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6-25
手机版

  所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mass transfer in the T-junction microchannels,AIChE Journal, 53(12), 3042-3053 (2007)5.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2(12), 4052-4060 (2006)陈光文 (GuangWen Chen)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Ph.D.)电话:+86-0411-8437903113804259415传真:+86-0411-84379327Email: gwchen@dicp.ac.cn自然情况:1967年3月生于浙江洞头。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现任“微化工技术”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微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工程前沿——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5月参与组建“微化工技术”研究组,已建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微加工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2009年4月完成了10吨/小时规模的用于磷酸铵合成的微反应技术的工业应用。近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6项。专业方向为“微化学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化学工程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微时空尺度的反应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微时空尺度系统中的表面和界面现象;2. 微尺度流动、传热与传质现象;3. 微化学反应系统结构和工艺优化、过程模拟;4. 微化工系统的并行放大及其过程集成规律;5. 化学(催化)反应工程与反应动力学;6. 化工过程强化。承担基金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含能和高活性化学品制备的微化工过程和科学基础”,21991103,2020-2024,510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超声微反应器内介尺度行为及调控机制”,91634204,2017-2020,380万3. NSFC-辽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微通道反应器内强放热多相反应过程强化及调控机制”,U1608221,2017-2020,288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通道内弹状流型下泄漏流的流动、传质、混合及其耦合机理与调控”,21676263,2017-2020,64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化工技术高品质氢氧化镁阻燃剂可控制备及过程强化”,21776274,2018-2021,64万6. NSFC-辽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微通道反应器内异构烷烃/烯烃烷基化反应研究”U1662124,2017-2019,65万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万吨级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微反应系统开发”,2012BAA08B02,2012-2014,280万参与基金项目:1. 863计划:生物乙烯的生物炼制技术——新型反应过程和反应装备的设计及制造,2006AA020101,2007~2009,40万2. 863计划:化工过程强化,2007~2009,25万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生物乙烯制造反应器和过程,KSCX2-YW-G-003,2006~2009,35万4. 973项目:强化传递过程的非常规方法和场结构调控机制,2009CB219903,2009-2012,144万代表性文章:1.Yuanhai SU, Guangwen CHEN, Yuchao ZHAO, Quan YUAN,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liquid two phase mass transfer by gas agitation in a microchannel,AIChE Journal, 55(8),1948-1958(2009)2.Haocui ZHANG, Guangwen CHEN, Jun YUE,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gas-liquid flow in a falling film microreactor,AIChE Journal, 55(5), 1110-1120 (2009)3.Yue JUN,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gas–liquid flow through a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62(7), 2096-2108 (2007)4.Yuchao ZHAO, Guangwen CHEN, Quan YUAN, Liquid-liquid

上一篇:它被称为984.5大学!2023招生计划曝光!各省市招生及分数线详析
下一篇: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尝试跨学科课程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