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大高达模型第一名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2-11-27
手机版

  万代-1/100 MG ZZ高达ka版(ZZ GUNDAM Ver.Ka)

  价格:6480日元(含税)

  封绘

  

  机型简介

  

  MSZ-010 ZZ高达(ZZ GUNDAM)是阿纳海姆电子公司与奥古合作、根据“Z计划”衍生出来的MS,是一台具有强大火力的可分离、合体、变形的MS。另外,该机是阿纳海姆公司设计的第六台高达型MS,因此也有一个“θ高达”的代号。

  阿纳海姆公司当初设计ZZ高达时,是以使用尖端科技制造的MSZ-006Z高达为基础开发的(其中也包括了神秘的生物传感器),但也导入了RX-78-2高达所独创的核心调节器系统概念,使用了新型的核心战斗机FXA-07GB新核心战机,这使得ZZ高达成为拥有充分变形能力的机体。其可以变形为重型战斗轰炸机“G堡垒(G-Fortress)”,与MS形态相比,其巡航速度及巡航距离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同样的,G堡垒也可以分离成为核心顶机(上半身部件+核心战斗机)和核心底机(下半身部件+核心战斗机),这两部战机都能单独行动。但是,与Z高达的WR模式不同,该机的G堡垒并不能让ZZ高达拥有单机突入大气层的能力。

  而ZZ高达的盾牌也与此前的高达型MS不同,并非是可选装备,而是固定在手臂上的。这个盾牌除了可以用作防御外,在大气层内飞行时,也能起到一个G堡垒和核心顶机的翅膀的作用,以增加流动性。

  ZZ高达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它那些使用超高能量的武器了,也为此拥有了一个能产生极高出力的反应堆来提供它们能量。其头部的特征武器高能MEGA粒子炮(High Mega Cannon)是一门一发就能消灭数架敌机的可怕武器,但同时也是一个用电大户,再加上2连装光束步枪、大型光束剑等武器,使得ZZ高达不得不经常在发射完这些武器后检查机体的剩余能量,如不够就得撤离战场补充能量,这就使ZZ高达的作战持续时间限定在了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使其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战斗。而这一点,也成为ZZ高达的致命缺点。其他武装方面,ZZ高达头部的火神炮系统也不同于以往,是一对60mm的双火神炮系统,也就是左右各两门共计四门。

  此外,由于ZZ高达拥有复杂的核心战机系统以及变形机构,让机体的结构显得有些薄弱。这个问题在MSZ-010S强化型ZZ高达和FA-010S全装甲ZZ高达这两个增强版中得到了修正。

  该机制造完成后便配备在阿伽玛号上,由第一殖民卫星“香格里拉”上的NewType少年捷多·亚西塔驾驶,在第一次新吉恩战争的最后战斗中,在击破了哈曼·卡恩驾驶的AMX-004卡碧尼之后,被卷入第三殖民卫星的爆炸中而遭到大破,捷多则成功逃生。

  板件部分

  万代时隔许久总算是出了一款完全新规的套件啦。板件数量加上PC件总共18板,说不上多,但也不算少。一开始没有发现,但实际制作开始后发现外甲部分的隐藏水口的数量非常多,能明显感觉到和一般MG相比不是多了一点两点,而没有隐藏的水口则大多开在了完成后看不见或者不显眼的地方,处理时还是非常轻松的,这点还是很良心的。A板X2:多色成型板件,因为是对称结构,所以给了很多相同板件,这里建议多出的零件不要丢,尤其是这板的天线,毕竟天线还是属于易损品,多出来就剪下来当备品吧。

  B板:灰色板件,主要是组成骨架部分,这次的材质终于是硬了一回,强度有保证,不容易产生形变。

  C板X2:相比外甲,灰色件的隐藏水口会少一些,不过基本都看不见,倒也没关系了。

  D板X2:这次的MG也是有完整骨架的,不过一如既往的没看头,板件上就能看出还是光溜溜的。

  E板X2:和原设不同,卡版的外甲选用的是非常纯的白色,而并非“鸭蛋绿”。

  F1板:红色板件,稍淡一些的红色,看着很舒服,水纹也相对少一些。

  F2板:F1的阉割板。

  G1板:这么小一块板件这么多流道开关,当然是有阴谋的啦,后面说(手动滑稽)。

  G2板:本次的卖点之一,非常小块的一板银色板件,用以提升模型的整体细节表现,零件并非电镀而是采用了喷涂处理,按万代自己的话来说,选色上是选择了稍微暗淡一些的银色,看着发色表现不错,漆面平整。

  H板:蓝色成型色相比红色则显得鲜艳一些,水纹控制还可以,没有太扎眼的地方。

  I板X2:深色板件的水纹就明显的多了,嘛,毕竟成型色,纠结太多也不好。

  BS板:被人戏称为光束筷子的PG级光束军刀特效件,ZZ的剑就是该这么大才得劲。

  PC件:这次总算是有PC件了,近年来的MG经常采用无PC件设计,时间久了之后多少会有点松,加入PC件后会更耐久一些。

  贴纸:模型本身附送一张铝箔贴纸和一张水贴,和万代的模型质量成反比,万代的水贴留边大,容易碎,不耐操,一定要贴的话还是建议喷层保护漆,否则摆弄一下掉满地水贴渣就不太好了。

  顺带一提,现在万代在做活动,活动时间内购入特定套件的话会赠送一张金属色水贴,这款ZZ也是活动套件之一,所以会附属一张金属水贴,晚些买可能就没有了哦。

  最后盒子内附属了一张宣传纸,强化型ZZ毫无征兆的就准备网限发售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顺带一提,FAZZ是得在强化型ZZ的基础上才能安装的,接下来的各位都懂了吧。

  组装部分

  作为一个MG,零件数量还是很多的,虽然有隐藏水口减少了一些工作量,但要一天做完还是会有点吃力,慢慢来吧。组装过程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能够比较明显的感觉出来设计时下了功夫,关节紧实,卡扣很多,完全超乎预料的紧实度,整体感觉相当让人惊喜,啪啪啪的爆肝拼完感觉还是很爽的。核心战机分件:

  套件附属了两架核心战机,是不是感觉很良心啊,Naive,以动画的表现来说,虽然两架也可以,但要完整再现的话,最好是需要三架核心战机,于是,该干什么,你们懂了吧。

  头部分件:

  帅气到不像ZZ的头部,和原设不同,完全的帅哥脸,要不是这标志性的头炮,可能就错认成F91的脸了,个人是挺喜欢的,接不接受还是仁者见仁了。

  胸部分件:

  胸部这四个小天线的设计让人想起之前的卡牛,这个银色件的装饰效果看着还挺不错的,虽然数量不多,但最为点缀还是很ok的。

  手臂分件:

  标志性的机翼盾牌表面做了不少细节点缀,加上银色件的加持,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跨部分件:

  因为做了不少活动关节在上面,以一个胯部来说,分件非常多。

  腿部分件:

  因为变形机构的原因,整条腿内部还是被塞的非常充实的,不过依旧十分坚挺,完全不疲软。

  背包分件:

  相比本体来说,背包可以说是非常轻了,完全不会影响到独立站立。

  在这里要把各部分安装起来了,首先把核心战机变形成合体形态。

  说是背包但其实是连接在胯部的,两片夹层构造,紧实度还是有保证的。

  把核心战机插进下半身,然后把上半身也套上来,然后把驾驶舱盖和后背装甲的卡扣插上,这样就非常稳了,死命晃都不会掉的,放心。

  背包部分把连接件拉出来,之后插进后背就完成固定了,同样,稳的一逼。

  附属配件:光束双管步枪、一对变形时用的替换手,握持替换手指X2、右手持枪手指、支架连接件X2、驾驶员小人、光束特效件X2,虽然说不算多,但其实基础型的ZZ也就这么多东西了,武装基本都在本体上。

  成品部分

  成品完成后还是感觉非常棒的,经过一番把玩,笔者认为套件质量还是十分不错的,首先从外形来说,卡叔的设计基本来说挑不出太多毛病,相比原设修长美型一些,但也没有失去ZZ独有的强壮感。然后就是这关节紧实度,作为一款可变机体,稳固程度居然比一些构造简单的MG还要高,要说不足的话,就是可动会稍微弱一些,仅仅是够用的程度,从构造上可以看出万代还是尽力了,但毕竟是可变加比较粗胖的体型,再去追求高可动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所以也只能说是美中不足,并不能说是缺点。

  细节:遍布全身的银色零件还是在发挥作用的,素组套件中稍微加入点涂装就能加强整体效果,也算是个小知识吧,肉眼看的话效果确实感觉还是不错的。

  可选武装只有一把双管光束步枪,同时也是变形时需要的重要组成部件。

  高能光束军刀长度够长,霸气十足。

  背包的舱盖可以打开,内藏21连装导弹。

  小人近照如下,该做的细节还是做出来了,以1/100比例来说十分细致了。

  变形部分

  变形的手感和流畅度都很好,变形过程中也不会掉件,顺手后5分钟左右应该就能完成变形,虽说是老时代的变形设计了,但是却好过现在很多一趴变形,结构的设计还是有不少精妙之处的,有点像是在玩变形金刚的感觉,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这才是真正的变形啊”,基本是没什么可挑剔的了。首先最开始变形双管步枪,过程还是很简单的,首先收纳握把和瞄准镜。

  把枪管翻转,然后把炮管移到上方。

  翻个面,把后方的灰色零件折叠收纳,旋转展开蓝色装甲,这样子机头的部分就变形完成了。

  本体变形前先把手换成变形用的小手,左边是正常情况用的手,右边则是变形用的小手。

  手臂部分首先调整关节和机翼形状,就像右边那样。

  打开手腕前后装甲,把喷口翻转出来。

  肩甲旋转往下翻。

  解开驾驶舱盖卡扣,胸甲整个向前拉出一段。

  头部变形要注意,拉动天线时要把头炮给向前拉一段,否则容易损坏零件。

  把胸部装甲整个向上翻,然后回压,之后扣上机头即可,当然,为了方便变形,机头部分可以最后安插。

  脚掌收纳并下压,同时把侧面两片装甲夹紧,变成如图右边状态图。

  解开关节卡扣,把小腿处整个向下拉伸。

  抬起整个腿部,然后向后滑,过程中记得下压脚掌,把碰口顶出来。

  旋转两个腿部,并调整侧裙甲朝向。

  拉出膝盖侧面装甲上的小钩爪,然后对准孔洞将两条腿合在一起。

  把背包和身体部分的连接解开。

  拉出背包的卡扣、机翼,并调整光束军刀位置。

  然后对准插口扣下。

  最后调整调整各处接口,把机头、胯部、尾部喷口处的起落架放下就完成了全部变形。

  G-堡垒形态

  就外观来说,完成度很高,比各种一趴变形更像是一架科幻战机,一体变形还保证了如此高的还原度,对于变形十分复杂的下半身有着多点的卡榫设计,稳固度非常高,没有什么特别松的地方,变形时也不会出现掉件的情况。

  顺带一提,机体下方大概是这样的,驾驶员真是辛苦了……

  安插上连接件后就可以上支架展示了,不过这大块头还是有一定重量的,建议支架螺丝旋紧一些好。

  机头和设定一样设计有驾驶舱,不过驾驶员小人得从核心战机里取,非常麻烦。

  这种状态下机头下方的光束炮可以向左右摆动,背包上的高能光束军刀也有充当小型光束加农的作用,自然是可以调整炮口角度的。

  导弹舱一样是可以开启的。

  另外后方的喷口盖板也可以打开。

  分离机构也还原了出来,在本篇中ZZ多数情况下还是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合体变形的,其实这里应该往上位战机里塞一架核心战机的,但套件只给了两个也只能这样凑合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上位战机,比较巧妙的利用胸部装甲做了一对起落架,不用时就充当装甲的一部分,看不出来的。

  同时上位战机的支架连接件也是独立专用的。

  可动部分

  之前也说过,可动虽然不算很优秀,但够用是够用了,毕竟这种体型还要坚固分离合体加变形,要做出高可动确实有点强人所难,只能说是表现合理,可以理解,不能算作减分项。颈部本身设置了双段关节,但因为干涉,抬起幅度比较小,但下望的幅度会比较大。

  手部可动表现算是不错的,抬起超过了90°,弯曲也有120°左右的表现,不过受肩甲影响,活动时会和背包有些产生一点干涉,多少有点难受吧。

  肩部有一段拉伸关节,拉出后可使肩部前后小范围活动。

  非常巧妙的把弯腰关节设置在了胯部,这样便可以无视合体部分的弯腰了,胸部上方则设置了一段侧向弯曲的关节。

  顺带一提,虽然很小,但是旋转还是可以实现的,有总比没有好吧。

  裙甲单独活动,不会妨碍到腿部可动。

  超粗的大腿平抬接近90°,弯曲则有120°左右,不过稳定性却比想象中的好,单脚站立也可以实现。

  一字马虽然是做不到,不过侧抬范围肯定是够用的,接地性也比预想的要高不少。

  总结:

  1、组合度:★★★★★ 五星好评,作为一架可分离合体变形的机体,却有十分高的安定性,把玩变形过程中很少发生掉件情况,表现是完全可以让人满意的。 2、细节:★★★★☆ 毕竟是卡叔出品,在外观设计上还是挑不出太多毛病的,稍显修长的猛男造型,额外还用上了一点喷涂件做点缀,笔者觉得挺不错的。3、可动:★★★★ 可动是最大的遗憾,虽然说日常摆点POSE是够用了,不过也仅仅是够用了,毕竟要兼顾变形机构,对可动做出一定割舍也是可以理解的。4、性价比:★★★★☆ 6480日元的定价,个人感觉以这个套件素质来说还是蛮值的,当然,刚发售一段时间,某宝上的价格可能会稍微高一些,等价格安定下来后再买也是可以的。 5、个人推荐:★★★★★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今年MG模型中稳定第一,万代年度拼装模型中冲击前三的一款套件,这整整吹了一年的MG,原本是相当不被看好的,不过实际到手后套件素质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好,万代的诚意还是挺足的,就看顾客买不买账了,如果在今年发售的模型中想找一款高质量的模型,本人应该会首推这款。

  感想

  相比发售前的评价,实际到手后套件的素质可以说是相当喜人,造型优秀,稳固程度和变形流畅度都非常高,可以说在拼装过程中是能感受到万代确实有在用心设计了,虽然可动稍有不足算是一个遗憾,但瑕不掩瑜,依旧是一款非常值得入手的套件。

  举报/反馈

上一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资深教师整理第二单元知识点,形成试卷分享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试真题试卷,家长收藏给孩子练习!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