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所不知道的上中国际
国际学校,近几年在上海遍地开花。在一些人眼中,进国际学校读书俨然是“高大上”的代表:昂贵的学费,可人的外教,出国的远景。用范伟老师的话说,一般人可进不去!
作为上海四大名校之一的上海中学,其国际部就是众多家长的追逐目标。作为一位内部人士,今天就来聊聊我眼中的上中国际和她的学生们。
谁在念上中国际
作为国际部里的“正规军”,上中国际只收外籍人士子女。这个条件让很多妈妈心碎了一地,但没办法,这是原则问题。
如今上海老外多,做生意也好,外派驻沪也好,孩子总是要读书的,僧多粥少已经是现实问题。但不要以为这里都是“阿国宁”,其实多数是和本地学生一样黄皮肤黑头发的亚裔——有日本人,韩国人,港台地区人士,更多的,是揣着外国护照或绿卡的“出口转内销”人士的子女。
和其他同类教学机构一样,上中国际部是个真正的混合“国际”部。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种背景都有,学业水平、读书目标都有很大不同,这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校园环境,这也是它最独特的地方。相对于普通中学,国际部基本可以用“奇葩”来形容。
从规模上讲,3000人的上中国际颇为庞大,其学生数量几乎和上中本部相当。可即便如此,每年想进的学生依然要排长队。有钱也未必能读得上的,谁让这里的教育是“价格便宜量又足”呢!
语言门槛没那么高
在上中国际部,全英语化教学是必须的,毕竟这么多国籍的学生坐在一起上课,而且大多都是要去美利坚或欧洲。课本也是标准国际范儿,因为这里的学生最后要参加国际标准化考试,例如IB、AP、SAT等考试。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每个学生英语都很溜。一些从小生活在欧美的ABC,因为日常交流、看书阅读的母语都是英文,所以英语都不错;但一些日本、韩国孩子的英文水平也就just?so?so(一般),可能语言基础还不如上海本地学校的学生。私下里,同学之间的日常交流还是说母语,所以小团体在这里很常见。
当然,环境逼人。这里的课本是英文的,外教也只会和你说英语。所以哪怕学生进来时英语是零基础,一年下来,也能训练到可以日常对话。
更何况,想要申请到外国大学,必须考好TOEFL和SAT,这两座考试像大山一样压着每一个学生。不努力学英语,那是万万不行的。于是,高中年级的国际部学生,特别是10、11、12年级学生,几乎不停地在报名参加TOEFL和SAT,读各种辅导班、买各种辅导书,但求考个高分。更早些的,从7、8年级就开始报名了。
关于高富帅的传说
有人以为这里的学生个个都是家底厚实,其实并非如此。上中国际部现在一学期5万多的学费,对很多国内中产阶级家庭来说,也并非天文数字。据我所知,国际部很多学生的父母也只是高级打工仔,或公司外派而来,孩子的学费由派驻公司负责。
这种家庭,妈妈一般是家庭主妇没有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则依靠爸爸的工资收入。这样的孩子在国际部,不在少数,平时的生活也很节俭,每天都是家里带饭。一旦爸爸失业了,就有付不出学费的危险,有时还有申请分期付款的。
曾有一位韩国学生,父亲的生意没经营好,硬撑着供他读完高中,但没有能力继续承担他去国外大学的高额学费。于是这学生高中毕业后,回韩国打了一年工,靠自己赚到了上大学的学费。
当然,这里肯定不乏正宗的土豪,家里千万豪宅、上下学专车司机接送的都有。但不要以为,这里的学生会像偶像剧里贵族学校的学生那样幼稚,动辄相互攀比。上中国际的学生平时穿的都是运动休闲装,那些极有钱的主也绝对不显山露水,“炫富”是不被人欣赏的。
家庭关系复杂
国际部的孩子,父母工作大多很忙。没办法,父母们都在忙着赚钱。
不论是高级白领,还是私营业主,这里的孩子的家庭关系多少比本地的工薪家庭的孩子要复杂。有些孩子的父母甚至不在上海,只把孩子一个人扔在这里读书生活,或者找个类似home?stay的寄宿家庭负责孩子的衣食起居;有的父母常年奔波在外,孩子的日常事务由家庭助理打理。
你能想象一个中学生配生活学习助理,却联系不到家长这种事么??还有更极品的,爸爸是高级外派,妈妈则是太太,爸爸忙工作,妈妈忙打扮、交际,鲜有过问孩子的学习。有一次有个孩子早晨没来上课,老师打电话去家里询问,只有阿姨接电话,回答是“太太还没有起床”。
父母对孩子平时疏于照看,有人可能会就此以为国际部的孩子大多心理有问题,或者性格怪癖。恰恰相反,因为父母的工作关系或家庭背景多样化,这些孩子看社会的眼界更广,待人处事也通常比同龄的本地孩子更老到灵活。
考名校难度不输高考
在国际部读书,不用走国内高考这条独木桥。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压力不大?,学习就不必用功。
这个年代,想要出国读书其实并不难,可想要去个好学校,比如美国的常春藤名校、英国的剑桥牛津等,那难度绝不亚于国内高考,而且还需要多年的积累准备。毕竟,国际中学在上海是高大上,在欧美大学面前也就是个一般高中而已。
为了能申请到好学校,很多孩子从9、10年级开始准备标准化考试,到?11、12年级要上繁重的?IB、AP课程,老师布置起作业也是英文essay,历史project,实验报告一做几小时。临到考试周,熬夜通宵都是家常便饭,只为求个好排名、好GPA。
不过一纸成绩单,还只是敲门砖。对欧美大学来说,考察学生全方位的能力,才是他们入学选拔体系的重点;社会活动,综合竞争力,才是过关的关键。因此,除了繁复的大学申请,还有个人介绍、活动履历等等,都得一一准备。真正最后上了国外名校,一路走来也是历经辛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李宝花?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华慧考博英语:考博英语写作高级写作词组汇总
下一篇:中考落榜怎么选择 有四条路可走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