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10年,被村民“吸血”10年,朱之文的心酸成名史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1-07-22
手机版

前有赵本山,草根出身,逆袭成为一代小品之王,后有王宝强,草根逆袭,凭借电影坐拥百亿票房。草根出身的明星,好像成名后,都有着不错的生活。

草根出生的“大衣哥”朱之文仿佛是个“意外”,成名前,贫穷、劳苦、他人的鄙视令他“心酸”,成名后,他也没有像赵本山、王宝强等人一样“顺风顺水”,反而过上了另一种“魔幻”的生活。

没出名前村里人叫他“三大嘴”,出名后叫他“大衣哥”

村里人还要求他一人买辆小汽车,再加1万块钱

不再“掏钱”后,气急败坏的村民直接砸了“之文路”功德碑,又被直播“私生活”,“砸大门”

就这样被村民“吸血”10年,朱之文为什么就是不搬走呢?


01出身贫苦,热爱歌唱

1969年11月27日,一个小男孩出生在山东菏泽单县的一个贫困家庭中,他就是朱之文,他的出生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

上学后,他喜欢呆在学校里,不是因为热爱学习,而是因为喜欢唱歌,在学校里有一位音乐老师夸奖他唱歌好听,他第一次体会到了被人夸奖的感觉,于是,他决定要一直唱下去。

可他没能一直待在学校里,1980年,朱之文的父亲去世了,为了减轻负担,照顾母亲,他辍学了,永远地离开了学校。

但他有一件事情他一直没有放弃,那就是唱歌,无论什么季节,无论天气如何,每天凌晨五六点钟,他都会跑到离家很远的空旷地带练习唱歌,这一练就是二三十年。


但这份坚持并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

那时,村里的人们每天对他说的话就是:“整天这样唱歌,也不出去挣钱,你能发财了?”

这样的对话,持续了好久,村民都以他为反面例子教育孩子,甚至还给他取了个外号——“三大嘴”,以对他每天“不务正业”的鄙视。



还好,他遇到了愿意支持他的人,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婆——李玉华。

结婚前,朱之文是一个大龄青年,家里还有一位年迈生病母亲,就连住的房子都是破旧的土坯屋,面对这样的条件,李玉华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

婚后,为了给朱之文治牙疼病,她卖掉了自己最喜欢的长头发,为他买药。一直以来,她全力以赴地支持着朱之文的全部决定,卑贱夫妻百事哀,但是也正是这样的条件,让我们看到了两人的真情。

无论生活怎么样,日子还需要一直过下去。

随着儿子朱小伟和女儿朱雪梅的出生,家里的负担更重了,一年5000元左右收入难以支撑起这个家,为了改善贫苦的生活条件,于是他决定和村里人一起去城里的工地上打工。



02身穿大衣,惊艳全场

时间转眼来到2011年,这一年的朱之文已经42岁了,在工地打工的他,依旧是那个贫穷的朱之文,家里的条件也没有很大的改变,本已经认命的他,却没想到自己的命运在这一年有了变化。

这一年,选秀类节目《我是大明星》在山东济宁地区进行海选比赛,在工友的“试一试”的鼓励下,朱之文动心了,没有时间准备,便匆匆赶往比赛地点。

到了比赛现场,朱之文发现来参加比赛的人特别多,每个人都是盛装出席,与他们相比,自己穿着军大衣,显得十分的邋遢落魄,再加上排队时间特别长,周围人的对他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他打起了退堂鼓。


可心疼自己坐车过来所花的钱,他提起勇气,找到导演朴实地说:“我给你唱两句,行就行,不行我就回家了,晚了我就赶不上回单县的车了”。

面对这样朴实的话语,李迎导演说不出拒绝的话,本来没有抱很大希望的她,在朱之文唱了几句后,改变了想法,见多识广的她,还真没有想到自己能在这样的场合中听到这么让人难忘的声音,纯净、简单、却很动人。

作为媒体人,李迎有着敏锐新闻“触觉”,于是让朱之文脱掉军大衣,换上新衣服上台表演,但考虑到自己兜中羞涩,他说:“俺不换,叫俺唱俺就唱,不叫俺唱俺就赶紧回去,晚了就赶不上车了。”

就这样,说着一口方言的朱之文,身穿一身军大衣站在了舞台上,看到他时,评委们对他并不看好。

可随着朱之文唱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时,评委们惊了,朱之文唱得太好,以至于评委难以相信。


当朱之文演唱结束时,他们先是要求朱之文证明自己的农民身份,然后又在他接下来的演唱中关掉了配乐,想看看他是不是假唱,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朱之文的唱功得到了肯定和证实,也收获了观众朋友们的一致叫好。

就这样,朱之文红了,他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大衣哥”。而他也靠实力从海选一步一步走到总决赛的冠军。


同年5月12又参加《星光大道》并获得月赛冠军,12月19获得全国总决赛第五名。

12年1月22又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让全国人民认识了他,“大衣哥”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03成名之后,唏嘘不已

如果有人和你说,成名有什么好的?大多数人都会嗤之以鼻,因为成名后获得最快的东西,就是金钱和名气了,而这两样也是所有人都在追求的,出名后的现在朱之文都得到了,但也为他带来了“烦恼”。

成名之后,他不再是之前那个贫穷的农民了,他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仅仅一年,他接到的商价格就被炒到20多万每场,随着商演数量的增多,朱之文要频繁地赶场,身体一度接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但他说:“腰累得不得劲,但大家这么喜欢我,我累点也无所谓。”

而挣了钱的大衣哥,又是如何“花钱”的呢?

他力所能及地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情,虽然演出费变高了,但是他捐款的数额也变多了:四川雅安地震,他捐款50万元;武汉疫情,他捐款40万元。

同样,他也没有忘记他的家乡,为了家乡的建设,他前后共捐款140万元,另外还花了40万元为村民修路,也为了帮助身患白血病的孩子,捐款60余万元......


不得不诚实地说,朱之文的生活条件因为自己的出名改善了,那么周围人对他的成名和所作所为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首先看看他的一双儿女,当年朱之文进城打工的目的就是能让孩子好好上学,但他的儿子却没有这样的觉悟,小小年纪便辍学去青岛当学徒,靠着自己每个月领着2000元的工资,父亲的成名后,更是直接放弃工作,迷恋上了游戏,回到了家里开始啃老。

女儿也是如此,上完初中后,死活不愿意再上学,每天闲躺在家里,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网购,长时间的不活动也使她迅速胖到了200斤,啃老的生活,在她看来并没有什么错。


家人尚且如此,那么受到大衣哥很多帮助村里面的村民又是什么反应呢?


前面说到过,村里的村民从小就嘲笑朱之文唱歌,甚至还给朱之文取难听的外号,都不想与他扯上关系。

但是当他红了以后,人们仿佛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话语和言行,不管有没有关系,纷纷赶到他们家,直接挤破了朱家的门槛。

可笑的是,他们并不是来祝贺朱之文的,而“开口”就让他给大家买东西。

甚至有人放话说:“他想叫俺说他个好,俺庄上一人给买个小汽车,一人给一万块钱。”


还有些人,看起来较为“斯文”一些,他们不直接要,而是说“借”,生意失败,张口来借;孩子上学,张口来借;要结婚,张口来借;假装生病,张口来借。

因此,大衣哥朱之文收到一堆又一堆的欠条,一张欠条的数额就是几万块,一年内借出去一百余万元。


好借好还也好说,但是有的村民们却说:“借了为什么要还,他的亲戚借了四五十万都不还。”

甚至有人说:“他的钱都花不了,谁还想着还给他。”

借钱的有理,将不还钱的理由说得这样“理直气壮”,也真令人想吐。然而,这只是开始。




为了更好地回馈家乡,促进家乡的发展,朱之文为家乡修了一个游乐场,可人们看到的并不是他的善心,而是“他有钱”,于是变本加厉,要求朱之文出钱修建个农村大舞台,这一开口就是200万。

春节期间,朱之文为村里的孩子们准备了红包,这可好,又给了村民一个要钱的理由,要求朱之文给村子里的每个人都发红包,有些人甚至到家里来讨要,无奈之下,朱之文给每个人发了两百元的红包,得到红包的人并不满足,纷纷说他小气。


前文说过,大衣哥花了50万为村里修了一段路,当时为了感谢大衣哥,这条路被命名为“之文路”,还给朱之文立了一个功德碑。

可是,不久人们就以这条路不够宽敞为由,要求大衣哥掏钱,被拒绝后,有人在夜里把功德碑砸成了两半,躺在地上,破坏的功德碑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随着直播平台的兴起,村里的人又想到了新的“消费”大衣哥的方法:直播大衣哥的生活。据村民们自己说:“我们村直播大衣哥的没有100也得有70、80个。”

大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每天早上,大家集体到大衣哥门前打卡集合。随着大门的开启,这些人一窝蜂地冲进院子里,纷纷围住大衣哥以及他的家人,手里举着手机开始拍摄

朱之文浇水、喂鸡,他们拍;

朱之文去种地,他们拍;

甚至连朱之文的老婆上厕所,他们都要在门口拍。



慢慢的,人们不满足于白天进行拍摄直播,有的人甚至晚上爬到朱之文家里的墙上,进行现场直播。朱之文在自己的墙上种上了仙人掌,可这依旧挡不住这群直播的村民,因为拍视频直播几天的收入,顶得上打工一个月的收入,有的村民卖拍他的视频号就卖了60万。

朱之文直接成了全村的摇钱树。

直播红利的收入让这些人越发狂热,2020年4月,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段视频:两位嘴里叼着香烟戴墨镜的男人,在一群人的围观中,大声地叫嚣着:“我该踹就踹,他(朱之文)不敢管我。”


随后,他们一脚踹坏朱志文家的大门,全过程中并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所有人都相当地兴奋,甚至在门开后,继续举起手机往里面冲。

而朱之文呢?一脸平静,脸上没有一丝愤怒的表现,好像已经麻木,大概这些都是常态了吧!

至于为什么踹门,大概是挡了别人的“财路”。


04搬家很难吗?

看到这里,大家大概很气愤,一气这些村民得寸进尺,不知好歹,二气朱之文的软弱,甚至有人说,为什么不搬家?明明有了条件,为什么要在村里过着这种“魔幻”的生活呢?

朱之文这样回答:“我都50多岁了,在村里住了一辈子了,也对这里有感情。这个时候搬到城里去住真不习惯了。”

但有些人说朱之文不搬走的原因是村里有人曾经威胁朱之文说:“如果敢搬走,让他们没有挣钱的路子了,就去把他家的祖坟挖了!”


更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魔幻”是朱之文和村里人相互利用的结果,虽然他的生活被直播很苦恼,但这些变相地将他一直放在大众的视线中,而不是像很多明星一样随着时间热度逐渐消失。

他本人也曾在采访中说过:“我也不懂网络,但我知道网络对我的宣传里很不错的。你看这些人,每个人都拿着手机,哎呀,朱之文,我在某某网站上看到你了。差不多每次出去都有人说这种话,这说明网络的宣传力度非常厉害。”

正是这种“魔幻”的生活,保证了朱之文一家的热度,啃老的一双儿女,儿子娶了镇上的“白富美”,婚后开始直播生活,成为了一名网红,而女儿也不例外,在直播的路上越走越远。


到底是什么让朱之文宁可过着“魔幻也不搬走呢?众说纷纭吧,相信第一种说法的人,内心对大衣哥有着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大衣哥,是中国少有的从农民中走出的明星,他的身上有着中国农民群体形象中的善良、宽容、坚持和容忍,看到他,我们仿佛看到了之前祖祖辈辈努力积极活着的中国人。

而相信第二种说法的人,也可以理解,这是站在现在新闻传媒的角度来看的,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一直被大众记住,确实很难,不断地通过曝光,占据流量,“魔幻”的现实生活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噱头。

至于究竟是为何不搬走,可能也只有当事人才清楚了。

上一篇:沧州一名14岁少年溺亡!这里提闸放水!一定牢记这些教训!
下一篇:彭水的避暑胜地,17度,天然的大空调,凉爽的摩围山等您来!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