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行知路 共赴山海约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黄山在线

  “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10月13日,为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2周年,新民晚报、上海宝山融媒、黄山日报社、黄山广播电视台共同开展“山海之约·行知路”联合采访采风活动,深入了解这位中国现代教育先驱的生平和思想,缅怀陶行知先生的丰功伟绩和高尚情操,传承和传播陶行知教育思想。

  黄山是陶行知的出生地,也是他接受启蒙教育,走上教育救国道路的出发地。1891年,陶行知诞生于歙县城西的黄潭源村,1906年他进入崇一学堂就读,年少时的陶行知就是从这里起步,迈向全国,走向世界,终成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先后创办了南京晓庄学校、上海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等知名教育机构。在他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蕴含于生活之中,他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将生活教育视为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重要手段。

  采风团沿着陶行知在徽州的足迹,先后赴休宁万安陶行知启蒙馆、市委党校崇正学堂、歙县教师进修学校许士骐祖居等地走访。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行写于陶行知启蒙馆墙上的字,至今犹存,墙面虽斑驳,精神仍有力。陶行知启蒙馆位于休宁县万安老街,这里保留着陶行知当年学习和生活的原形实物,透过简朴的生活环境,每一位参观者都可以体会到陶行知先生刻苦学习的毅力。

  市委党校校园内完整保存着易地搬迁的“崇正学堂”。1937年抗战爆发南京沦陷后,陶行知先生一手创办的南京安徽中学被迫迁至屯溪,设立“徽州分校”(简称皖中),由陶行知的同乡好友姚文采担任校长,得益于屯溪茶业公会、茶商吴俊德及社会贤达慨然襄助,校本部和高中部设阳湖“茶商崇正学堂”(1988年改名为屯溪第二中学)。学堂正中“知行合一”四个镀金大字至今依旧熠熠生辉。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先生在上海逝世。在时任中国福利基金会主席宋庆龄的亲切关怀下,陶行知先生挚友许士骐先生创办了歙县行知小学(现为歙县教师进修学校),这是第一所以陶行知命名的学校,这所在涓涓爱流中诞生的学校如今已经历70余年风雨沧桑。

  行走在陶行知成长的故里,黄山广播电视台的“00后”记者蒋媛说:“通过一路走访,我深深体悟到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理想抱负。”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我们通过重走行知路,旨在进一步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爱国情怀,共建红色研学线路,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山海之约’新典范。”黄山日报记者程向阳表示,作为本地媒体,我们将继续坚持开展这个活动,努力将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文化传播得更远。

  值班编辑:程红妹

  举报/反馈

上一篇: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案速记
下一篇:激情澎“排”——平江县第六届教职工女子排球赛开赛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