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泊生态环境丛书:滇池——湖泊学研究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滇池是我国古老湖泊之一,湖泊主体的形成约在10万年前,系地质构造运动使断层下陷,积水成湖。湖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构造过程,深受两大断裂带的控制,形成南北向谷盆,成湖过程中,断裂板块的差异性升降,使湖盆形态南北各异,周边地形陡缓多样。

  滇池构造历史久远,沉积物源多相丰富,地层沉积齐全,厚度较大,岩性组合复杂。由元古宇至新生界累计地层沉积厚度达6902~13619m,沉积层以碎屑岩为主,占总厚度的70%,其中变质岩占57%,碳酸岩次之。滇池的湖泊沉积物相较于我国其他浅水湖泊的沉积物,具有沉积期较长、完整性较大的特点。它系统记录了区域环境变化的综合信息,为我们全面认识滇池及其流域发展的历史过程提供了比较翔实的基础数据,是湖泊沉积学和湖泊史学的重要研究题材。

  

  ▲滇池流域高程图

  滇池及其流域区位优越,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温差较小;受西南季风和热带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夏季雨量充沛,冬季光照充足,干湿分明,是多种生物生长繁育的天堂。湖泊宽阔的浅水湖盆是各类生物物种繁衍生息的摇篮,低纬度高海拔的流域山地,更是许多生物梯度分布的最佳选择。总之,滇池及其流域生物物种丰富、种群多样,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和研究圣地。

  以滇池流域为依托的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省会,是云南省政治、经济、金融、信息、科研、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我国多民族历史文化名城,在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2019年统计,滇池流域养育着415万多人,它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昆明市的77%,云南省的21%。流域内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使滇池及其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遭到巨大压力。

  

  ▲滇池地理位置图

  滇池流域年内年际降水量分配不均,经常出现大旱大涝、丰枯交替现象,洪涝干旱灾害频繁,人均水资源量大大低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是我国缺水地区之一。滇池流域水资源的短缺和滇池水位的变化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影响,滇池位于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江河水流在其下部绕道而过,使滇池水资源补给天然不足;人类疏挖出水河口、扩建农田、围湖造地等活动也影响了滇池的水量水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省市各级水利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滇池水位的监管,进行了滇池水位的人工调控,有效地缓解了流域内雨季防洪、旱季灌溉的矛盾。

  滇池水体污染始于20世纪50年代,污染物以生化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主,主要来源为湖周城镇人口、牲畜的排泄和生活污水污物,化工、冶炼、印染、制革等工业生产的生化污水及废弃物,以及农业生产中大量的有机、无机肥料。以上污染物都是滇池水质恶化的物质来源。50年代,滇池流域森林被大肆砍伐,造成大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水土成为污染物的入湖载体,它们随雨水和地面径流进入滇池,使滇池水质迅速异化为富含营养的水体,滇池由50年代以前的Ⅱ~Ⅲ类水,逐步演变为90年代的V~劣V类水,并导致蓝藻水花频繁爆发,成为我国典型的富营养湖泊之一。

  

  ▲1951~2019 年昆明站年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的年际变化

  

  ▲昆明站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八五”以来,当地政府和滇池管理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污染防治工程,加强了滇池水环境治理及修复力度,滇池水体及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6年以来,外海水质一稳定在中度富营养状态。2020年滇池草海中的主要营养元素NH3-N、TP和COD浓度达到Ⅳ类水标准,TN浓度达到Ⅴ类水标准。

  多年来,云南省昆明市领导和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对滇池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治理做了大量工作。其在防治对策、工程技术、调控措施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体制:

  ①设立专职监管机构——滇池管理局;

  ②建立水域分管责任制——河长制;

  ③制定科学管理制度——流域生态补偿制和部门协调会议制;

  (2)采取整体修复、全面管控的防治策略,提出“彻底截污、水体置换、生态工程”三大任务,实施了六大工程,保证了滇池全流域的生态修复。

  本文摘编自《滇池——湖泊学研究》一书前言,有删减,图片来源于本书,标题为编者所加。本书是中国湖泊生态环境丛书中的一本

  《滇池——湖泊学研究》

  ISBN 978-7-03-070523-5

  潘继征 薛 滨 余仕富 等 编著

  责任编辑:王腾飞 沈 旭 程雷星

  滇池作为云贵高原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同时作为昆明市最重要的水体,承担了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市政生活供水等重要任务。20世纪70年代以来,滇池水质不断恶化,已经由曾经的水体清澈见底、湖底水草丰富,发展为典型的重度富营养湖泊,因此有必要对滇池的整体概况进行了解及分析。本书共9章,以滇池为中心,从湖泊学的角度对滇池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进行概述,梳理湖区地质地貌特征及历史演变,围绕滇池的水文与水资源、水化学、沉积物及生物资源特征,对滇池生态系统演变及健康评估进行阐述,对滇池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及治理进行分析,最后对湖泊-流域综合管理进行介绍。本书可供从事湖泊科学、环境保护、区域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本文编辑:洪弘)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上一篇:成都市纪委书记刘光辉:一说“廉洁”就画荷花,有多少实在的教育意义?
下一篇:故事:妈妈差点和他私奔,他毒死了残疾妻子,因为他爱的是我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