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9岁山东巨人离世,姚明、郑海霞悼念,八一历代掌门齐聚
2008年9月16日,位于解放军309医院的一间病房里传来刺耳的“滴——”,随之,病床旁检测生命的仪器出现了笔直的线条。
刹那间,病床前的男子频频落泪,口中还不停地喊着“爸”,对此,周围的人无不感到动容。
不一会儿,医生宣告了这位病人的死亡,电视机里也不停报道着逝世者因心脏病发作猝死的消息。
与此同时,看到报道的人都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有很多人直接落下热泪。那么,这位病人是谁呢?他的离世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了?
这位病人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他的名字叫穆铁柱,而他去世时年仅59岁。
只要见过穆铁柱的人,都会在他身上停留几秒钟的时间,并且会对他产生最直观的印象——高。
穆铁柱非常的高,他有228cm,平时大家很难见到他,而从穆铁柱退休后,身边的人才知道,原来自己城市里生活着如此高大的人。
周围不熟的邻居对于穆铁柱的印象都是和蔼可亲、很爱打球,因为人们在楼下的球场上,总会见到穆铁柱一家在其中挥汗如雨。
了解穆铁柱的人知道,这是由于他对自己事业非常热爱。
其实,穆铁柱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如果不是因为身体原因,他会在篮球场上奋战到最后一刻。
不过,就算因为伤痛退役,穆铁柱也从来没有放弃篮球,他会经常在篮球场上指挥后辈,对球员们耐心地指导。
此外,球员们还能经常看着这个高大威猛的男人,讲着一些笑话故事给他们放松心情,帮助他们加油打气。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穆铁柱心脏有很严重的疾病,他是在球员面前掩饰自己的难受,同时也是用他的热爱去缓解身体的不适。
穆铁柱会和球员们一起奔跑锻炼,也受到球员们的一致尊敬,但当教练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教练还有着重要的责任,每一次比赛的输赢都牵系着教练的心。就这样,穆铁柱的心脏彻底出现问题,他不能再出现在他热爱的球场上。
虽然穆铁柱1987年就正式退役,但真正赋闲在家的日子,才让他感觉到退休的无奈。
为了能够知道他热爱事业的现状,穆铁柱家里的报纸和电视,都是有关于中国篮球的消息,而为了让自己陪伴中国篮球和家人多一点时间,穆铁柱非常配合医生治疗。
可是,因为常年从事竞技职业,他的身上处处都伤痕累累,除了心脏病之外,他的腰椎也严重突出,腿部静脉栓塞。
“以后不能抽烟喝酒了。”医生给他下通牒。
对于运动员来说,看着自己的身体变得生锈,要比任何情况都难受,于是穆铁柱极为配合,再也没碰过半滴酒,半支烟。
只要有时间,他就会通过锻炼来提高自己的身体情况,像年轻时候一样,穆铁柱每天都会慢跑1万米。
“你现在身体不好了,就不要高强度运动了。”家人有时也会劝他,但他即刻就会反驳。
“什么高强度?一万米我都跑了20多年,身体肌肉早就习惯了,这对于我来说是小意思。”
看着穆铁柱的坚定,家人也就不再劝说,而除了慢跑之外,穆铁柱还会约着好友爬山,钓鱼,偶尔还会去客串演艺圈,过过明星瘾。
当所有人都以为穆铁柱的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时,死神还是没有放过他。
2008年9月14日是穆铁柱人生的最后一天。
像往常一样,闹铃还没响,穆铁柱的身体就和上了发条一样清醒、洗漱、穿衣锻炼。
想要出门慢跑的他却觉得身体格外疲惫,他在床边坐了好一会儿,仍然没有缓过劲儿,于是他踱步到自己家中的健身器材,开始骑行“自行车”器材。
这个时候,穆铁柱的儿子看到了动作逐渐缓慢地父亲。
“爸?”话音刚落,穆铁柱高大的身体就像冰块融化一样瘫软着向后仰去,直接倒在了健身器材上面。
眼疾手快的儿子一个箭步,急忙抱住父亲的身体,并带着哭腔叫着:“妈!打120!”
一切都是那么突然,120的轰鸣声,医院的嘈杂声,最终仪器的刺耳声,再伴随着医护人员的宣告,穆铁柱人生之旅结束。
这前后不到几个小时。
随后又过了不到几个小时,穆铁柱离世的消息便传开,央视新闻也进行了报道,不少人为之默哀,而这一年,北京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着奥运会。
这是穆铁柱生命中最热爱的事,他亲眼见证了完整的过程,也算是得以圆满。
穆铁柱去世后,不少人都谈论起他的过往。
他的一生都非常传奇:
他从小就长得高大。
他保持着中国篮球史上最高的八十分成绩,至今无人打破。
最让人传奇的是他小的时候并不喜欢篮球,并且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他打篮球。
那究竟是怎样的机缘巧合才让他走上篮球比赛的道路呢?
新中国刚成立的那一年,也是穆铁柱出生的年份,由于正值兵荒马乱,百姓的生活普遍过得不好。
穆铁柱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没过几年就遇到了大荒,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家里一共五口人,因为吃不起饭,只能四处流浪。穆铁柱家原本住在山东菏泽,但因流浪,一路走到了山西。
当时国家出台一条政策,只要去新疆生产建设参与劳动,就能免费吃饭,免费住宿,这对于穆铁柱一家就是巨大的诱惑。
于是,他们一家搬到了新疆塔城额敏县,在这里,穆铁柱终于可以大快朵颐。
因为他从小就长得高,因此也吃得多,年仅16岁,他就已经长到两米,普通的房门,穆铁柱都要弯腰通行。
“再来一碗!”穆铁柱在新疆吃饭一顿足足要吃一斤多的饭菜,而一年就要吃掉半吨面粉。
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养活穆铁柱非常不容易。
除了在粮食方面是问题之外,穿着也是问题,因为很难找到穆铁柱适合的衣服和鞋子,所以穆铁柱在外的形象总是被身上的小布条束缚。
穆铁柱在新疆的日子里,对未来并没有什么规划,他只知道因为身高原因,他不能种地,不能帮家人分忧,还要吃家人的饭菜,重点是很多人都会耻笑他的身高。
因为身材庞大,他的动作就有些迟缓,“傻大个”三个字是他最常听见的。
他也因为身高而感到自卑,他也讨厌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家人一样正常,直到他遇到了篮球。
1968年,穆铁柱回家乡省亲,碰巧遇到了山东省体委在当地选拔人才,人群中谁都遮挡不住穆铁柱,他也被体委主任一眼看到。
彼时,我国成立不久,在各种比赛上都比较吃力,篮球方面更是被外国人压制。
由于我国乃至亚洲身高普遍偏低,在篮球场上就不占优势,而穆铁柱的出现直接让教练燃起了希望。
当即,他询问穆铁柱的意见,并真诚地希望他能够去打篮球。
“我长这么高,能打篮球吗?”
“你长这么高就适合打篮球!并且你一定是打篮球的好苗子。”
这是穆铁柱第一次听到有人夸赞他的身高,并且担当运动员还能挣钱,再也不用因农具不合适而无所事事了,于是他欣然同意。
由于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篮球训练,所以在运动起来也很吃力,正因为如此,他也不能代表省队出赛。
穆铁柱起初的训练也只是正常地跑跑跳跳,半年时间过去,他都没有摸过篮球,他也觉得篮球索然无味,要不是想赚钱,他早就撂摊子走人了。
直到湖北省黄石市体委主任余邦基出现,他接受了这个毫无运动天赋的人,并且愿意耐心地培养他。
尽管穆铁柱在篮球场上跑得格外笨拙,走路还会大喘气,但余邦基永远都在鼓励他。
“加油!坚持一下!棒!”
听着余邦基的鼓励,穆铁柱就真的觉得自己可以。
当他摸到篮球,并且把篮球投进的那一刹那,穆铁柱知道,他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热爱。
在余邦基教练训练了一年半之后,穆铁柱已经可以在篮球场上得心应手,虽然他的身高让他依旧跑不快,但篮球更多的是掌握技巧,而不是竞速。
穆铁柱作为主力中锋入驻解放军81篮球队,虽然篮球讲究的是团队协作,但身为穆铁柱的队员,大家对他也是半信半疑,因为大家都知道,穆铁柱实在不是个有天赋的球员。
直到比赛后,大家对穆铁柱刮目相看,甚至于到后来离不开他。
正如余邦基所料,穆铁柱最大的优势就是身高,只要他上场,大家都拿他束手无策,他就像一座可以移动的大山,很少有人能够翻山越岭去投篮。
相反,穆铁柱只需要踮踮脚尖,就可以把篮球放在框中。
“多亏了铁柱。”队员们事后盘赛事时,总会这样说,而穆铁柱也只是害羞地笑笑,对于他来说,被认可比拿奖杯更重要。
“马上就要和美国比赛了,千万别输。”
“咱现在有法宝铁柱,美国人高,铁柱更高,怎么会输?”
队友们谈论着即将到来的赛事,虽然大家嘻嘻哈哈,但每个人内心还是无比紧张,因为对方是美国的明星球队,大家希望能够获胜,能够让国外认识到中国篮球的厉害之处。
这一场比赛大家都卯足了劲,穆铁柱也不例外,他知道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只能不断地努力练习,尽量不拖队员们的后腿。
这场巅峰对决很快来临。
在1979年,由于电视还没有普及,想要看球赛,就需要到现场。
这场比赛的篮球馆中堵得水泄不通,人们都拭目以待,究竟我们国家的黑马们能不能战胜过美国。
美国人大多都很高很壮,并且他们一直发展着体育运动,比我们多了很多经验和技巧,这一场比赛赢得几率非常小,但穆铁柱创造出了一个奇迹。
在比赛过程中,最初美国球员用晃荡的姿态表示对我国的不屑,但发觉赛场上有一座行走的大山让他们一直难以进球,并且比分也没有什么优势,他们开始重视起来。
在球场上,他们展示着技巧,靠着健硕的双腿奔驰,队员之间互换着手势,篮球在空中不断地被传递。
可无论怎样做,他们都无法避免我国中锋队员穆铁柱的压制,他非常轻松的就可以夺过美国队员手中的篮球,还能用身体阻挡他们进攻。
他们的技巧在赛场上一无是处,反倒是穆铁柱,只要手中有球,基本都可以无遮挡地投进。
因为我国球员彼此信任,在一次次的配合中,直接拿上了胜利的桂冠。
穆铁柱一度成为各个国家严重的对象,他也因为这场比赛,直接走向了国际,很多媒体都对他进行了报道,而我们国家的篮球队同样让人不容小觑。
我国国民更是称赞穆铁柱,可以仅凭一己之力,就对抗对方半个球队,可谓是鹤立鸡群、独当一面。
穆铁柱被大家称为中国篮球界的“王牌中锋”,因为他会传球,会合作,还能阻碍对方的得分,大家都离不开他,而他也愿意为中国篮球奉献一生。
穆铁柱靠着自己的出色表现,拥有了众多粉丝,只要每次外出,穆铁柱都会许多见到索要签名的粉丝,这让穆铁柱非常感动。
曾经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他也曾经表示,是篮球带给了他信仰,他也不希望让粉丝们失望,所以他一定会继续努力,继续为中国篮球做出贡献。
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运动员由于超强度训练,身体上总会有一些损伤,因此他们通常都会在30岁左右退役。
穆铁柱由于身高过高,他的身体更容易出现损伤,在一次次训练过后,他的膝盖磨损严重,心脏和骨骼都出现问题。
虽然教练也很心疼他,但是中国篮球没有培养出新的中锋队员,在征询穆铁柱的意见后,穆铁柱一直没有退役,直接为中国男篮奉献到了38岁。
“只要赛场需要我,我就永远愿意为之奋斗。”穆铁柱就有这样坚韧的精神,他的身体在叫嚣,但他的意志在坚持。
所以,他的粉丝不仅粉的是他在篮球场上的出色表现,还粉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如果不是粉丝主动表白,主动追求,也许穆铁柱的一生真的要全部奉献给篮球事业。
在他三十岁,依旧整日泡在训练场中,直到某一天,大家挤眉弄眼地叫住正在训练的穆铁柱,并把一封信塞在他的手中。穆铁柱不明所以,而大家只有阵阵揶揄。
当穆铁柱打开信后才知道,这是一位女粉丝写给他的告白信。
这位女粉丝在电视中看到了他的出色表现,就对他有了崇拜之情,她表示很喜欢他,而落款人名叫王专红。
穆铁柱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看完信后直接修红了脸,这边穆铁柱红了年,而那边球队领导得知这是一封情书后,就安排了两人见面。
王专红是工厂工人,有172cm,在当时女生长到这个身高,已经实属不易,但第一次见到穆铁柱之后,王专红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小鸟依人型。
两人一见钟情,并终成眷属。
后来两人孕育出了爱的结晶,一儿一女好事成双。
“穆桐和穆榕吃饭啦。”
“穆桐和穆榕看比赛啦。”
这是经常会发生在穆铁柱家中的情景,儿子和女儿都十分热爱运动,也很喜欢篮球,一家人总是会围在电视机前看比赛,只是他们并没有选择成为专业球员,而是成为白领。
女儿穆榕也有一米七二,儿子穆桐高达一米八,一家人走到哪里,哪里都会成为焦点。可惜,穆铁柱并没有陪子女太久的时间,就画下了人生的终止符。
在穆铁柱去世后,家人们为他举行了葬礼,葬礼上有很多体坛的风云人物,还有他曾经的教练和队员,大家都感到惋惜和悲痛。
最终,人们用八一军旗盖住了他的遗体,也盖上了他卫冕的一生。
王治郅、郑海霞、姚明都为这位前辈送葬,他们的到来似乎让穆铁柱知道,他热爱的事业在未来一定会蒸蒸日上,他也能把责任交给新一代年轻人身上,正如他倾囊相授的那般。
虽然穆铁柱去世了,但他在赛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不会熄灭。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为退役和伤残运动员筹集资金,帮助他们走出突如而来的孤单感。
在未来,这些努力都不会消逝,而他帮助过的所有人都会永远记得他,而中华儿女们也会永远记得,有一个228厘米的巨人,曾为中国篮球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深化能力作风建设 | 市教体局:强作风 重落实 打好管理“组合拳”筑牢安全“防火
下一篇:89岁的老艺术家王晓棠,她的坎坷故事令我潸然泪下!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
- 新发现:成都不孕不育医院排名“排名名单”成都孕前检查去哪个医院
- 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
- 听川财老校长讲校史诉校情:狠抓教学质量助推学校发展
- 深耕诉源治理,共奏新时代调解工作新乐章
- 网友反映有中学面试掐尖招生,吕梁回应
- 系列红色教育 塑亮培训底色
- 2020年4月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
- “四课”协同 全面推进中小学反邪教教育
- 《以创意之名遇见可持续未来》展览在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展出
- 赞!建德三所学校上榜
- 公开排名!贵阳市心理咨询机构”排名前十”
- 托福独立写作评分
- 北京国际摄影周 | 影像·北京论坛活动招募
- 量子之歌旗下讲真学堂打造短视频训练营 助力大众用专业知识抓住市场机遇
- 产教融合共发展(人民眼·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浦东大力推进“宝宝屋”建设,给予幼儿最温柔的呵护
- 加拿大艺术类留学费用大概多少
- 注册会计师月薪一般是多少?揭秘来了!
- 四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色足
- 贵州毕节一在建铁路隧道发生爆炸致5死1伤
- 重走西北角 | 兰州新区:“引才机制”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 游泳世界杯雅典站|张雨霏夺得含金量极高一冠 覃海洋连夺蛙泳15金无敌
- 济南历下区燕山小学六(10)中队参加法治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 报名自考专科后怎么进行学习?
- 各乡镇以不同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