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3-04-20
手机版

  原标题:《园丁与木匠》

  《园丁与木匠》,这本书是朱永新老师非常推荐的一本书,全书看完以后,确实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且需要再次看一遍。感到缺憾的是我看这本书看得太晚了,如果能够看到的再早一些,可能在对儿子的教育方面,还会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作者是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专家,首位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推翻了经典的“白板说”,还是心理理论创始人之一。

  

  《园丁与木匠》中,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带你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学习规律,用大量经典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向你描述了孩子在看的时候,在听的时候,在玩的时候,在做的时候,都是怎么学习的,以及在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性。

  

  题目就表明了两种育儿方式,你选择的是园丁式的还是木匠式的,木匠式父母往往出于恐惧和焦虑,他们害怕孩子一旦输在起跑线上,就会一辈子落后。于是,他们竭尽所尽,把孩子打造成他们希望的那样,把一块木头打造成一个事先设定好的样子。而园丁式的育儿方式则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于是,园子里就会开出各种各样的花来,也许不如人愿,但那就是这朵花本来的样子。园丁式的父母致力于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有爱、安全的环境,在孩子发展得明显有问题时,他们也会剪裁,但基本上是支持孩子随着本性去发展的。

  

  作者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所以在论述教育孩子的方法的时候,采用了很多进化论、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让我们认识到,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孩子的教育要遵循人的进化属性,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目前的很多方法都是不科学、不正确的,甚至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们目前不管怎么教育孩子,都要符合人作为一种生物的发展规律。

  

  书中讲到了孩子的很多学习方法,包括边看边学、边听边学、边玩边学、边练边学,特别是其中对于孩子们“玩”的理论的讲述,简直是对我们开展的自然游戏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基础。这一节的内容包括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聪明的动物对一切都感兴趣、玩玩具就是在做科学实验、假装是人类独有的玩耍方式、反事实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之源、爱假装的孩子善于弄清别人怎么想、玩耍教会我们如何应对意外、“玩”就很好玩,不需要理由,通过玩,让孩子保持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创造力。所以目前的教学似乎阻碍了孩子去发现玩具所能提供的一切其他可能性。

  

  所以我们在玩自然游戏的时候,如果没有给孩子一个模板,那么孩子们往往会突破我们的预期,带给我们一种更新的体验,这也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了,孩子们在自然里怎么玩,这件事情跟本不需要教,因为他们自己就会玩,很多时候,是孩子在教大人。可是现在,孩子们似乎变得不会玩了。

  

  创造力、好奇心、探索精神、坚毅、勇气、社交能力,这些是我们需要带给孩子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越来越让孩子失去这些品质。

  责任编辑:

上一篇:肥西再出3宗优质居住地块,低容积、紧邻公园!
下一篇:培训机构管理软件帮助校长打破地域难题完成多校区管理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