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学者,他的博士毕业论文破解了数学界的四大猜想之一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到底怎样的人才能评上教授?

  有这样一位学者,他的博士毕业论文破解了数学界的四大猜想之一,编写的三本大学数学教材一直沿用至今,带领中国奥数队连续五年获得世界奥数竞赛的第一名。

  

  张筑生

  这样的履历,能评上教授么?

  很遗憾地说,拥有上述荣誉功绩的张筑生先生,他的生命停留在2002年的冬天,始终没有等到属于他的教授聘用证书。

  但或许,他的传奇人生,已经无法用“教授”这一职称来加冕了,就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灵魂一样,他有着超越我们常人的梦想和坚持。

  1940年,张筑生出生在贵州省贵阳市的一户普通家庭,当时的贵阳虽然处在抗日战场的大后方,但是医疗卫生条件依然相当艰苦。

  

  张筑生2岁的时候,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厄运,他患上了脊髓灰质炎,也就是小儿麻痹症。

  病情最重的时候,传染病导致他的脑膜炎发作,医生们觉得这个孩子已经无法抢救。

  可就是在绝望的时候,奇迹也在诞生,张筑生用自己的生命意志战胜了死神,抢救了过来,代价是无法愈合的脑损伤。

  就像那句古语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当张筑生的父母已经接受要将这个“笨小孩”抚养长大的无奈事实之后,却意外发现,孩子虽然因为疾病运动能力不佳,但天资聪慧。

  

  读小学的他成绩优异,还热衷于一些小发明创造,五年级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小发明,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发明的一等奖。

  父母觉得他前途可期,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可是命运的不幸又一次降临,体弱多病的张筑生在13岁的时候,一次意外的手臂骨折却演变成败血症,父母再一次看见自己的孩子被送进了抢救室。

  最终的结果,是张筑生的命算是保住了,代价是骨折的左臂残废。

  这次大病不仅改变了他的身体状态,其精神也遭受重大挫折,张筑生开始变得自闭,不再参加学校的活动,跟家人的沟通次数也越来越少,他把自己埋进了书本里,成为了一个内向的少年。

  

  1959年,19岁的孤僻少年张筑生考入了四川大学数学系,父母忧心忡忡地担心他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但没想到在外读书的生活却让他性格乐观起来。

  张筑生与数学的关系,仿佛金风玉露一相逢,徜徉在数学的海洋里,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但天才往往不是被常人所理解的。刻苦勤奋的张筑生成为了学校里的校园传说,以至于那时的川大里流行着一些关于他的段子。

  比如每天坚持早读英语,好多次撞上了电线杆,又比如传言读大学的期间,他从未走出过川大校园,以至于对成都的名胜古迹皆一概不知。

  

  同学们常常在图书馆里,看见高高瘦瘦的张筑生坐在书桌前一整天,有些人不怀好意地给他起外号,叫他不高兴的书呆子。

  但张筑生优异的学习成绩让轻视他的同学不得不心服口服。

  1964年他从川大数学系毕业,他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在川大教书的14年时间里,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授课能力,都受到了师生的认可,可是职称始终与他无缘,最后连讲师资格都没有拿到。

  其中的原因,是和特殊时期的派系斗争有关,张筑生在外界看来,属于站错队的少数派,川大校领导就以此为理由,拒绝给他任何评职称的机会。

  

  对于数学来说,张筑生是天才,但对于现实生活,张筑生只留下愤懑和无奈。

  有次他对校领导忍无可忍,在学校会议丢下一句赌气的话:“那些评上职称的老师,大部分都只配听我讲课!”

  张筑生想着逃离川大,可是特殊的年月里,只能选择隐忍,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到头,但他在等待一个机会,能真正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1978年,张筑生终于等来了改变人生的机会。通过考试选拔,他离开了川大,成为了北大数学系的研究生。

  

  据说在那一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只有张筑生一个人发现了一道试题的错误,他因此获得了额外的十分附加分。

  在北大燕园读硕博的时间里,他仿佛又回到了川大读书的岁月,可以不顾及他人,沉浸在数学研究的世界里。

  导师和同门师兄弟们都惊叹于他在数学上的天分,北大的老师们说,他的学术造诣不应该在校园里读书,而是应该给学生们上课。

  1982年博士毕业时,他在厚厚的博士论文《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里,用严密的推导和缜密的逻辑,解决了美国数学家提出的“四大猜想”之一。

  

  1982年张筑生博士论文答辩时

  答辩老师们觉得,张筑生毫无疑问应该获得博士学位,如果顺利,他将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理学博士,但谨慎的北大校长还是怕风险,拦了下来。

  尽管遗憾错失了全国第一,但张筑生依然是北大的第一位博士,他的人生里,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

  北大毕业后,张筑生前往美国知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留学,86年归国后,继续留任北大。

  回国以后的张筑生发现,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遍祖国的各个角落,在社会上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在高校里确立了以科研论文为指标的考核导向制度。

  

  一夜之间,似乎所有的老师都放弃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每个人都浮躁地认为,只有做科研写论文,才能在高校里有前途。

  对于这位数学天才来说,做研究写论文,是一条得心应手且飞黄腾达的道路,但此时的张筑生,却作出了人生道路上的另一种选择——教书育人。

  作出这样选择的初衷是偶然,北大数学系被分配到一项任务,为全国的高等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编写“微分动力系统”等数学教材,系里找来找去,都没有老师愿意接受这一任务。

  其实大家不愿意去做的原因只有一个:编写教材,耗时长耗费精力多,又不算科研工作。

  

  张筑生(左一)

  好心的老师还提醒初来乍到的张筑生,提醒他千万别随便答应编写教材的任务,但是第二天,张筑生就欣然接受任务,原因还是热爱数学。

  此后的五年时间里,张筑生除了给学生们上课,其余的时间都放在了编写教材这件事情上,付出的代价是,他没有精力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也就放弃了职称上获得提升的机会。

  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数学分析新讲》《微分拓扑新讲》和《微分动力系统原理》,三本经典的数学教材,直到今天,这三本教材课本仍然有很多高校师生在使用。

  

  只是这样的人生选择,让北大的很多同事感到不解,这五年里,只有张筑生曾经的导师鼓励他:“好好干,争取让年轻人进入科研工作。”

  人生的不幸总是意外来临,编写完成教材后不久,张筑生的身体健康就出现意外,他被确诊为鼻咽癌。

  死亡,成了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名利乃是身外之物,此后的人生里,他跟随自己的内心作出选择。

  1995年,张筑生选择担任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队的主教练,这一选择再次让同事们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大学老师,去教中学生学数学?”

  

  同事的多次劝说依然无效,此时已经罹患癌症的张筑生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他曾说:“我甘当人梯,也要为学生谋划未来。”

  就这样,一边治疗,一边给中学生们做辅导。

  虽然中学奥数的内容对于大学老师来说易如反掌,可能难点是如何用中学生能听懂的方式将数学原理教授给学生,这期间张筑生做了大量的教案,他的教学成果换来的是中国奥数队不可思议的战绩!

  在他带队的五年时间里,中国奥数队均获得团体总分的第一名,这一成绩的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张筑生(中间)

  五年之后,张筑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胜任奥数队教练的高强度工作,身体的病痛开始折磨他的全身,他已经感觉到生命终点的降临。

  同事们回顾他的一生,总为他感到惋惜。北大数学总共有六十余名教授,而他依然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讲师,继续在教学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2002年的冬天,张筑生在结束期末考试的监考后,倒在了病床上。

  癌症病魔最终在2月6日带走了他。

  张筑生去世一年后,《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了《张筑生,了不起的教授》一文,文章激起了千层浪,人们开始争论大学教授的考核标准:评教授为何只参考科研论文成果,教书育人为什么不能成为教师成果?

  

  张筑生

  争论之下,北大领导最终低了头,在校园里开展了纪念和学习张筑生的活动。

  教育部也开始意识到之前大学教育体制的弊端,开始加大力度监督大学老师授课的情况,甚至要求院士也必须讲课。

  只是这一切的到来,对于张筑生而言,太迟了。

  他的一生,不争名,不争利,不争科研成果,把自己大半生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中。

  他一再自嘲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大学老师,却不承想自己的人生却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将大学里关起门来搞科研的老师们重新带回了课堂之上。

  人生过客如惊鸿,我们怀念张筑生,也是在怀念那些曾经放弃自我,诲人不倦的老师们!

  举报/反馈

上一篇:计提后“轻装上阵” 康泰生物中报预增三倍
下一篇:历史与今天|康有为保皇、李宗仁回国、人类登月、李小龙逝世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