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科技中介机构已成当前国家创新体系短板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06
手机版

  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然而,当前科技代理、咨询、评估、推介、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少,服务能力弱,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短板。

  要更好地搭建各类公共平台使科技成果“落地”、为产业化项目“加油”;将更多的科研院所建成创新孵化器,将科研院所变身为社会服务体系重要“第三方”,这些都是目前科技企业的广泛呼声。

  “第三方”服务能力弱成为创新体系“短板”

  目前,科技创新和技术创业空前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蓄势待发。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表示,以科技服务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正崭露头角,向广大科技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平台、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我国现已基本建立分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其中包括以国家计划支持的、公共机构为主的共性技术研究平台,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为主的技术转移和创业服务机构,以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技术交易等专业服务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资助的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网络。

  然而,我国现有的绝大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由政府资助创办。科技创新服务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记者从江苏省科技厅了解到,当前科技中介和技术推广类机构平均规模较小,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渠道不够宽。

  江苏省科技厅专家坦言,我国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现有专职服务机构数量少、覆盖面窄、功能单一,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的服务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政府委托机构提供的服务多一些,企业满意程度也较高些,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相关服务使用率不高,收费与其服务能力也不成正比。

  “对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不能仅靠政府委托的机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也应发挥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表示,应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服务机构发展。

  据了解,财务咨询、管理咨询、产业对接、介绍融资渠道等服务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最多的服务。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格外迫切。

  浙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要投资方向之一。公司合伙人李先文说,民间组织对于特定技术领域比较了解,创办社会服务机构更具优势。在金融投资时,社会服务“第三方”也可充当“评判员”的角色,对项目进行论证。

  搭建公共平台,助力科技企业“落地”

  传统科研体制的一个弊端是科研与产业“两层皮”,许多科研成果企业无法应用,而对企业提出的技术难题,研究人员又不能很好解决。一些地方探索搭建“孵化平台”“对接平台”及“融资平台”,在科技成果“落地”、为产业化项目“加油”等方面都收到良好效果。

  去年下半年,科技部先后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组织实施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并在具备一定条件和优势的高新区或城市启动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赵明鹏介绍,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启动后,各试点区域所在省市政府展开积极行动。

  半月谈记者从江苏省科技厅获悉,江苏省正对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介鉴证及评估、创业孵化、投融资、综合信息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重点进行业务培育。其中,在苏北各市、县普遍建立的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成为苏北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亮点,将对促进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苏北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在江苏苏南地区的许多科技园中,一条龙、一站式科技服务机构已十分普遍。“不用出门,一切问题都可以在园区内解决。”江苏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总经理沈建民自豪地说。

  在汾湖经济开发区创业的苏州宝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宝龙告诉记者,公共平台为企业产业化提供了充分的后勤保障,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也有了底气和信心。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科协主席孔村光表示,浙江去年成立了首家省级科技金融服务公司——浙江中新力合科技金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将为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提供全面立体的金融服务。

  推动科研院所开放,力促产学研结合

  科技资源共享难和产学研对接难是困扰我国科技创新的另一道难题。高校和科研机构仪器设备齐全、专家学者聚集,科技资源丰富,但是各科研院所运行相对封闭,缺乏为企业服务的积极性。

  把科研院所当做孵化器来办——这既是科研院所发挥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迫切需要。目前,北京、天津、苏州等地相继推动科研院所开放,形成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融合共建的新模式。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中国科学院落户天津的第一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组建了工业酶、系统微生物工程、工业生物技术等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所副所长刘新建说:“与普通科研院所不同,我们的定位就是科技服务产业,科研项目从立项开始,就瞄准产业对工业生物技术的需求。”

  在苏州工业园区,2009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落户,成为园区打造纳米技术产业基地的标志性事件。“一些纳米企业要研发产品,却没有经费和能力购置同样水平的科研设备,之所以要入驻园区,很大程度上就是奔纳米所的平台而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所长杨辉说,“纳米所平台数量在国内目前位居前列。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有大量的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提出使用申请,用户非常之多。”

  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也在逐渐向企业开放。2006年以来,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委托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探索实施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鼓励科研院所面向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开放仪器设备,开展技术合作。

  对此,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评价,如发挥好“开放实验室”的功能,将有效缓解当前我国产研对接不畅问题。(《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7期,记者 孔祥鑫)

上一篇:厉害,华为牵手浙江高校,没选浙江大学,却选择一普通本科院校
下一篇:你读大学,李嘉诚买单?汕头大学未来四年本科生免学费了,每年一亿预算!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