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初中的破坏力太强,老师提醒父母要择校,家长绷不住了:用你说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3-07-03
手机版

  高考是众多选拔性考试里,最为重要的一步,相信这句话很少有人质疑。每年高考往往也是最受国家关注的,哪个考场都不敢怠慢。

  但对于经历过的人,或许才深有体会:其实中考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而很多家长恰恰忽视了这个问题。初中去什么样的学校,太重要了。

  #百家话高考#

  结束了这个学期,很多同学又会成为“小升初”的一员。虽是义务教育阶段,但对于重视培养的家庭,却是不能忽视的。

  

  现在各个城市在初中分配学校方面,规则存在不少差异。有些随机摇号,有些按区域分,有些是从几所学校里自主申请。

  网上有位知名的老师叫海北,在中小学培养方面谈的话题比较多,也受到不少家长的认可。他关于小升初的看法,却引起不少争论。

  老师特意提醒家长们:初中一定要选好点的学校,因为烂初中的破坏力太强了。首先,小学阶段同学们年龄小,对老师还存在些许忌惮;霸凌的程度不至于太厉害。

  

  其次,高中阶段是经历过中考筛选的,大多数学生会以学习为主要目标。而初中是义务教育,到岁数就能上,没有任何成绩或品质的考察。

  太次的初中,往往汇聚了不少“小混混、不良少女”。他们自己不学习罢了,还经常以欺负别人和打架为荣。家长指望学校把他们管理成老实的学生更不现实。

  如果自己家孩子性格太老实,或者自控力差,很容易被这类同学“拉下水”。中考都考不好的话,以后读大学、找好工作,就更别提了。

  

  海北老师的观点笔者很认同。在我上学的时期,就见识过口碑差的初中是什么状态。好在学校后期换了校长,有非常严苛的手段,并且那时允许分出“尖子班”;这才保住好学生。

  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地区为保证“公平”,并不允许分班。爱学习、一心要中考的初中生,跟那些成天想着捣蛋的学生,必须坐在一起。

  

  如果这时还不给学生择一所“差不多”的初中,以后隐患很大。但老师的说法,却遭到一些家长的斥责:“这还用你说?能去好学校谁不想去,关键怎么去啊”。

  有人还直言,正是这样的老师在“制造教育焦虑”,让大家都往好学校内卷。当然,这样的声音也有不少网友回怼。

  

  世界上本来就存在资源的差异,家长在有限的能力内,尽力去了解规则、利用规则,才是明智的。一味抱怨“不公”,自己却什么都不做,还问老师怎么去,并不合适。

  努力赚钱在学区好的地方落户、了解择校流程去各个地方奔走,有很多方法要靠家长自身的努力给后代争取更稳定的前途。

  

  最后实在啥也不能给后代提供的底层家长,至少还可以选择以身作则,认真教育学生面对学习。哪怕别处节省些,别在学业上吝啬。

  老师只是提醒家长,太次的初中很可能耽误学生后续的人生道路。至于其他方法、需要家长付出什么,这是家长自己要着手的问题。不能因为戳到了自尊心,深知自己没能力,就说老师有错吧。

  

  当代培养模式跟以前已经呈现很大不同,对于底层家庭而言,教育投入确实要理性。并不是“砸钱”就一定能培养“出人头地”的后代。

  但是这跟父母帮助学生择校,并不矛盾。我们普通家庭的同学,没必要掏空家底读贵族学校;有些你也根本读不起。

  可初中阶段实在很重要,如果学生直接分到的学校,在当地确实是非常“烂”的类型;那么家长真的有必要认真考虑如何择校。

  

  不求换到市内最好的初中,但起码要保证大多数同学是“正常的”;而不是“小混混”频出、老师又没能力管的地方。

  好学校里未必全是人才,并不是家长拿了择校钱,就等于学生以后能换来“回报”。但烂学校里的隐患只会更多,却经常被家长们忽视。

  有些父母觉得,只要教育好自己家孩子不去惹事就行;可你不惹别人,人家却会来惹你。简直把中学生想得太简单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力和影响,千万不要忽略。

  举报/反馈

上一篇:潜伏我国37年的日本间谍,窃取百条机密情报,直至2016年才被发现
下一篇:报志愿有用!什么样的人适合报计算机专业?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