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堂|靖边县国学经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第169期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1-05-23
手机版


————经典之美,精神之渊———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2021年4月17日(星期六) 下午6:30

靖边县国学经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第169期

研究会常驻优秀讲师闫红利老师带领诸学友

与《诗经》为伴,超越与细碎的凡常

寻得独属于自己的美好与欢愉!


壹.沔水 原文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 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注 释沔(miǎn):流水满溢貌。朝宗:归往。本意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后来借指百川归海。鴥(yù):鸟疾飞貌。隼(sǔn):一类猛禽,中国常见的有游隼等。载:句首语助词。嗟:嗟叹。“嗟”字贯下两句,意即嗟叹我的兄弟即国人、诸友。邦人:国人。念:“尼”之假借,止。汤(shāng)汤:义同“荡荡”,水大流急貌。不迹:不循法度。弭(mǐ):止,消除。率:沿。中陵:陵中。陵,丘陵。讹(é)言:谣言。惩:止。敬:同“警”,警戒。谗言其兴:谗言如此兴盛。其:如此。鉴 赏全诗共分三章,第一章写诗人对当权者不制止祸乱深为叹息,指出祸乱发生,有父母的人会更加忧伤。第二章写诗人看到那些不法之徒为非作歹,便坐立不安,忧伤不止。第三章写无人止谗息乱,诗人心中愤慨不平,劝告友人应自警自持,防止为谗言所伤。一方面由于环境险恶,另一方面这是一首抒情诗,所以诗中对祸乱没有加以具体叙述,而只是反映了一种不安和忧虑的心情。忽而写丧乱不止忧及父母,忽而写忧丧畏谗,忽而劝朋友警戒。透过诗句使读者看到了诗人的形象。他生当乱世,却不随波逐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关心国事,对丧乱忧心忡忡。动荡的社会让他不得安宁,与“不肯念乱”的当权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他爱憎分明,既担心丧乱殃及父母,也担心兄弟朋友遭谗受害,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  另外,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这首诗中也用得很有特点。每章开头四句(末章似脱两句)连用两组比兴句,这在《诗经》中很少见。首章以流水朝宗于海,飞鸟有所止息暗喻诗人的处境不如水和鸟。次章以流水浩荡、鸟飞不止写诗人忧心忡忡而坐立不安。末章以飞鸟沿丘陵高下飞翔写诗人不如飞鸟自由。诗中比兴的运用虽然大同小异,但决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各自有所侧重。不仅暗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有较明确的引发思路的作用,而且让人感到新鲜贴切,增加了诗的艺术表现力。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贰· 鹤鸣 原 文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 释九皋:皋,沼泽地。九:虚数,言沼泽之多。渊:深水,潭。渚:水中小洲,此处当指水滩。爰(yuán):于是。檀(tán):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萚(tuò):酸枣一类的灌木。一说“萚”乃枯落的枝叶。“它山”二句:利用其它山上的石头可以错琢器物。错:砺石,可以打磨玉器。榖(gǔ):树木名,即楮树,其树皮可作造纸原料。攻玉:谓将玉石琢磨成器。朱熹《诗集传》:“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鉴 赏今人程俊英关于此诗的解释。程先生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园,花园。隐喻国家。”“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读之不免令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读诗,读者便会受到诗的艺术感染,产生无穷兴趣。若刻意求深,强作解人,未免有高深莫测之感。


叁 . 祈父 原 文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注 释祈(qí)父(fǔ):周代执掌封畿兵马的高级官员,即司马。爪(zhǎo)牙:保卫国王的虎士,是对武臣的比喻。

《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谓祈父职掌我王爪牙之事也。现在多用作贬义。恤(xù):忧愁。靡(mǐ)所:没有处所。爪士:即爪牙之士。厎(zhǐ):停止。一说“至也”。亶(dǎn):确实。聪:听觉灵敏。尸:借为“失”。一说“主也”。

陈奂《诗毛氏传疏》:”言我从军以出,有母不得终养,归则惟陈飨以祭是可忧也。“

饔(yōng):熟食。

鉴 赏这是一首士兵们抱怨司马将军的诗歌。全诗三章,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没有温柔含蓄的比或兴,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厉声质问道:“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意思是说:“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第二章与此同调,重复了这种不满情绪,但复沓中武士的愤怒情绪似乎在一步步增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且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方玉润《诗经原始》)。武士说:“可你这司马,却为何不按规定行事,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作战呢?”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马边陲,枕戈待旦。“可你这司马太糊涂了,就像耳朵聋了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我还有失去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三章里,武士简直要出离愤怒了,其质问变为对司马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和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  有注家对最后一句解为哭灵堂,摆祭品,亦通。因为久役在外,不能回家,到最后也不能见母亲一面,当然只能看见母亲的灵前摆满熟食祭品了。这样理解使诗歌更有感染力。  对于温柔敦厚的诗国传统来说,这首诗似乎有过分激烈、直露的嫌疑,但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亦不失为有特色者。肆. 白驹 原 文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 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慎尔优游,勉尔遁思。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注 释皎皎:毛色洁白貌。场:菜园。絷(zhí):用绳子绊住马足。维:拴马的缰绳,此处意为维系,用作动词。永:长。此处用如动词,延长。今朝:今天。伊人:那人,指白驹的主人。于焉:在这里。藿(huò):豆叶。贲(bì)然:文饰,装饰得很好。思:语助词。尔:你,即“伊人”。公、侯:古爵位名,此处皆作动词,为公为侯之意。逸豫:安乐。无期:没有终期。慎:慎重。优游:悠闲自得。勉:“免”之假借字,打消之意。遁:避世。空谷:深谷。空,“穹”之假借。生刍(chú):喂牲畜的青草。其人:亦即“伊人”。如玉:品德美好如玉。金玉:此处皆用作意动词,珍惜之意。遐(xiá)心:疏远之心。鉴 赏全诗四章,分为两个层次。前三章为第一层,写客人未去主人挽留。古代留客的方式多种多样。《汉书·陈遵传》载有“投辖于井”的方式,当客人要走的时候,主人将客人车上的辖投于井中,使车不能行走,借此把客人留住。此诗描写的主人则是想方设法地把客人骑的马拴住,留马是为了留人,希望客人能在他家多逍遥一段时间,以延长欢乐时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主人殷勤好客的热情和真诚。主人不仅苦心挽留客人,而且还劝他谨慎考虑出游,放弃隐遁山林、独善其身、享乐避世的念头。在第三章里诗人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对客人的形象作了刻画。客人的才能可以为公为侯,但生逢乱世,既不能匡辅朝廷又不肯依违,只好隐居山林。末章为第二层,写客人已去而相忆。主人再三挽留客人,得不到允诺,给主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于是就希望客人能再回来,并和他保持音讯联系,不可因隐居就疏远了朋友。惜别和眷眷思念都溢于言表。  由上文所述可知,此诗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刻画人物手法灵活多变,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交相使用,值得玩味。分享此时中华传统习俗之上巳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 ——《后汉书·礼仪志上》上巳的渊源,有一种浪漫特质它在流传中被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所萦绕从春秋开始,从未少过兰草芬芳尤到盛世大唐,自由绮丽的文学使这一古老节日焕发出更加丰饶多姿的面貌「节日传统习俗」祓 禊祓 禊(fú xì):古时人们去河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的仪式《风俗通义·祀典·禊》:“巳者,祉也”意为既除病,又祈求福祉降临这一天是黄帝生日,也是西王母生日人们到水边祭祀,并用香熏的草药沐浴周朝时,“祓除衅浴”之礼已成一种制度有专门的女巫掌管此事每年这一天,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都穿上新缝制的春装,倾城邀约而出或到江河之滨嬉戏沐浴,或至深山幽谷采摘兰草或去郊野陌上宴饮行乐,认为这样可以祓除不祥芍药定情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过后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柳绿花繁《诗经·郑风·溱洧》描写了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情景男女青年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古人用芍药中的“药”(通“约”)字代芍药也是定情的象征三千年前,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记录下了我们最早的爱情故事曲水流觞“觞”是古代的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比木杯重,玩时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所谓“流觞”,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是王羲之与谢安等名士在会稽举行兰亭之会大家饮酒赋诗,论文赏王羲之挥毫作序,乘兴而书成就了书文俱佳、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节日诗词」兰亭集序(节选)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唐·白居易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上巳日曲江有感唐·司马扎万花明曲水,车马动秦川。此日不得意,青春徒少年。晴沙下鸥鹭,幽沚生兰荃。向晚积归念,江湖心渺然。采桑子 宋·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水调歌头·上巳日明·王世贞三月又三日,上巳复清明。问君几许,高兴儿女队中行。数点洗尘芳雨,一脉养花天气,信马出郊坰。年少五陵子,金弹惹流莺。过油璧,低粉面,按银筝。管弦丝竹,何限应自胜兰亭。共酌几杯春醑,也插一枝杨柳,归袖任纵横。听取九门钥,隐隐下西清。「节日寄语」三月三,约上三五好友,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倾心畅谈,大杯痛饮。三月三,与春光,与春风,来一场诗情画意的约会,愿长河悠远,岁月无痕,愿大地不老,阳光普照。愿你在冷暖交织的光阴中,被岁月温柔以待,愿美好随春风款款而来!

靖边县国学经典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每周六下午6.30与你相约!

END亲爱的书友,相约下期!THANKS FOR READING-

来源:靖边县国学经典家庭教育研究会

靖边县国学经典家庭教育研究会(前身“靖边县国学经典读书会”成立于2015年暮春时节),是靖边县妇联旗下的志愿者协会,在靖边县妇联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家风家教的研究与传播,通过汲取国学经典中古圣先贤的智慧与营养,寻求正确、科学的解决家庭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此丰盈现代人的现实生活,指导现代家庭教育,愿大家拥有幸福人生!

上一篇:家庭教育开启新征程研讨会举办
下一篇:沟通从“心”开始 西平四中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