态,易于 提纯且成本低、得率高,目前微生物发酵法已成为透明质酸原料制备的主流方法。

  三类方法降解透明质酸,酶切法最大程度保留分子化学结构,促进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产业化。微生 物发酵法提取的透明质酸分子量通常为 500-1000kDa,为得到分子量更低的小分子和寡聚透明质酸, 需要进一步降解,目前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降解三种方法。物理、化学降解法速率快,但难以 精准控制,易导致分子结构过度断裂。以酶切法为代表的生物降解法反应条件温和,最大程度保留 分子化学结构,突破先前寡聚透明质酸制备的困难,促进透明质酸在注射填充、护肤等领域的发展。

  透明质酸上游为原料端供应,分为微生物发酵法和动物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包括菌株,以及由葡 萄糖、酵母粉及蛋白胨组成的发酵培养基;动物提取法原料包括鸡冠等动物组织。上游供应商包括 山东福瑞达、碧迪医疗、HTL 等厂商。中游制备医疗、日化和食品三大级别的透明质酸原料。国内生产厂商包括、焦点生物、阜 丰生物和安华生物,国外厂商包括爱建、强生等。随分子量控制及交联技术成熟,头部厂商盈利能 力凸显。下游分为医疗、美容护理和食品等应用领域。下游终端运营模式分为,及直销和经销,涉及医院、 医美机构等专业渠道。医疗终端方面主要运用于粘弹剂、填充剂和滴眼液。日化终端方面,主要运用于功 能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及彩妆等产品。食品终端方面,主要运用于保健品领域,随 2021 年透明质酸被批 准运用于普通食品领域,未来食品领域产品的丰富度有望提高。

  1.3 国内透明质酸行业起步较晚,在美护领域快速发展

  国内透明质酸行业起步较晚,应用场景不断拓展。20 世纪末我国实现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透明质酸的 突破,推动透明质酸实现产业化,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2008 年瑞典 Q-Med 及 2009 年的逸 美等合规产品陆续获批,带动透明质酸填充市场的兴起。2013 年起,顺应国内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 透明质酸在填充领域的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占据填充市场主流。2021 年我国批准透明质酸为新食品 原料,进一步拓宽我国透明质酸的终端应用场景。

  优良理化特性带动透明质酸在多领域全面发展。透明质酸具有优良的保水性、润滑性和粘弹性,并 且在人体内就有可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医疗(骨科、眼科等)、美容(医 美、功效性护肤品及美妆产品等)和食品(保健品、普通食品添加及宠物食品等)领域。

  2. 三大因素利好行业:需求增长、产能扩张、政策引导

  2.1 下游需求:医美、医疗、化妆品支出增加刺激透明质酸终端市场发展

  颜值经济+老龄化加快,我国透明质酸市场发展基础增厚。随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及社会观 念转变,女性消费者对美容需求增加的同时,男性消费者在美容市场的消费力快速提升,医疗美容 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展。人口老龄化加快背景下,眼科、骨科等与人体衰老紧密相关的医疗市场终端 需求也持续增长,至 2022 年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已达到 2120 元。

  主要下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充,利好透明质酸进一步增长。据艾媒咨询数据,至 2021 年我国医疗/医 美/化妆品市场规模分别为 9630/2274/4553 亿元。据艾媒咨询预测,2023 年我国医疗/医美/化妆品市 场规模可达 14095/3115/5169 亿元,进一步刺激透明质酸需求增长。

  2.2 上游原料:食品级日化级占比较大,主要厂商积极扩容抢占市场

  全球透明质酸市场较快增长,食品级和日化级占比较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 年全球透明 质酸原料销量为 720 吨/年,其中医药级/日化级/食品级分别为 28.8/309.6/381.6 吨,占比分别为 4%/43%/53%。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随下游需求持续扩张,透明质酸原料市场规模在 2026 年将 达到 1285.2 吨,2021~2026 年 5 年复合增速 12.29%。其中,在透明质酸食品应用准入政策放开的 背景下,食品级透明质酸原料有望快速增长,预计于 2026 年达到 809.7 吨,五年复合增速 16.2%。头部企业有望扩充医药级原料销量,以获得高盈利及应对下游需求增长,预计至 2026 年医药级销量 达 51.4 吨,五年复合增速 12.28%,与总体市场增速持平。日化级玻尿酸市场较为饱和,未来销量基 本保持稳定,预计 2026 年市场规模为 424.1 吨。

  上中游头部厂商积极扩产带动透明质酸原料市场扩容。华熙生物为全球透明质酸原料的龙头企业, 至 2021 年,与国内焦点生物、阜丰生物、安华生物占据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的份额约 75%。目前 四大厂商正积极布局新产能,以应对下游终端产品需求高涨。华熙生物 300 吨/年的扩产项目已于 2022 年 4 月投产,投产后公司产能达到每年 770 吨,在原料领域的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焦点生物 预计将新增医药级透明质酸产线,投产后将极大扩充我国医药级透明质酸产能。

  2.3 政策端:监管完善,普通食品原料应用范围放宽打开透明质酸新增长极

  国家政策引导透明质酸终端市场规范化发展。自 2017 年起,国家陆续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的专项 行动,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及走私注射用透明质酸医疗器械的行为,同时对透明质酸注射产品和 水光针产品审批进一步收紧,进一步规范行业生产经营。医美注射领域监管趋严,利好提前布局合 规产品的头部厂商。2021 年 1 月起透明质酸允许被应用至普通食品领域中,为透明质酸发展开辟新 蓝海市场。政策规范和监管完善利好我国透明质酸行业未来持续增长。

  3. 多领域全面发展,高渗透率带动需求高增

  3.1 水光针+填充共助透明质酸在医疗美容领域需求高增

  医美下沉打开透明质酸医用敷料市场增长新空间。对标于日、韩、美三大成熟医美市场,我国医美 项目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医美布局来看,我国医美项目主要布局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2019~ 2021 年合计占比超七成,同时二线城市占比持续提升,至 2021 年用户占比为 18.3%。我国医美项目 渠道下沉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拓展空间较大。随着医美项目向下沉市场的落地,透明质酸医用敷料 更易受到价格敏感度更高的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透明质酸具备强补水及填充塑形的效果。随年龄增长,人体内透明质酸含量逐渐减少,会出现因皮 肤保水性下降而引起的皱纹等皮肤问题。通过外源注射透明质酸分子,能实现高效保湿护肤的功效, 同时中大分子玻尿酸具备良好的支撑填充效果,目前已成为主流的软组织填充材料。

  轻医美市场快速发展,玻尿酸及肉毒素共同发展。在颜值经济及悦己主义的带动下,不需要手术的 轻医美市场快速发展, 爱美客招股书中数据显示,2020 年轻医美市场规模已达到 770 亿元,2016~ 2020 年 4 年复合增速为 25.54%。随轻医美市场逐步扩张,价格低、恢复快、风险低的注射类项目 有望持续放量。

  分子量大小与交联程度影响玻尿酸针剂应用方向。按玻尿酸分子量与交联状态不同,透明质酸类注 射产品可分为水光针与填充针剂。大分子玻尿酸包括天然大分子玻尿酸,以及由小分子玻尿酸交联 而成的大分子玻尿酸,由于其硬度及黏性高,不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常被用于面部填充。小分子玻 尿酸交联度低,亲水性高且易被人体吸收,被广泛用于水光针领域。

  3.1.1 水光针:专研皮肤保湿修复,量价双优突破新增长点

  水光针以小分子玻尿酸为主要成分,量价双优促市场发展。水光针是将小分子玻尿酸注入皮肤真皮 层,起到保湿、补水以及改善皮肤肤质的效果。作为注射类医美入门级项目,水光针拥有价格便宜、 操作简单、副作用低、不易结块的优点。小分子玻尿酸注入皮肤后,一个月左右代谢完成,因此水 光针效果持续时间一般维持在 1-3 个月。

  国内水光针产品多样,复合水光快速放量。国内水光针产品较多,价格覆盖面广,包括 Q-MED、菲 洛嘉等进口贵价产品,也有润百颜、泡泡针等国产平价品牌。同时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补 水+抗衰+长效的复合水光产品(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或其他功效成分)快速推出,目前国内市场已 有薇旖美、肤柔美、嗨体 2.5 等产品 。

  新政策出台,助推水光针市场规范发展,利好头部已获证产品。国家药监局于 3 月 30 日修订《医疗 器械分类目录》,要求“水光针”需按 III 类医疗器械监管,目前我国仅 6 款水光针产品持有Ⅲ类证, 分别为华熙生物的润致娃娃针,爱美客的“嗨体”系列和冭活泡泡针,瑞典 Q-Med 的瑞蓝唯瑅,双美 的肤柔美,以及锦波生物的薇旖美。市场上其余产品目前只有妆字号批文,而械字号Ⅲ类证审批周 期需要约 20-33 个月,严监管下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出清不合规产品,利好头部已获证产品。

  3.1.2 玻尿酸填充:专研面部改善,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

  强支撑力及高普适性支撑玻尿酸填充市场快速增长。通过人工注射玻尿酸进入真皮褶皱凹陷部位, 可以直接达到修复外形、改善轮廓的效果,并借由玻尿酸的粘弹性和塑形功能,同时实现消除皱纹 以及修饰面部的效果。

  分子量大小影响玻尿酸填充剂应用部位。玻尿酸填充注射产品以中大分子玻尿酸为主要成分,不同 玻尿酸分子作用部位与作用效果各有不同。大分子玻尿酸通常用于额部、眉间纹、太阳穴、鼻部、 眉弓等需要塑形或深度填充的部位,注射深度为骨膜上层或 SMAS 筋膜层;而鱼尾纹、泪沟、面颊、 耳垂、丰唇以及全面部平铺和提升则需要将中分子玻尿酸注射至真皮深层、皮下浅层。此外,根据交联化状态的不同,透明质酸填充剂常以“单相”和“双相”进行分类。单相玻尿酸成分为 交联玻尿酸分子,为无颗粒的凝胶状,质地均一顺滑;双相玻尿酸产品通常将交联与非交联的玻尿 酸混合在一起,呈现颗粒悬浮的凝胶状,注射入皮肤后更易被分解。不同的理化表现使得其应用场 景有所区分,单相玻尿酸由于不扩散移位,适用于塑形,例如鼻子、下巴等轮廓塑形,也可以用来 填充深层皱纹;双相玻尿酸更适合唇部、泪沟等表浅的填充除皱。

  目前国内玻尿酸市场产品较为多样。国内玻尿酸注射产品种类丰富,应用场景从面部至颈部实现全 覆盖,主要产品包括乔雅登、伊婉等进口产品;润百颜、海薇等国民玻尿酸产品;以及主打颈纹填 充的嗨体等。由于产品间的主打功效与品牌有较大差异,国内玻尿酸填充产品价格区间较大,覆盖 500-20000 元/ml 价格范围。

  3.1.3 再生针剂市场发展同步促进玻尿酸针剂市场发展

  再生针剂市场增长同步促进玻尿酸针剂市场发展。再生针剂可分为骨性材料和 PLLA 材料(左旋乳 酸微球)两种类型。PLLA 材料和骨性材料通过诱导免疫反应,可以刺激细胞胶原蛋白的再生,且 两种材料在人体内代谢缓慢,能达到长效抗衰、塑形的效果。同时这两种材料都可以与透明质酸混 合,达到及时起效,长期维持的自然美容效果,从而改善传统玻尿酸注射产品持续时间较短的问题。

  3.1.4 头部公司积极研究,推进玻尿酸市场多样化繁荣

  头部厂商加紧赛道布局,在研产品储备丰富。爱美客、华熙生物、、QMED、LG 等公司积 极进行产品研发,以抓住玻尿酸市场持续发展机遇。目前爱美客共计 8 款研发产品,其中 1 款处于 注册检验阶段,4 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华熙生物从原料端及终端领域对透明质酸进行研发,目前 公司原料与合成生物研发项目 104 项,药械项目研发 63 项。昊海生科第四代玻尿酸注射产品处于临 床阶段,未来有望继续巩固公司在国产玻尿酸医美领域的领先地位。

  3.1.5 未来测算:预计 2025 年渗透率增至 2.28%,透明质酸注射市场规模达 466 亿元

  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与轻医美需求扩大,玻尿酸注射的低门槛性,有望成为颜值经济下玻 尿酸市场发展的内在推手。此外,玻尿酸针剂的较广价格跨度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也利好高中低端 玻尿酸注射针剂市场共同发展。据我们测算,我国 2025 年透明质酸注射市场规模达 466 亿元,渗透 率由 2021 年 1.28%提升至 2025 年 2.28%。

  测算步骤:1 ) 对 医 美 消 费 人 数 进 行 预 计 。据 OECD 的 预 测 , 2022 ~ 2025 年 我 国 总 人 口 分 别 为144847/145213/145525/145791 万人。由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渗透率每年增加 0.2%左右,因此我们假设 2022~2025 年医美渗透率每年增加?0.02pct/0.28pct/0.34pct/0.36pct。根据“医美市场消费者=我国总人 口*渗透率”可得 2022~2025 年我国医美市场消费者规模分别为 1888/2299/2799/3329 万人。

  2)对医美消费者人均透明质酸消费金额进行预计。根据巨子生物招股说明书,2021 年透明质酸注 射市场规模为 217 亿元,结合市场规模和医美消费人数,可得出 2021 年平均每位医美消费者的透明 质酸注射消费金额为 1197 元。考虑到行业产品未来多元化趋势,消费频次提升,我们假设 2022~ 2025 年平均每位医美消费者的透明质酸注射消费金额的年增长率为 4%,因此可以得出 2022~2025 年人均透明质酸注射消费的金额分别为 1245/1295/1346/1400 元。

  3)通过医美消费人数*单价得到市场规模预计。根据“透明质酸注射市场规模=医美市场消费者*平均 每位医美消费者的透明质酸注射消费金额”,结合我们上面的预测,可以得到 2022~2025 年透明质 酸注射市场规模分别为 235/298/377/466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30%/26.66%/26.60%/23.69%。

  3.2 医用敷料:轻医美流行+医美下沉带动医用敷料需求,利好透明质酸发展

  医用敷料安全性高,为伤口提供愈合环境。医用敷料被用于医疗手术、损伤、慢性湿疹和过敏后的 皮肤修护,要求过敏性低、安全性高和成分简单。从产品形态看,医用敷料包括贴片式面膜和凝胶、 喷雾等。颜值经济驱动轻医美项目发展,术后修复的刚性需求拉动医用敷料市场快速发展。受颜值经济与悦 己消费的影响,大众对医美项目的接受度不断提升。轻医美受益于高安全性和性价比,近年来高速 增长,2016-2020 年复合增速达 25.54%。使用医用敷料能缓解轻医美术后产生的创口、红血丝、瘙 痒等不良反应,“轻医美+医用敷料”的组合型消费支撑医用敷料市场发展。同时医用敷料可用于缓 解皮肤敏感问题,随我国皮肤过敏人群增多,对医用敷料的需求快速提升。据巨子生物招股书资料 显示,2021 年我国医用敷料市场达 259 亿元,2017~2021 年 4 年复合增速达 40.22%。

  竞争格局分散,敷尔佳市占率领先。我国医用敷料市场以国内品牌为主,竞争格局分散,2021 年 CR4 为 24.5%。以透明质酸为核心成分的敷尔佳通过率先向消费者引入医用敷料概念,获得 10.1% 市场份额。

  “械字号”背书支撑产品溢价,独特理化性能有望持续拉动高需求。高获证背景下,医用敷贴价格高 于普通面膜,为品牌带来高产品溢价。得益于透明质酸成熟的制备技术,透明质酸类医用敷料单片 价格普遍在 20-30 元,低于胶原蛋白类医用敷料,利于在消费者价格敏感的背景下快速放量。透明 质酸的强补水性、低致敏性和高适配性,使其受众更广,应用场景丰富。

  3.3 功效性护肤品:肌肤问题增加+消费观念转变助推透明质酸渗透率提升

  功效性护肤品成分温和,配方精简,通过皮肤病发病机制解决皮肤问题。分功效看,根据活性成分 不同(如透明质酸、烟酰胺、积雪草等活性成分),可分为美白、抗衰、补水等功效;分产品形态 来看,包括水乳霜、精华、喷雾等产品。我国功效性护肤品主要针对敏感肌修复和有效补水保湿, 从成分看,透明质酸是功效性护肤品中首要的核心成分。

  透明质酸的高适配度和强性能,未来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得益于微生物发酵法的广泛应用和交联 技术的成熟,透明质酸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透明质酸的高适配性和强补水功能利于打造“透明质酸+” 的复合型护肤产品,与其他功效成分(如:胶原蛋白、烟酰胺等)复合使用,能多维度改善皮肤问 题。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可以到达不同的肌肤层次,因此对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复配,可进一 步优化透明质酸保湿修复功能,实现从根源改善肌肤屏障。由于保湿性能强大,据巨子生物招股书资料显示,2021 年透明质酸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规模达 78 亿 元,占功效性护肤品市场份额的 25.32%, 展现出透明质酸在功效性护肤品市场的强势竞争力。

  国外品牌透明质酸功效性护肤品布局丰富,起到概念引入、教育消费者的作用。国际品牌欧莱雅基 于强研发功底,实现透明质酸+其它功效成分的科学复配,打造了透明质酸安瓶原液、紫熨斗眼霜等 明星单品。国际药妆品牌薇姿和雅漾主打敏感肌修复,涵盖透明质酸类精华和面霜等产品。在海外 品牌的宣传下,消费者对透明质酸保湿、维稳的功能逐渐认可,也为国内品牌布局透明质酸功效性 护肤赛道奠定基础。

  国内头部企业进军透明质酸类功效性护肤品赛道。透明质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差异化布局四大品牌, 润百颜、夸迪、BM 肌活、米蓓尔依托各自核心技术,共打造了 8 大单品,推动四大品牌快速放量, 2021 年营收均实现超 100%的同比增长。旗下两大品牌颐莲和瑷尔博士依托福瑞达透明质 酸技术,加强对“玻尿酸+”产品的研发,品牌形象快速提升。

  国内消费观念转变,为国产品牌带来新机遇。根据 CBNData 与欧莱雅中国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理性 护肤白皮书》,超一半的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安全性、功效及成分,品牌知名度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 影响降低,利于国产品牌以高功效和高性能破圈。顺应新机遇,国产品牌正积极完善全渠道布局, 加大营销强度,提升品牌形象。消费者认知强化+男颜经济+市场参与者涌入,推动我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快速增长,国产品牌占比 有望持续提升。消费观念转变的机遇及品牌形象建设推动国产功效型护肤品牌发展。同时男性消费 者护肤群体快速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至 2021 年男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已达 99 亿元,2016~2021 年 5 年复合增速达 17.08%,为我国功效型护肤品市场发展注入(维权)。除国有老品牌加强布局功效 性护肤赛道外,新兴品牌也不断入局,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功效需求。

  3.4 美妆:敏感肌彩妆趋势拓展透明质酸新应用

  透明质酸保水性能强大,适于与彩妆进行复配,起到滋润、稳定的功效。透明质酸在普通日化品的 应用涵盖美妆等品类。彩妆的脂溶性环境容易造成皮肤干燥,且易结块或沉淀,透明质酸的保水性 能可在增强彩妆滋润的同时,增强其稳定性,使其更适宜于长期存放。

  关注敏感肌人群的彩妆或为透明质酸的新突破口。随我国敏感肌人群上升,对安全温和的彩妆产品 需求上升。敏感肌人群产品粘度高,价格敏感度低,偏好选择“养肤粉底”、“有机植物眼影”等突出 天然性和功效性的彩妆产品。利用透明质酸的补水保湿及抗炎症功效,添加于彩妆产品中可缓解敏 感肌上妆时皮肤易起皮、瘙痒的问题,未来有望成为透明质酸的新突破口。

  3.5 食品和医疗:骨科+眼科共推医疗领域发展,食品或成新蓝海

  下游需求刺激透明质酸医疗领域快速发展。透明质酸受益于良好的理化特性,被广泛用于骨科、眼 科等领域的各类生物医用材料中。在国内银发经济背景下,骨关节炎及白内障等疾病的患病人数增 多,带动对透明质酸类医用材料需求高增。同时现代人群眼睛长期暴露于电脑、手机等蓝光环境中, 导致干眼症患者人群占比逐渐增多,对透明质酸人工泪液需求高涨,截止 2021 年透明质酸人工泪液 市场规模已达 16.4 亿元,成为透明质酸在医疗领域的另一增长点。

  保健意识及新政策出台,助推透明质酸在食品领域快速布局。2021 年 1 月 7 日国家卫健委批准透明 质酸钠在普通食品中使用,为我国透明质酸在食品领域的商业化运用带来新机遇。受疫情及老龄化 影响,人们的保健意识加强,对功能性食品(如:口服美容产品、口服保健食品)需求旺盛,智研 咨询数据显示,2021 年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已达 1961 亿元。目前国内已拥有水肌泉、黑零、天姿 玉琢等“透明质酸+”的功能性食品品牌推出。

  4.行业发展趋势下的优质标的

  4.1 华熙生物、昊海生科、鲁商发展四大厂商业务形成差异

  华熙生物:四轮驱动,全产业链布局。华熙生物是全球玻尿酸生产龙头,掌握微生物发酵和交联技 术两大核心技术,拥有 770 吨玻尿酸年产能。在原料端支撑下,公司建立了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 一体的医疗、医美、功效性护肤品以及功效性食品的全产业链布局。功效性护肤品方面,拥有润百 颜、夸迪、米蓓尔、BM 肌活四大品牌,在功效性护肤品领域具有高品牌力;医美方面拥有润百颜、 润致两大品牌;同时顺应政策新风,前瞻性布局功效性食品领域,目前拥有水肌泉、黑零等品牌。昊海生科:医学背景浓厚,为透明质酸医疗类终端产品龙头。昊海生科着力打造眼科+医美双增长曲 线,其中公司在眼科领域表现强势,眼科粘弹剂产品在中国占据近一半市场份额;公司医美产品主 打高性价比,目前拥有海魅、海薇和姣兰三大国民玻尿酸医美注射产品。鲁商发展:双轮驱动公司发展,护肤品牌快速成长。鲁商发展在原房地产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结 合玻尿酸制备优势成功向生物医药转型,目前已形成房地产+生物医药双轮驱动。在功效性护肤品领 域,公司拥有瑷尔博士、颐莲等差异化品牌矩阵,并通过大单品策略,助推品牌快速成长。

  4.2 头部厂商各具特色, 在细分领域发展突出

  华熙生物:功效性护肤品差异化布局优势突出。华熙生物差异化定位不同细分消费人群,推出定位 为“玻尿酸第一品牌”的润百颜;主打冻龄抗初老市场的夸迪;针对敏感肌人群细分市场的米蓓尔;以及面向年轻人群、专注于活性成分管理的 BM 肌活。同时依托技术优势、前瞻的渠道布局和营销 推广,推出次抛精华概念,共打造了 8 款大单品快速推动品牌破圈。昊海生科:积极进军医美领域,居眼科龙头地位。依托医学基因,公司以白内障及近视矫正为切入 点,打造了人工晶状体全产业链。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医美领域,陆续推出海薇、姣兰、海魅三代玻 尿酸注射产品,同时第四代产品目前处于临床阶段,有望满足下游差异化需求。2021 年以来公司陆 续与欧华美科、Eirion 签署协议,正式布局肉毒素、射频及激光设备,实现对医美领域全矩阵、全 场景布局。鲁商发展:强势转型生物医疗领域,护肤品领域高增。2018 年公司收购福瑞达医药集团起强势转型 生物医疗领域,实现健康地产+生物医疗双轮驱动,生物医疗领域为公司贡献近一半利润。化妆品领 域,颐莲(玻尿酸科技护肤)和瑷尔博士(微生态科技护肤)以强产品力快速破圈,未来公司有望 依托“4+N”策略,实现布局差异化品牌矩阵。医药方面,公司在玻尿酸眼科终端产品领域拥有润舒、 润洁等知名品牌,主打缓解眼睛疲劳及眼部抗炎杀菌功效。

  4.3 高毛利+ 高收入增速, 头部企业表现亮眼

  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营收快速增长。受益于玻尿酸良好的理化性质和高适配性,玻尿酸掀起热潮。国内头部企业把握发展风口,积极布局玻尿酸全产业链,同时深挖玻尿酸终端产品细分赛道,实现 营收高速增长。华熙生物 / 爱美客 / 昊海生科 / 鲁商发展 2022 年 Q1-3 分 别 实 现 营 收 43.20/14.89/15.83/85.2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43.43%/45.58%/24.14%/34.33%,呈现明显增长态势。

  头部公司呈现高毛利水平。在政策驱严背景下,高技术水平和旺盛的下游需求助推头部厂商毛利率 水平保持在 70%以上水平,持续高企。2022 年前三季度鲁商发展受房地产业务影响毛利率水平为 26.09%,若仅考虑化妆品业务,2022 年 Q1-Q3 毛利率为 58.56%,仍然呈现高毛利特征。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阜阳一中毕业!24岁的他,真厉害
下一篇:超级大乐透23043期开奖详情:4注一等奖!1注1000万和3注2299万!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