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重点平台项目授牌 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接下来这样走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什么是老百姓的心头大事?什么是阻碍人才跨地区流动的最大障碍?答案都是教育。今年,上海师范大学一项调研显示,55.4%的人对文化教育一体化最为期待,62.66%的人认为教育是影响选择就业或生活城市的主要因素。

承担着这么重大“压力”的教育,该如何更好地实现一体化呢?除了战略规划“指明方向”、体制机制“保驾护航”,具体抓落实的,还是要靠平台和项目。12月18日召开的第十一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上,在签署《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近期工作要点(2019-2020)》同时,又有多个重点平台项目授牌。有专家形容,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平台和项目正进入“井喷”期。

共同上好一门课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这句话适用于长三角2亿人中的每个个体,也适用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

但相比金融、贸易、交通、信息服务等领域,浙江省的领导在会上说,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目前仍是一个短板,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流动、共享与统筹布局仍存在一定障碍,还不能适应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

怎么办?大家把目光放到了共同建设平台项目上。

18日这天,就有长三角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平台、长三角教育发展政策与法治研究中心、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长三角高校美育联盟、长三角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等多个重点平台项目授牌,内容涵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三大领域。

教研体制被称为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秘密武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任学宝在会上专门做了长三角教研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的说明。在他看来,长三角地区教研工作一直有相互交流的良好基础,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怎么样更好地实现长三角区域内教研资源的有效共享?他建议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教研的常态化,比如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网络平台。

简单来说,这一平台就是准备通过一块屏幕,让长三角的教师们共享上好一堂课的经验、资源,共同攻克当下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现状,从而让长三角的学生们深度学习得以发生,课堂上思维得以发展,社会情感能力得以提升。

明年“考试范围”已划定

18日的会议上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共同制定2019-2020年的工作要点,从清单来看,有6项重点工作,39项具体工作。其中,具体工作又分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平台、基础教育携手共进平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平台等5大平台和协作保障机制建设共6个领域,跟前一次一样,都明确了牵头省市和进度要求。

这次划定的“考试范围”与2018-2019年有多处重合的地方,主要是同一个项目的进度从“完成一期工程”变“完成二期工程”,稳步推进。但整体来说,2019-2020年度任务更重,具体工作项目数比2018-2019年多出了9个,主要是高等教育方面增加了近一倍,把这次揭牌的平台项目都放进去了。这一改变显示了高等教育有更强的自主性,合作空间比较大。但要特别指出的是,2019-2020年新增的1个重点工作却属于基础教育领域,即上文提到的长三角教研一体化发展项目。由此也可以证明教研体制的重要性,以及长三角人对基础教育的重视。

除了一道划范围,三省一市领导也在会上亮相了各自的接下来要实现的“小目标”。比如浙江省领导介绍,近期浙江将推动之江实验室等创建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西湖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持浙大国际联合学院建设浙大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和国际科创城。这些都是将对浙江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器”。

与此同时,浙江还欢迎其他省市高校来“搞事情”:支持上海、江苏、安徽“双一流”高校来浙合作办学。这对浙江来说非常急迫。在已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江苏有15所、上海有13所,浙江、安徽各只3所,从数量上看,浙江的不足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这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战略定位也存在差距。浙江需要借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东风”不断“加试”。

上一篇:2019,教育公司“被教育”
下一篇:再现万人空巷撑教育盛况!顺德启动第三次教育基金百万行活动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