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40年四川省藏文学校用变化记录新时代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1-07-30
手机版

筚路蓝缕启山林
强根铸魂砥砺行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四川省藏文学校也迎来了它40周岁的生日

6月28日,四川省藏文学校举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暨办学成果汇报会。邀请在校师生、毕业多年的校友,以及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共同参与这场走心、暖心、振奋人心的庆典,共同细读省藏文学校40年故事背后的历史印迹与传承的精神力量。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张富国;甘孜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程静出席庆典活动并致辞。

省藏文学校创建于1981年10月,是我国第一所“以藏文为主、用藏语文授课”的双语教学中等职业学校。从起初的雪山脚下到现在的跑马山下,学校人数由第一批77名发展到现在的1573名;班级由3个发展至35个;教职工由9名增至51名......四川省藏文学校的每一步变迁,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在教育领域的印证和缩影。在这里,有多少令人鼓舞的成绩值得讴歌,有多少可歌可敬的事迹值得抒写,有多少日新月异的变化值得回忆……
穿越四十年的藏校记忆

1981年,四川省藏文学校建在海拔4200多米的德格县竹庆乡,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严重束缚了学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983年7月,学校校部从竹庆迁至原乾宁县八美区;
1985年7月,由于分两处办校,困难重重,学校又迁居道孚县,并于当年更名为四川省藏文学校。校址的不固定严重阻碍和制约了学校事业的发展。
1993年6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做出了四川省藏文学校选址康定的决定。同年8月16日省民委研究决定:由省民委、甘孜州和学校共同组成搬迁领导小组,终于在1994年3月18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将康定医疗所(原陆军52医院)的房地产转让给了省藏校。
1994年9月,学校正式迁到康定城北头道桥,固定了校址,结束了她“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式帐篷学校”的办学历史。
芬芳桃李 温情诉说

泽仁多吉20岁就读于四川省藏文学校,毕业后留下来成为了学校的一名教师,这一呆就是34年。34年间,多吉老师在学校先后承担了汉藏翻译、政治、藏语文等教学任务,不仅是省藏文学校40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更是将所有青春、汗水和希望都献给藏文学校的奉献者。在四川省藏文学校建校40周年之际,泽仁多吉发表了对学校的寄语。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作为留校工作的我,勤勉奋进,干一行爱一行,为母校付出了心血,但母校也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伴我成长,引我前行。是她——母校,把我从一个浅见寡识的懵懂青年培养成为如今具有高级职称的翻译人才人民教师;也是她——母校,把我从一个不明事理的粗莽青年培育成为如今的校级领导国家干部。因此,是母校给予了我施展才华的平台,是母校赋予了我实现梦想的舞台,离开了这一切,绝对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充实和丰盈。”

在庆典活动中,我们见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被称为“校长爸爸”土灯尼玛。2003年从四川省藏文学校藏医药专业毕业后,土灯尼玛在青海省果洛州创办了道扎福利学校。在这里他不仅给了孩子们一个家,还给孩子们撒下了希望的种子,让孩子们拥有梦想、追寻梦想,因此大家亲切的称他为“校长爸爸”。毕业18年后,再一次回到母校,土灯尼玛感慨万千:“从当初坑坑洼洼的泥坝操场,到今天200余米的塑胶运动场;从当初的几所平房,几间简陋的教室,到今天一幢幢美丽的高楼,学校俨然从一所‘帐篷’学校变成了‘花园’学校,成为了一所现代化的职业学校,如今藏文学校正绽放着新的时代风采,成为民族教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十年
变的是藏文学校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四十年
不变的是学校对学子的教导与关爱
40年来,几代藏校人秉承“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的办学宗旨,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为根本的办学思想体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住、沉得下的涉藏地区紧缺本土人才。
四川省藏文学校能够从小到大,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深深地扎根在藏文化的这块沃土之中;办学实力从弱到强,是因为它代表了在党的领导下藏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四川省藏文学校开设“藏语文、藏医医疗和藏药、民族美术”三大类核心专业,招生范围以四川涉藏地区为主,涵盖西藏、青海、甘肃、云南整个涉藏地区,为涉藏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记者:央金 仁多肯布
编辑:央金
泽仁编辑:宋雪华

上一篇:37岁,工作10年,月薪4000,不敢辞职:中年人的苦,只有自己懂
下一篇:2021年上半年“大连好人榜”发布 42位“大连好人”名单揭晓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