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2022考研预报名入口流程
24日,2022年考研网上预报名正式开启。预报名时间为9月24日至27日9:00—22:00,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5日至25日同一时段。2022年考研报名有啥新变化?要注意些啥?一起关注!
研招网报流程图。 图片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022年考研网上预报名正式开启
据教育部近日印发的《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22年考研网上预报名于2021年9月24日正式开启。预报名时间为9月24日至27日9:00—22:00,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5日至25日同一时段。
据研招网官方介绍,预报名与正式报名填写的信息均有效。已在预报名阶段填写报名信息,生成报名号并成功交费的考生,无需在正式报名阶段重复报名。
预报名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考生了解报名流程,另一方面则是缓解集中报名造成的网络访问高峰。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但要注意,部分地区只允许应届生预报名。在已经公布的研究生招考报名公告里,湖北、广西、四川三地已经明确仅接受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提前报名。
2022年湖北省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须知截图。 图片来源: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部分院校取消学硕招考,考研向专硕倾斜
近些年来,多所高校的部分院系取消学硕招考。计划报考学硕的考生一定要留意所报院校及专业是否接收学硕。
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年硕士招生目录为例,新闻与传播学学硕拟招收10人,全部为推免生。此外,复旦、川大等高校部分院系也取消了学硕的招考。
北京大学2022年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招生目录。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与此相对应的是,研究生扩招的重点向专业型硕士倾斜。
据此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方案》指出,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不断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变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不断上升。因此,考研扩招逐渐向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硕倾斜。
考研报到率下降,报考需谨慎
“除学硕的招生收紧、专硕扩招之外,考研报到率也在下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是近年来考研出现的新特征。”
日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了关于取消38名2021级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公示,38名同学因“未请假、请假未获批准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被取消入学资格。
而这并非个例。苏州大学、湖南大学也曾分别取消68名、69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多所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和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录而不读”这种情况他们学校也存在。
储朝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高校招录对于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在下降。”考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选择就业、出国或是再战也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因此考生们在报考以及后续的调剂过程中也要想清楚,所选院校及专业究竟是心之所向,还是给自己留的“退路”,要尽量避免自己的“退路”成为其他考生的“拦路”。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凌芹莉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最难的题
下一篇:用传说中的“门萨测试题”挑战一下自己的大脑!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
- 新发现:成都不孕不育医院排名“排名名单”成都孕前检查去哪个医院
- 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
- 听川财老校长讲校史诉校情:狠抓教学质量助推学校发展
- 深耕诉源治理,共奏新时代调解工作新乐章
- 网友反映有中学面试掐尖招生,吕梁回应
- 系列红色教育 塑亮培训底色
- 2020年4月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
- “四课”协同 全面推进中小学反邪教教育
- 《以创意之名遇见可持续未来》展览在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展出
- 赞!建德三所学校上榜
- 公开排名!贵阳市心理咨询机构”排名前十”
- 托福独立写作评分
- 北京国际摄影周 | 影像·北京论坛活动招募
- 量子之歌旗下讲真学堂打造短视频训练营 助力大众用专业知识抓住市场机遇
- 产教融合共发展(人民眼·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浦东大力推进“宝宝屋”建设,给予幼儿最温柔的呵护
- 加拿大艺术类留学费用大概多少
- 注册会计师月薪一般是多少?揭秘来了!
- 四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色足
- 贵州毕节一在建铁路隧道发生爆炸致5死1伤
- 重走西北角 | 兰州新区:“引才机制”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 游泳世界杯雅典站|张雨霏夺得含金量极高一冠 覃海洋连夺蛙泳15金无敌
- 济南历下区燕山小学六(10)中队参加法治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 报名自考专科后怎么进行学习?
- 各乡镇以不同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