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如何释放初三男孩的学习压力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3-07-03
手机版

  1、背景情况

  13岁初一男孩,来自广东惠州,入学扶禾心理教育6个月。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压力大

  刚上初一,最好的一次成绩排名97/1430,对于成绩和排名特别看重,只要自己成绩考得不好,就总怪家长把她生下来,拼命的熬夜恶补,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成绩才提不上去。

  

  (2)具有轻微强迫症

  在学校里,必须要求周围的同学保持安静,保持桌面每天的布局要一样;在家里要求妈妈每天定时开饭,跟妈妈说不要让这些事情打乱他的学习节奏,影响他的安排。

  (3)冲动易怒

  容易与家人发生口角摩擦,自己熬夜学习也不让家长睡觉,必须让家长陪自己一起熬夜;长期将怨气发泄到妈妈身上,表现为像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对事情的后果没有一个很好的预设。

  (4)性格孤僻

  在学校生活中总是形单影只,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打水,老师说话不爱理、回避不回答,体育课也难以融入其他学生中,也不喜和其他学生交流,给人一种”腼腆“的印象。

  

  3、原因分析

  孩子本质上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将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扩散到生活的每一方面,导致自己在家庭关系、学校关系中难以自洽。

  

  4、调整方法

  借以认知行为疗法(CBT)对自我、家庭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应对。

  加入抗挫折训练,培养孩子正确的得失观,锻炼抗压能力,避免给自己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通过心理动力疗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加入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5、调整过程:3+x的调整模式

  心理辅导:一对一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团体心理辅导

  多样化个性X:兴趣爱好培养,避免让孩子一股脑扎到学习中

  行为训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情绪控制训练

  学习能力提升:从更多的角度探索学习方法,更高效地学习

  6、初步效果

  学习方面:从最初的会比老师到后来愿意和老师交流,讨论自己的学习痛点和漏洞,开始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懂得向老师求助。

  生活方面:第一次在学校吃饭的时候由于不愿意自己洗碗,就没洗,导致第二天吃饭的时候自己没有餐具,学生一怒之下把其他同学的餐具也摔了。经过调整,目前在学校已经可以做到自己洗衣服,自己刷碗,基本的卫生问题能够自我解决。

  心理方面:经过心理老师的咨询、辅导,学生现在相较最初,更加的放松,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缓解,开始向心理老师倾诉自己的困难。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与时间赛跑的“萤火虫”:为乡村孩子点亮梦想
下一篇:中小学上课时间将有所调整,预计7月15日正式实施,老师发愁了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