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元院长荣获“2019敬佑生命·荣耀医者——金柳叶刀奖”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11月27日下午,由《生命时报》社组织的“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公益活动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院长、普外科胡三元教授荣获“金柳叶刀奖”。

胡三元院长荣获“2019敬佑生命·荣耀医者——金柳叶刀奖”

今年是“荣耀医者”公益活动举办的第四年,5 位主席团成员、13 位两院院士和国医大师、33 位三甲医院院长、20 位中华医学会分会主任委员和7位媒体领军人物组成的强大评审团,从各地市评选推荐人选中共投票评选出了 113 位“荣耀医者”。

胡三元院长荣获“2019敬佑生命·荣耀医者——金柳叶刀奖”

胡三元院长荣获“2019敬佑生命·荣耀医者——金柳叶刀奖”

在“金柳叶刀奖”颁奖词中写道:

一簇无影灯,一把柳叶刀,他们在不算太大的“舞台”上,用最冷静的技术,挽救最温热的生命。沉稳的手,精准的刀,是无数次苦练的结果;挥洒的汗,疲惫的笑,是攻克难题换来的荣光。披星戴月,他们甘之如饴;与时间赛跑,他们从不服输。

人物小传

胡三元院长荣获“2019敬佑生命·荣耀医者——金柳叶刀奖”

胡三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术带头人、山东省医疗技术能手,兼任中华医学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副组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胡三元是我国著名的腹腔镜外科专家,是国内首批开展腔镜技术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的外科医师,被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志强教授誉为“国内开拓我国腹腔镜外科的先驱者之一”。近3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腹腔镜技术的开拓创新与规范推广、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其团队的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及相关研究成果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水平,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他是山东省腔镜外科事业的奠基人,在山东省乃至全国腹腔镜技术发展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国腔镜外科起源于上世纪末。1991年,胡三元第一次接触到腹腔镜手术,这种技术通过电视观察,不仅术野清楚,且手术创伤小,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完全没有开腹手术的痛苦表现。时年29岁的胡三元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及以患者为本的从医理念,判定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必将成为未来外科学发展的主流。在我国腔镜外科还处于“一穷二白”的时期,他克服“设备”“器械”“技术”以及“传统观念桎梏”等困难,在1991年开展了相关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开展了山东省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后,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脾切除术、袖状胃切除术等一系列腔镜手术。经过胡三元持之以恒的开拓创新,腔镜技术已常规应用于普外科10个亚专业的众多手术方式中。

在注重大力发展腔镜技术在普外科10个亚专业推广普及的同时,胡三元还带动了腔镜技术在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外科、小儿外科、骨外科等相关专业的应用与普及。同时依托省卫生健康委建立了“腔镜外科质量控制中心”,进一步推进了山东省腔镜外科在上述各专业的规范化建设进程。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肥胖症及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国民经济及医疗卫生事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但普通民众对肥胖症及其危害知之甚少,认为肥胖症带来的是仅仅体型上的变化,殊不知不健康的饮食、作息及生活方式会带来的巨大危害。胡三元从2006年组织开展国内第一台袖状胃切除术开始,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为我国代谢与减重外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8年7月11日,由胡三元担任主刀对体重达668斤的“中国第一胖”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由于患者术前体重身高指数高达102kg/m2(正常人为18-24),加之患者肺功能较差,手术风险极高,手术难度剧增。而彼时尚无对如此高体重患者行减重手术先例,亦缺乏可参考经验。胡三元在近30年腹腔镜手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专用手术器械,并在麻醉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等多学科的支持下,完成术前评估并制定术中监控、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由于患者腹腔内脂肪大量堆积,手术操作难度大,胡三元及手术团队历时6个多小时,顺利完成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这则消息很快在国内引起了轰动。术后一年,患者减重400余斤。在胡三元团队的持续推动下,民众对肥胖症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大众的健康理念。

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创新。胡三元在临床精尖的基础上,也注重通过深入科研以指导临床。他牵头成立的“腹腔镜技术基础与临床应用实验室”和“糖尿病与肥胖症外科实验室”先后被认定为“十二五”“十三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多年来打造了一支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人员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胡三元是我国腹腔镜技术创新与推广的领头雁,其在技术上不断实现创新的同时,更加重视技术的规范化推广,以惠及大众。他主编、主译了《腹腔镜手术彩色图谱》《机器人和远程机器人外科精要》等七部著作,并被荣聘为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医学规划教材《外科学》(第2版)和全国高等学校医学专业研究生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外科学》副主编;在山东大学开设了《腹腔镜外科学》和《内镜外科学》两门课程,并创立了首批“卫生部内镜医师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从而建立了集“本科生-研究生-继续教育”于一体的腔镜外科医师培训体系,为我省培养了大批腔镜外科优秀医师。

上世纪末,我国尚无腹腔镜技术交流的专业期刊,而传统期刊杂志对腔镜技术认可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胡三元创办了国内首个腔镜技术专业期刊——《腹腔镜外科杂志》,并以该杂志为平台,创办了“全国腹腔镜手术演示研讨会”。至今,该研讨会已历25届,已成为我国腔镜外科学界的“品牌学术活动”。

胡三元对我省乃至全国腔镜外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位)、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第二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基金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2篇,总影响因子306.3。其学术贡献得到了我国腔镜外科学界一致认可,被荣聘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兼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创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会长,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腔镜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胡三元以高超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成为新时代医疗工作者的时代坐标。如今,他仍奋斗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为腔镜外科事业贡献着自己坚定而恒久的力量。

上一篇:企业内训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到底有多重要
下一篇:1550万中职学生的未来:如何跨过AI时代的就业门槛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