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顽固性腹泻,丁酸梭菌or抗生素?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2-20
手机版

  腹泻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几乎和噩梦一般,保育阶段的小猪因为腹泻不知多少命丧黄泉;而对于治疗和预防腹泻,丁酸梭菌比抗生素要好的多,但是具体好在哪儿?今天金百合生物来给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对抗顽固性腹泻,丁酸梭菌or抗生素?

  金百合生物丁酸梭菌工艺图

  其实丁酸梭菌其实是动物微生物菌群中的一种有益菌,丁酸酸菌到达肠道后发育增殖,促进肠道内其他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的发育,同时丁酸梭菌能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群的增加,维护动物肠道菌群的平衡。此外,丁酸梭菌自身可产生丁酸,,使肠腔内的pH值下降 ,促使肠道正常蠕动,达到软便和解除便秘及消除腹胀的效果。对治疗腹泻方面更是有一手。

  如果有什么不懂您可以点击查看 丁酸梭菌介绍 等文章去了解一下丁酸梭菌。

  抗生素确实能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在这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但是它也会杀死人体内的有益菌群,长期服用抗生素,能杀死了体内一些有益的微生物菌,包括丁酸梭菌,进而破坏了体内菌群的平衡,导致腹泻久治不愈,甚至每况日下。

  丁酸梭菌对动物致病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摘要 :探讨了丁酸梭菌 (Clostridium butyricum)B1 株对5种常见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拮抗作用 。 将丁酸梭菌分别与猪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K88 、 K99 、 O139 株和猪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O4Hi 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混合接种于 GAM 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 , 并与致病菌单独培养相比较。 结果发现 , 培养48h后 , 致病菌菌数显著低于对照 , 说明丁酸梭菌B1株对猪大肠杆菌 K88 、 K99 、 O139 株和猪肠炎沙门氏菌 O4Hi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你可以点击 金百合生物产品 你可以尽情的查阅很多关于很多养殖动物丁酸梭菌的产品,也可以点击查看 丁酸梭菌 单菌,也可以查看金百合生物王牌 酪宝(原料)丁酸梭菌+嗜酸乳杆菌联合发酵的!

  得出的结果:

  1、 丁酸梭菌的生长曲线和pH曲线

  丁酸梭菌B1 株的生长曲线和pH曲线丁酸梭菌B1 株在 GAM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生长曲线和 pH 曲线见图 1。由图 1 可知,菌株 B1 在培养基中 3~4 h 进入对数生长期,菌数指数上升,代谢产生酸性物质 ,使培养基 pH 值也随之急速下降,对数生长期维持约 8 h 后进入稳定期,此后菌数不再增加,pH 值稳定在 4.6~4.7,而后在约 24 h 时由于形成芽孢,pH值略有上升。

  对抗顽固性腹泻,丁酸梭菌or抗生素?

  图1 丁酸梭菌的生长曲线和PH曲线

  2、对大肠杆菌K88株的拮抗作用

  两种菌混合培养时,由第 24 h 开始,大肠杆菌K88 株的菌数显著低于单独培养,到 48 h 时,菌数差异达到两个数量级以上,说明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 K88 株有显著抑制作用。混合培养的 pH 值降低速度快于单独培养。

  对抗顽固性腹泻,丁酸梭菌or抗生素?

  图2 对大肠杆菌K88株的拮抗作用

  3、对大肠杆菌K99 株的拮抗作用

  两种菌混合培养时,由第24 h 开始,大肠杆菌K99 株菌数显著低于单独培养,到 48 h 时,菌数差异达到两个数量级以上, 说明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K99 株有显著抑制作用。

  对抗顽固性腹泻,丁酸梭菌or抗生素?

  图3 对大肠杆菌K88株的拮抗作用

  4、对大肠杆菌O139 株的拮抗作用

  两种菌混合培养时,大肠杆菌O139 株菌数一直显著低于单独培养, 特别是培养后期, 菌数差异扩大到约两个数量级, 说明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O139 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抗顽固性腹泻,丁酸梭菌or抗生素?

  图4 对大肠杆菌O139株的抑制作用

  5、对沙门氏菌O4Hi株的拮抗作用

  两种菌混合培养时, 第12h后,沙门氏菌菌数显著低于单独培养, 到48h时,菌数差异达到约两个数量级,说明丁酸梭菌对沙门氏菌O4Hi 株有显著抑制作用。

  对抗顽固性腹泻,丁酸梭菌or抗生素?

  图5 对沙门氏菌O4HI株的抑制做用

  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作用

  两种菌混合培养时,第4h开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即显著低于单独培养,到48h时,菌数差异达到约5个数量级,说明酪酸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非常强烈的抑制作用。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不产酸,丁酸梭菌发酵产酸使混合培养pH 值显著低于单独培养。

  对抗顽固性腹泻,丁酸梭菌or抗生素?

  图6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结论:

  述结果表明:①丁酸梭菌对致病菌的体外拮抗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不同的丁酸梭菌菌株对不同来源的致病菌菌株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②丁酸梭菌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在体外并不是抑制许多常见肠道致病菌生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于那些发酵产酸较强的大肠杆菌菌株而言。③丁酸梭菌可能还产生某种未知的抑菌因子,这种因子在稳定期的后期开始生成, 并很快起到强烈的抑制有害菌的作用,我们认为可能与丁酸梭菌形成芽孢过程相关联。

  由于耐药性问题,抗生素在饲料中应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因而动物微生态制剂被认为是取代抗生素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丁酸梭菌由于内生芽孢,对逆境的抗性较强,同时又具有强烈的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益生作用,在实际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学术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容易被人忽略的几大专业,含金量超高,待遇好前景广
下一篇:安徽省内的医科院校排名,报考推荐。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