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选修课,这个可以有|麓山快评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方言选修课,这个可以有袁云才最近,雅礼中学开设方言选修课的视频,在网上争论激烈。无独有偶,湖南师大附小这个学期也在课后服务时间开了“方言趣味课堂”,备受网民关注。从评论留言来看,多数网友表示支持,认为不管考不考试,开这种课程很有必要。也有少数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语言是用来沟通的,学好普通话就行了,没必要学方言浪费时间。若单从语言交流的实用功能来说,反对学习方言土语,似有一定道理。事实上,随着社会变迁,现在各地城市家庭中会说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即使偏远农村,很多方言词语也在逐渐消失,被相应的普通话词语所代替。方言的萎缩现象,从根本上说,就是交流工具的局限性造成的,其在现代社会被淘汰似乎理所当然。可是,方言不只是交流工具,它还是一种生动鲜明的文化地理坐标,是一个地方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笔者认为,在大中小学校开设方言选修课,这个可以有。它是对历史文化的主动传承,是维系文化丰富性、多样性的有力举措。那么,方言的历史文化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方言中流淌着民族文化的基因。跟普通话相比,各地方言普遍历史悠久,可以说是普通话的“上游"。人们常有这样的感触,一些古诗词用普通话去念,并不太押韵,而用方言去读却十分熨贴。比如“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又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等,分别用普通话和湖南方言去念,就能体会到哪个更押韵。可见,方言不只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方言中弥漫着游子浓浓的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口家乡话,恰如故土给人烙上的"胎记",一辈子也无法褪去 。在异国他乡,一句浓浓的乡音,会让人倍感亲切,勾起人内心深处的乡愁。离故乡越远,这种感受就越强烈。方言在拉近距离、强化认同、连接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方言中蕴含着活色生香的韵味。从长沙的“细伢子”到益阳的“漾把戏”,从湘潭的“妹陀”到宜昌的“菇凉”,从上海的“囡囡”到广 东的“瓦哈鲁”……丰富多彩的方言词语,就像地里长出来的土特产,耐人细细品味。不仅如此,普通话只有四声,而长沙等地的方言有五六声甚至更多声调,丰富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方言遇到时下流行的短视频,更是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任由方言消失,只留下一种通用的语言,每个人在任何场合都说着一样的腔调, 那就如同大花园里只剩下一种花,会少了很多色彩与情趣。正因如此,一些有识之士持续呼吁保护方言。前几年,成都、杭州就相继有高校和小学开设了方言选修课。此次长沙两所中小学校作此尝试,值得期待,值得鼓励。当然,保护方言并非为了挤压普通话的推广空间;同样, 推广普通话也并非为了消灭方言。这两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共生共荣、相映成辉。就好比穿衣服,工作服与休闲服各有用途,彼此可以取长补短,但谁也不能完全取代谁。有论者认为,说年轻人“方言危机”是杞人忧天,因为他们一旦回到故乡,很快就能捡起乡音,母语是最难忘的。笔者认为,即使如此,也不是反对方言选修课的理由。选修是冲着个人需要和兴趣爱好而来,属于"这个可以有",而不是"这个必须有"。再则,在课堂上学习方言,比生活中的学习更系统,更全面,更有理论高度,这对有志于语言、民俗、文化研究的学子,尤属难得机会;对于一方百姓坚定地域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促进。举报/反馈

上一篇:自考如何开具考籍证明?
下一篇:武夷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顺利完成第三个十年现场评估工作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