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实践》小学、中学读物审读随笔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 由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三秦都市报社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陕西省学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丛书《思政课教学实践》小学读物、中学读物均已正式出版。本人有幸作为小学读物的特约编委、中学读物的编委,参与了丛书的编写、审读等工作,认为这套丛书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强,具有学术性,是助力“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向纵深推进,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好书,是践行“大思政课”建设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的范本。

  

  一

  丛书按照新思想、新理念、新故事、新实践、三秦学生记者优秀作品选编、陕西新闻人物选编等六个单元,展现了各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等一批育人工作者立足不同岗位、聚焦立德树人、打造特色实践的最新经验与做法,体现了“大思政课”建设的要求,提供了如何聚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活动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路借鉴、模式示范,展现了我省中小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成果,也展现了教学研究的水平能力。

  丛书的结构逻辑清晰,简洁明了。“新理念、新故事、新实践”这三个部分是教育工作者包括书记、校长、各科老师们立足工作岗位,聚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鲜活实践与探索,非常具有参考性和启发性,可复制、可借鉴。“三秦记者风采”部分是学生记者以朴素、真挚的笔法展现身边的案例,发挥朋辈伴行的榜样教育力量。“陕西新闻人物选编”整理了报界宗师张季鸾、办报先驱于右任、群众记者张光、人民记者冯森龄的感人事迹,翔实具体,生动感人。

  

  中学读物中,湖南省韶山学校、江西省井冈山中学、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西藏阿里地区高级中学的立德树人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

  此书的一大特色是“教师写,写给教师看”。在通读过程中,我常常被老师们字里行间所展现出来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所感动和启发,时常是边阅读边思考,边对照边实践。我想此书对育人工作者最大的启发与帮助就在于推动“教育者先受教育”。

  

  

  一是为政治强所引领。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作为育人工作者,我们始终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础之上不断深化认识和实践。这是在工作实践中坚持改革创新的前提要求,也是守正的根本。特别是对于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陕西省西安中学、延安中学、西安第八十九中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榆林市绥德实验中学、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铜川市照金红军小学、铜川市陈炉红军小学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全力办好思政课,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系统化呈现了各自学校办学特色,提供了最新的办学模式,许多创新性举措,走在时代的前沿。一大批教师们结合所教课程,写出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活动思政创新探索的具体做法和心得体会,充分体现了育人工作者极强的政治意识和正确的政治站位,育人导向鲜明,育人思路清晰。展现了教师们在小学、中学的不同阶段,是如何按照启蒙道德情感、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的育人目标要求,有效引导中小学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的深刻思考与生动实践。

  仅从一些题目看来,就很吸引阅读者翻阅查询和参考借鉴,比如《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推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唱响思政教育主旋律》《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发展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撰写者对于不同主题的红色文化内涵的剖析非常到位,对于如何聚焦红色文化推进工作进行了详实描述。延安南泥湾三五九旅红军小学的贺延军,通过对南泥湾精神内涵的分析、对学校如何使红色文化教育植根于心的做法进行展示,鲜明指出,我们学习南泥湾精神,最主要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其精神内核。西安沣东第二小学的贺芳君,基于对小学教育的本质、过程、目标的思考,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启航教育”的教育观点,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帮助学生开启幸福的人生之旅,并初步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办学理念、管理体系、教师发展体系、学生发展体系等。这些思考与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从教3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个学校都各具特色,每一门课程都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每一位育人工作者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那么如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机制?如何发挥学校育人特色、与学校的育人环境、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教育评价等融汇融合,进而促进育人工作呢?值得我们不断思考探索。新时代好老师应是“育人者”而不是“教书匠”,应该努力引导学生“既成人又成才”或“先成人后成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是为情怀深所感动。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此书中,一大批好老师在字里行间所展现出来的敬业情怀、教学情怀、学术情怀、道德情怀与家国情怀无不令教育工作者们深为感动。这种感动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经久不息,引领着我们持续努力。书中记录的有些案例非常感人,使我们再次深刻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涵”这些话的分量和意义。

  畅读书中,掩卷深思,不由使我们去反思自己教师经历的体会和感受,也不由使人怀念起自己学生时代遇到的好老师,一幕幕温暖的情景呈现在眼前,激励鼓舞着今天的自己不断对照检视,担当作为。《开学第一课》中有段刷屏的话:当老师的你,生命中会遇到很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对你而言,只不过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你却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的老师,你将是开启他万千世界的人。所以,有老师说,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在春风化雨的爱心滋养下,花朵才能健康成长,让我们用爱浇灌、静待花开吧!更有老师感慨地说,老师之爱学生,不是因为他出众,出类拔萃,而是因为,在为人师者、德以配天地的传统基础上,在尊师重道的潜移默化中,在新时代师德师风的春风化雨下,这种爱,早已超越了世俗之爱,早已成为我们育人工作者刻进骨子里的信仰。我相信,书中很多老师们的想法、做法都呼应了我们同为育人工作者内心的共同感受。

  三是为思维新所惊叹。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不断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此书中感受最深的是书记、校长们立足学校育人实践,在学校立德树人、打造特色学校方面的最新经验;还有一批教师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不同课程中结合课程性质,创新思路所撰写的课程思政案例,更有一批教师撰写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新探索的活动育人生动故事,读来都令人深受启发、深为感慨。特别是各种创新做法,体现了各位老师善用“大”资源、汇聚“大”合力的“大思政课”建设理念,呈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的马玉珺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为线索进行文本串联阅读。详细展示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做到了学科育人的有机结合、巧妙渗透。也在三尺讲台上出了磅礴大气、横无际涯的“大思政课”。西安沣东第二小学的师瑞鸿老师组织开展了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把思政课堂搬到现实场景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社会、锤炼意志、积累经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了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中。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赵伊老师整合多方资源,扩展课堂半径,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思政大课堂,汇聚了社会育人合力,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整体氛围。

  现在很多学校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中写教学反思,此书中老师们对于活动的设计、案例的分析非常有参考借鉴价值。有些老师从“建立本课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后拓展与延伸”等进行反思总结,有些老师从“挖掘育人元素、创新教学手段、延伸课堂空间”等方面总结一堂成功课堂的经验,有些老师展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同时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设计思路、意图和教学效果,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给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参考模板。

  三

  按照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陕西省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省市。近年来,陕西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大练兵”,在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课堂物态形式和教学形态变革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大批教师得到成长,育人成效也显著提升。凝聚众智、久久为功,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想,《思政课教学实践》丛书,伴随着职业院校版、高等院校版出版,一定可以为大中小学的“大思政课”建设推出一批领航学校,带动一批先进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形成强大动力,助力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陕西省试点建设走深走实做出样板,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建设品牌项目,凝练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做出贡献,为聚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工作做出样板。

  

  作者 李新萍 教授,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会长。  

上一篇:督办好代表建议 夯实首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治根基
下一篇:高校教材丢失让学生买单,这是在立德树人吗?丨九派时评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