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在家也能做的科学小实验,看三遍科普书不如做一次来的更直接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2-11-26
手机版

  科普书中经常会附有一些“科学小实验”,科普书看得多了,儿子对实验也很向往。于是,在儿子上中班以后,我就留意给他“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这些小实验,没有昂贵的科学器材,全部取自生活,这样做也是想让他知道科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1、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

  儿子最喜欢的科普书就是《神奇校车》。在读完了《神奇校车·水的故事》后,我给儿子布置了第一次实验任务。

  1、接一杯自来水,放冰箱冷冻两小时;2、把冰箱冷冻的水取出,观察水的变化;3、把冰放入锅中煮,观察水的变化;

  

  在大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水的三种形态”的实验,儿子全程兴致勃勃。最后高呼“我把水变没了”,然后他兴致不减地又做了一遍。做完后,都不用我多说,他便把“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记牢了。

  2、化石和考古

  在暑假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时候,儿子巴巴地看着有券的小朋友在挖化石,羡慕不已。回来后,我便给他买了挖化石的玩具。儿子大爱,立刻就动手。

  没想到的是,儿子整整花了一个星期,才把骨头从石膏模型中全部剔出。原因是,儿子第一次使用“锤子、凿子和刷子”等工具,没有掌握个中的使用技巧,靠着蛮力乱敲乱打,颇废了一番力气。

  

  在敲出所有骨骼后,还按照图纸把恐龙拼接了起来,顺便把头骨、脊椎骨、尾骨什么的术语也学会了。

  在完成这项工作后,儿子不禁感叹:“考古学家挖化石真辛苦啊!”

  

  3、密度和浮力

  这个是受百科全书中“死海”的启发。在洗澡时,拿出一堆东西,让孩子猜猜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猜完后,就开始实践。

  然后,从这个引出了“密度”和“浮力”的概念。通过实验,他记住了“密度大的物体容易沉,密度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有浮力”。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容易接受这些看似复杂的概念。

  类似的还有,鸡蛋,放在淡水中会沉下去;而放在浓度较大盐水中则会浮起来。为什么呢?因为盐水浮力比淡水大。

  做完了这个实验,顺便还给儿子科普了下“海水不易结冰”及“冬天撒盐防止路面结冰”的小知识。

  4、根吸水实验

  在完成学校的扎染作业后,留下大半瓶染料,想着扔了可惜,我便又设计了个简单小实验给儿子做。

  买来白花,放在染料水中,观察现象。

  

  对孩子来说,看三遍植物生长的科普书,都不如一次实验来得直观与印象深刻呢。

  

  5、灭火实验

  这个实验就是把一根燃烧的蜡烛熄灭。当然,儿子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用水灭火和用风吹灭。而我用实验告诉了孩子另一种方式。从此他对“空气”有了更深的印象。

  

  6、大气压实验

  这是另一个关于“空气”的实验。由于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容易被忽略。更别提“大气压”了,似乎平时是感觉不到大气有压力的。但是,实验却可以。

  首先,让孩子提出猜想。其次,实验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

  “把覆盖着纸装满水的杯子倒扣,会发生什么事?”

  “水会流出来。”

  做完实验后,引导他思考。

  “你觉得为什么水没有倒出来呢?”

  “不知道。”

  “如果是半杯水,会怎么样?”随后再做一个半杯水的实验。

  “半杯水和一杯水,有什么区别?”

  “半杯水里有空气。”

  “对啦。满水的杯子里没有空气,倒扣的时候由于空气的压力,使水流不出来。”

  

  7、磁力和重力

  儿子经常玩儿的磁力片,有时候两片会带上不同的磁力,于是用磁力片也能玩出不同的实验。

  “同性相斥”的两片,就让它俩上演追逐戏。“异性相吸”的两片就测量什么距离能让它们自动吸到一起。

  

  磁铁对金属也有吸引力。这不,又开始了磁铁“开火车”实验。实验证明,一个磁铁,水平地能拖动三枚一元硬币 ;垂直地,只能拖动两枚。为什么呢?因为地球有重力。

  “什么是重力?”

  “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啊。在太空中,宇航员是飘起来的,就是因为他们离开地球太远了,没有重力就会飘起来,重力会拉住我们站在地球上。”

  

  8、热膨胀

  把套有气球的玻璃瓶,放入热水中后,原来憋着的气球就会被“吹”大。其原理是空气受热膨胀,并且受热的空气比较轻,会往上跑。

  

  由于这个实验会触碰到热水,全程由我操作,儿子只是看着。

  做完后,我问他,“实际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东西啊?”

  “有,热气球。”孩子能回答上来,为娘真是深表欣慰啊。

  9、醋的酸性

  有一天,儿子在读科普书的时候问“为什么胃能消化食物呢”,我顺口回答“因为胃里有胃酸啊”,“为什么胃酸能消化食物呢?”这下可把我问懵了。第二天,我思来想去,决定用醋来给儿子解释“酸的腐蚀性”。

  实验步骤很简单,把一颗生鸡蛋放在白醋里面浸泡。三天后,鸡蛋壳就被醋腐蚀成了“粉末”,轻轻地用手抹一下,蛋壳就纷纷掉了。

  神奇的是,经过醋的浸泡,蛋清与醋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固体。

  

  10、三原色“变色”实验

  孩子画画的颜料也给我拿来做了个“变色”实验。

  实验步骤:

  1、红色的颜料,加入黄色,变成了橙色2、蓝色的颜料,加入黄色,变成了绿色3、蓝色的颜料,加入红色,变成了紫色

  实验结论:红色,黄色,蓝色是颜料的基础色,其他所有的颜色都可以通过这三种颜色调出来。

  

  11、滑轮实验

  朋友送了一套实验器材,儿子大爱升国旗的那款。国庆假期天天在家升降国旗,不亦乐乎。

  

  这个主要就是用到了“滑轮”。滑轮,不改变力的大小,改变力的方向。这个特点在机械中运用得很普及,儿子在搭建乐高的课程中也用得很多。

  我们的收获

  生活中的那些小实验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细细想来,却也涵盖了物理、生物、化学甚至考古知识,不失为孩子科学启蒙的好方法。

  儿子在平时生活中,并不善于观察。有了这许多直观而丰富的实验现象,也慢慢地培养了孩子细心观察并追问为什么的好习惯。

  现在儿子常常喊着“妈妈,我们一起做实验吧”。对实验的兴趣高昂,对科普书也是更垂青了。

  希望以上那些小而有趣的实验能够帮到大家,在那些不便出门的天气中,与孩子在家也能玩得不亦乐乎。

上一篇:期中考试必考:二年级上册语文留言条专项练习
下一篇:南山区双玺第一幼儿园2023年春季学期招生信息(含小小班)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