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介休“两条龙”被盗,三年未破案,真贼露面令人摇头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7-03
手机版

  正所谓“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这句流传在文博圈中的话,将山西和陕西的历史概括得明明白白。

  陕西作为六朝古都选址地,地下文物无数,每次考古都会带来新发现,给人强大的刺激感。

  

  而山西就相对平和得多,它多数的历史遗迹都呈现在表面上,肉眼可见,更添亲切感。

  然而,这样的“亲切感”却给了违法分子犯罪的机会,山西一度成为偷盗者的“天堂”。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中,山西的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文物十分丰富。

  这里要提到的“主人公”——山西介休,一个平平无奇的县级市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2处。

  这段传奇的“山西介休国保单位源神庙被盗案”就出自于此。

  

  山西介休源神庙,传说由初唐名将,尉迟恭任介休县令时所修建,用于纪念大禹(治水神)。

  后人通过研究现存古碑上的记录得知,该庙宇曾于北宋时重建过,到明洪武年间又二度重修,而现今存在的源神庙,则是明万历年间移址扩建的。

  而“源神庙”一名的由来,主要因为这里有晋中最大的地下泉眼,历年遇到大旱的年份也没有发生干涸的情况。

  古人认为这是神仙所赐,因而依水建起源神庙,以求风调雨顺,建造庙宇供奉。

  现今源神庙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这里还坐落着介休市洪山水利博物馆,中国第一家水利博物馆,历史意义深厚。

  

  2016年,原本安宁的源神庙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其庙外照壁上的“两条龙”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两条龙”是介休民间对“二龙戏珠”玻璃心的叫法,此“二龙戏珠”玻璃心经过专家鉴定为明末清初作品,为国家三级文物。

  介休本就是中国有名的“玻璃之乡”,玻璃心对介休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为后世当做模板,观摩学习的实物,更是先辈遗物,它象征着介休玻璃文化的历史。

  事故发生在2016年11月12日的夜里,无人知道究竟是谁将它盗走的。

  第二天来到现场的时候,外照壁上只留下一个凹陷的灰突突的墙,四周散落着碎砖和一个简易木梯。

  事件发生后,山西省相关部门领导不敢懈怠,快速采取行动,将事件定义为“山西文物重案”,进行侦办,众多的媒体也积极的关注这事件。

  

  晋中和介休联合行动,成立“11.13”专案组,势必要破获这一案件,然而,这案子一办就是三年,其间公开悬赏,征集线索,想尽一切办法仍然不见一点水花。

  这难道就没有一点儿办法吗?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2019年7月,案件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排除是盗宝高手作案后,警方将目光锁定在文物贩子身上。

  思路顿时变得清晰起来,介休市北辛武村的“猴儿”和“彩龙”进入了警方调查的视野中,二人具有重大嫌疑。

  随着警方的快速跟进,案件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嫌疑人一:“猴儿”,本名“冀某福”,在介休市内东沟某煤矿工地干活。

  嫌疑人二:“彩龙”,本名“冀某龙”,因盗窃罪在山西阳泉狱中服刑。

  当警方查到二人身上的时候,“彩龙”如同“老油条”一般对警方的讯问顾左右而言他,或是沉默以对,坚决闭口不提“两条龙”之事。

  最后,还是“猴儿”承认,将案件交代,警方在其院墙的一个坑中发现了被盗的“两条龙”,案件宣布告破。

  对于此次案件的两个犯罪嫌疑人,多数人肯定认为二人是盗宝高手,可惜并不是,同时,他们作案的手段也不高明。

  “两条龙”被盗,与二人的能力无关,重点是源神庙的管理不力,一到晚上,源神庙并没有重点值班人员,文物被盗当晚仅有一名老人看门。

  

  据“猴儿”和“彩龙”交代,在盗宝前十几天,有犯罪前科的“猴儿”盯上了“两条龙”,认为其肯定值钱。

  于是与“彩龙”谋划盗窃,并驾驶摩托车一遍遍地进行踩点。

  眼见时机成熟,二人于2016年11月12日晚上,带上作案工具,撬棍,尼龙绳等,骑上摩托车来到源神庙。

  他们将木头栅栏门制作成临时的简易梯子,一人登梯撬“二龙戏珠”玻璃心,一人接住,二人配合得十分娴熟。

  “两条龙”由四块玻璃组合而成,在取下来后,每人各拿两块,用红布掩盖后,再次驾驶摩托车离开现场。

  在得手后,二人本想急着将文物出手,奈何“源神庙被盗”的消息已流传开来,为了避开警方的怀疑,二人只好将其埋在后院中,以待时机。

  

  然而,还未等到出手的时机,二人的行踪已被警方察觉,再次见到“二龙戏珠”玻璃心的时候,就是案发重新挖出的时候。

  在警方后续的调查中得知,二人的犯罪行径并不只有“两条龙”。

  2017年,介休发生的“秦柏宫(庙)盗宝案”就是由“猴儿”一手策划并实施犯罪,其盗窃出无数铜器和物件,庆幸均不是文物。

  他不仅盗宝还盗墓,在2019年的6月,“猴儿”又与同伙郭某盗窃了一座仙台村北门的一处清朝民墓。

  幸运的是,因为警方的及时追捕,其所盗窃的物品还未出手,犯罪嫌疑人便被扣押了,盗窃的物品也移交给文物部门。

  2020年6月,介休“山西文物重案”宣判,涉事人员均被判刑和罚款,其中“猴儿”被判得最重,六年八个月的刑期,加上五万元的罚款。

  

  对于盗取文物以及文物倒卖分子,再多的罚款和判刑都不能洗脱他们犯罪的事实。

  文物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象征,应该去守护和敬畏,而不是被当做卖买的商品以求私欲。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同样的事件再度发生,如今源神庙外照壁上的“二龙戏珠”玻璃心已换为当地非遗传承人的复制品,其原物保存在介休市博物馆中。

上一篇:高考志填录取规则,简单易懂,考生务必要清楚
下一篇:747名考生报考资格受限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