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什么重义?浩然之气与义的关系是什么?义者才能不动心!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2-20
手机版

  《孟子》开篇先讲“仁义”,是为了告诉梁惠王必须具备仁义之心,上一篇我们讲了‘仁’是“性体”。

  那‘义’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何孟子又如此看重‘义’呢?

  相信大家经常听到儒家讲“浩然之气”,很多小说、电视里也有“浩然之气”的说法,而“浩然之气”就是出自孟子。

  而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就是“集义”而生,也就是只有符合‘义’,才能培养出至刚至大的“浩然之气”。

  家庭片

  孟子在讲“浩然之气”时,是为了体现‘义’,同时也是为了说明告子的“不动心”,不是真的“不动心”。

  也就是说,‘义’其实就是在讲真正的“不动心”,要知道心之本体是如如不动的,讲不动心,就是在讲心之本体。

  前面讲的‘仁’是“性体”,而性即心,所以仁同样也是心之本体。由此可见,‘仁’和‘义’都是在讲根本性的东西。

  所以很多人读完《孟子》总结出孟子重仁义,但却不知道何谓真正的仁义?也不知道孟子为何如此重视仁义?

  

  其实关于‘义’,我们在《中庸》里有过详细的解读,“义者,宜也”。

  也就是合时宜的事,认为正确的事,既然是合时宜而正确的事,那必定是符合‘道’的事,所以‘义’的背后的道。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9%举报/反馈

上一篇:她是河北高考状元,理科成绩优异却报了文科,最终一举夺得状元
下一篇:大学讲师:最适合女生报考的3大专业!高考填报志愿必看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