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今年中山大学招生断档,捡漏中山大学的考生却不少,和这一点有关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2-20
手机版

  原标题:今年中山大学招生断档,捡漏中山大学的考生却不少,和这一点有关

  相信每位高考生都为高考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因此高考中的每一分都十分的重要,然而填报志愿的时候,却有很多人“意难平”,今年多省考生捡漏中山大学,这让很多高分考生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考变数大,填报志愿的变数更大,每年都有高分考生因为志愿没有填好而被退档、滑档的,每年也都有捡漏好大学的幸运考生,今年考生捡漏中山大学却成了常见的事,原因让人意外。

  今年中山大学招生断档,捡漏中山大学的考生却不少

  中山大学是我国的老牌985大学,每年高考生想要报考中山大学,高考成绩必须要十分突出,是高分学霸们竞相报考的对象,然而今年中山大学在多省的招生出现了断档的现象。

  由于招生工作出现断档,中山大学在接下来的录取批次中降低了分数线,可以看到,今年中山大学甘肃省的录取分数线只有489分,与去年600分的录取分数线差了100多分,而贵州省的分数线也比较低,只有524分,与之前的620分也差了很大一个层次。

  多省份考生捡漏中山大学,不仅仅只因为中山大学降低了录取分数线,还因为今年中山大学在招生过程中遇冷,甚至出现了“考生敢报,我就敢录”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曾经是香饽饽的985大学,变得仿佛有些招人嫌弃?

  今年中山大学采取的是大类招生

  什么是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就是,将同院系的一些专业合并,其中包含一些热门和冷门的专业,学生可以先对这些专业进行了解,这其中可能有考生心仪的专业,但并不意味着考生未来一定会被分配到该专业,简单来说,大类招生就是让考生先选择学校,未来再进行专业的细化选择。

  专业招生就是学生在报考之前,就要对专业做好选择,进入高校以后即就读自己选择的专业至毕业,可以说今年的大类招生是比较新颖的模式,但由于其有利有弊的性质,导致今年中山大学的招生出现如此奇怪的现象。

  大类招生模式的利弊

  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能对于专业并不了解,因此经常有考生在上了半年或一年大学以后,想要尝试转专业,甚至复读,大类招生是让考生们先进入高校学习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学习和了解,再进行专业的细化选择,这看上去会降低选错专业的风险,实属优点。

  然而大类招生的弊端是,考生在选择了一大类专业报考后,必须服从调剂,未来如果该专业因为报考人数已满,那么考生就要被调剂到其他的专业,这样一来,考生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的风险又有所加大。

  如今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观念与以往大不相同,更加注重对于专业方向的选择,这让很多考生在权衡利弊以后,放弃了对中山大学的向往。

  今年有很多高校都采用了大类招生,为何中山大学出现断档的情况最严重?在于学校对于专业的划分上,大类招生虽然会将一些专业合并,但也会根据专业的性质,有规律地去捆绑,而今年中山大学的捆绑方式仿佛有“一锅炖”的味道。

  举例说明,今年中山大学的计算机大类招生下面,有土木、水利和海洋工程,可以说计算机专业就是用来吸引考生注意的,热门的很热门,冷门的很冷门,这让很多真正有实力的高分考生直接放弃,不如选择其他院校的热门专业。

  因此,中山大学今年招生出现断档,多省份考生捡漏中山大学也不足为奇,因为大类招生本身就是在专业上做文章,其本身的目的是好的,但如果高校利用大类招生来吸引考生报考冷门专业,那么就会适得其反。

  不过笔者也想对今年捡漏的考生说一些话,名校光环自然是好的,也十分让人羡慕,但未来能否学有所成,还在于到了大学以后的努力,重点大学的课程难度都比一般大学要大,考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因为参与的是大类招生,大学期间也要多留心专业的学习和选择,才能顺利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

  选择名校还是热门专业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进入名校自然是喜事一桩,然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羡慕的一件事,很多考生如愿以偿去了自己心仪的专业,未来就业也更有目标感,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希望每位学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今日话题:对于今年中山大学招生断档,多省考生捡漏中山大学,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上一篇:对话“环浙航拍举报补课”高中老师:对后果有准备、以后继续曝光,还曾举报赌博是个热
下一篇:夜读 | 世间最可贵的就是“今”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