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百年老宅里有个“沪语角”!让更多人喜欢上海、融入上海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作为闵行老街唯一保留下来的老建筑,项宅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老闵行的变迁。记者了解到,在这座百年老宅里,目前已打造了一个“项宅沪语角”,通过举办一系列沪语主题活动,吸引社区群众和海派文化爱好者参与,在挖掘海派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展示上海海纳百川、不断创新的城市精神,让更多人喜欢上海、融入上海。10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项宅沪语角主题活动——沪语读书会在大零号湾图书馆举行。当天的活动,也是近期江川路街道“梦创江川——传承海派文化‘沪语’”的主要内容之一。阿拉一道来学上海话当天的读书会上,著名海派文化学者、作家,上海电台嘉宾主持人胡伟立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其作品《上海故事》的创作渊源及书中精髓。他对于老底子的上海故事娓娓道来,上海人、上海事和海派风情,充分展示了上海人的文化基因、城市文化记忆和文化根系。现场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带领大家徜徉在老上海的街头和弄堂里。现场观众还诵读了《上海故事》中的部分段落,并邀请了上海电台著名主播方鉴老师做现场指导。诵读者中,有生活在本地几十年的老上海人,也不乏操着一口“洋泾浜”上海话的新上海人。周女士6年前搬来上海,就开始迷上学习上海话。“发音的部位完全不一样,真的太难了”,谈起沪语学习的挑战,她说:“有些字的发音,在普通话里根本没有,比如说‘我’,说起来太别扭了,而且同一个词可以有不同的语调,所以说得就很‘洋泾浜’。”“沪语不仅是沟通工具,也是文化载体,更是上海人的身份认同标识,所以,推广沪语,阿拉一道来学上海话,不仅有利于新老上海人的沟通,也是拓展了解海派文化、传承城市精神的平台,更能融合都市归属感,提示城市文化的自信力。”现场,胡伟立表示。百年老宅内打造“沪语角”以百年老宅项家宅院为依托,记者了解到,目前项宅沪语角通过定期主办沪语主题活动,让参与者从学习和弘扬上海方言中了解上海故事、上海历史和城市精神。“我们以沪语为载体,不只是学、说、听上海话,更是用上海话来传播城市精神,让更多的上海小囡和新上海人,能够有地方听沪语、学沪语、说沪语。而项家宅院是闵行区文物保护单位,无论建筑形式,历史传承都是海派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我们立足项家宅院,集中优秀海派文化资源,前期还向公众招募了上海话指导成员。”项宅沪语角负责人魏语萱告诉记者。据介绍,梦创江川——传承海派文化“沪语”主题宣讲活动,已于9月底在项家宅院正式开启,首次活动是志愿者与沪语指导员海选。在前期的宣传与征询工作中,有近80位志愿者进沪语群,最终海选入围20人,都是沪语基础非常好的市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项宅沪语角从沪语视频拍摄、沪语故事讲解、沪语品茶会开始,再到沪语志愿者招募、沪语指导员评选,已经建立了近百人的沪语志愿者团队,并有20名沪语基础非常好的沪语指导员和教师。“除了这次在大零号湾图书馆举办沪语书籍推广、阅读活动,下一步我们还将走进‘大零号湾’科创园区同企业家进行沪语交流,让大家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商业文化和城市精神。后续还会通过沪语故事茶会、沪语观影、沪语情景剧等多样形式,开展系列沪语推广和交流活动。”魏语萱告诉记者。讲师介绍胡伟立,海派作家,资深都市文化观察者。出版书籍有《上海故事》《上海格调》《口述上海——政坛风云》等一系列著作。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你早》《交关有名堂》嘉宾主持,公众号《沪申故事》主笔。(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举报/反馈

上一篇:经常赛事报名系统支持线上赛事报名,提高参赛效率!
下一篇:霍邱: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林长能力提升年活动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