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专栏:良好亲子关系的原则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硕博心理撰稿人:刘刚

大家好,这里是硕博心理,我是刘老师。从今天开始,我和大家一起聊聊家庭教育二三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子女影响时间最持久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对子女产生的影响,并成为儿童模仿与学习的榜样。

从发生学角度来看,0到6岁是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儿童尚未入学,主要在家庭生活中度过,他们通过与周围的环境、人群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互动接触中,吸收并形成各种社会文化知识,发展着自己的能力、语言、情感、社会行为、道德规范、交往经验、人际关系和性情品质等,在家庭生活中,儿童的主要交往对象是父母、外祖父母和祖父母。

研究表明,母亲在与子女交往中,给予最多的是抚育、照顾和丰富的情感反应,以及言语教导、具体示范、行为榜样、平时的鼓励与错误的矫正等。母亲对婴幼儿的交往态度和丰富而又积极的情感交流,对子女未来的一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情感,具有奠基性的影响。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有的家庭中,父亲仅仅是家庭经济的支持者和与纪律的维护者,把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于为家庭提供经济基础,从而放弃了对子女是与更多的教育影响。

研究表现了父亲对子女的影响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父亲的爱,是孩子认识的源泉,父亲的男人气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泉,父亲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

父亲在言谈举止、举手投足,含蓄的传递着对自己的关爱和影响,父亲的教育影响子女的一生。

从个体情感发生学来看,婴幼儿情感发生起源于父母的和家庭温馨氛围的熏陶,母爱是人的情感幸福的源泉,是维护肉体和精神健康的保障。

而父亲同样也是婴儿积极情感满足的重要源泉之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保证。母亲好比夜晚中的月光,总能让人在月光中进入梦乡,父亲好比早晨勇敢而灿烂的太阳,在阳光照耀下走向世界。父母对儿童的体贴与亲密交往,可以使他们从小获得身心发展所需要的满足感和精神的抚慰。亲子间的良好关系不仅可以消除或者降低儿童的不安,紧张,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情感,还可以使他们的轻松、自在、愉快、兴奋的积极性得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形成独立、自信、谦和、友爱、协作等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良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有效的亲子沟通。

在遇到重大的问题时,全家人可以一起商量,虽然有时孩子没有办法给意见,至少让孩子体验到,一家人在一起是可以分享快乐与痛苦的。

当父母遇到困难时,真诚的向孩子表明自己遇到了困难,虽然在很多问题上孩子给不了建议,但是这种方式一旦建立,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会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觉得和父母之间是可以相互信任的。

注意很多人觉得那是个孩子,和孩子说了不起任何作用,没错,具体的问题和做法和孩子说是没有什么作用,可能孩子听完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要和孩子交流情感,如果说妈妈遇到了不太会处理的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不是把你遇到的具体事情告诉孩子。交流的是情感,而不是一个成人的事件。

同样别迷信什么和孩子做朋友这件事,要知道我们和孩子先是父子或者母子,然后才可能是朋友。

从这个角度来说,和孩子之间有时候就是没有办法永远是彼此的世界,这也是正常的。在上一讲我们也说了,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有越来越合适的父母,这种就是我们不断的学习和调整和孩子相处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相互倾听,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听起来特别简单,难就难在不要评价、不要居高临下、不要张口就批评。

如果孩子说过的话,家长全都拿来矫正和批评,那就不存在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了。所以一定不能用批评的态度彼此对待。

我书房的位置可以听到邻居家的声音,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隔壁妈妈的咆哮,大部分的时候是先吼大女儿,再吼小儿子,听来听去不外乎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经过长达一年的观察,虽然这种观察不是我想要的,是被动接受的,发现一条有趣的现象,只要妈妈一吼大女儿,这爸爸就一定会吼小儿子,可能这当妈妈的自己都没有感觉。而且每次吼起来不知道还以为这妈妈面对的是一个杀父仇人呢,尖酸刻薄加嗓门大,我关着窗户都听得清清楚楚。

第三个方面就我想就着上一个话题说的,多正面教育,注意是多,不是只能正面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多用鼓励、少用表扬、慎用惩罚、尽量不用恶言恶语,因为负面教训只会导致亲子关系更加的紧张。

多用鼓励,是告诉孩子可以在某方面改进后做得比之前好一些;少用表扬是因为表扬如果不能落在实处,就会要么让孩子变的盲目自信,要么让孩子眼高手低,错误的高估自己。而少用惩罚是因为,与其责备不如提出可替代的解决方案,毕竟惩罚只能让孩子知道哪里错了,却永远没法让孩子知道怎么样才会改正,孩子还会觉得我都受过惩罚了,这个事情就应该过去了。责备和惩罚并不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解决某个不良行为习惯新方法。

最后来说,家庭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练就的,需要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亲子沟通虽然从小做起最好,但是要记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做了就会有成效。

这里是硕博心理,这一讲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喜欢。如果你很喜欢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欢迎你持续的关注我们。

我是刘老师,虽然我们只是心理学界的一颗小树苗,但是我们努力做到我们的最好;用真诚的态度、客观、专业的方式向每一个愿意关注我们的人,分享一切你想知道,而我们又恰好了解的心理学知识。

请记得不管你在哪里,世界和我陪伴着你。

参考文献:

1. 《家庭教育学》作者:黄河清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2. 《家庭教育学》作者:邓佐君著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3. 《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作者:赵忠心 著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年06月

4.《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作者:陈鹤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5.《家庭教育》作者:陈鹤琴,萧继石 绘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6.《我的第一本教子工具书》作者:珍妮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上一篇:家庭教育专家:生活无处不“教养”,作为父母该如何正确指引孩子
下一篇:兴智家庭教育: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10条常识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