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立排队,私立偏贵?成都养老机构咋选?(附白名单)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扎根在每个人不同人生阶段的美好期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走来,养老焦虑成为了人们难以绕开的难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养老机构是养老事业的重要一环,机构养老也是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但养老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等仍是摆在面前的难题。红星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在成都,主城区热门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周边区域的部分养老机构却是“近半空置”。如此两极分化的现状背后,既有机构布局的问题,也有市民信息缺失的原因。
如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将以构建全龄友好社会为统揽,推动民政领域养老服务规范有序落地落实。如: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进行开放型复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专项行动等。截至2022年8月31日,成都市共有343家通过备案(许可证在有效期)且正常运营的养老机构。根据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还将新增普惠养老床位2000张。
市民反映
公立排队私立贵 养老机构不好选
77岁的吕阿姨最近和80岁的老伴翁叔叔正在四处寻找合适的养老机构。吕阿姨说,自己的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年初老两口都病倒了,痊愈之后他们感觉到还是得去养老院,“不然发生啥紧急情况,就两个老人在家很难自救。”
从2月份到现在,吕阿姨和翁叔叔已经看了不下10家养老院了,“最理想的是能找到价格实惠、离家近的机构”,但似乎没有那么容易。
据吕阿姨透露,她和老伴在朋友推荐下相中了住所附近的一家公立养老机构,该机构有600张床位,但因社会福利性质,大多面向“三无”老人提供免费收养服务,只有较少部分床位留给了有偿代养的社会老人,“排队太久。”
公立一床难求,试试私立。但打听了一圈推荐的各种知名机构,“像我们这种生活能自理的每月至少3000多元一个人,我和老伴的退休金一个月7000多元,支付养老院费用勉强够,但要是再遇到大病怎么办?”不少老人与吕阿姨有同样的困惑。
在走访多家养老机构后,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养老机构“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在成都,一些热门机构“一床难求”,另一些却“近半空置”。“床位已经满了,我们根据报名顺序依次安排入住。”提及是否还有床位时,成都某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如此回答。自该养老服务中心2011年运营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有入住意愿的老年人自开设老年服务之初就开始登记,累计已有4000余人。在记者探访的几家公办养老院,几乎都需要排队等待。
而与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形成巨大差异的,是部分民营养老机构的高空床率。在位于成都主城区以外的某民营医养结合型养老院里,记者看到院里配有数十名专业医护人员,还有两辆救护车,公寓里的心电监护仪、吸痰机等医疗设备一应齐全。在提及养老院的医养条件时,该院院长十分自信,但说到入住率,他则有些无奈:“目前床位空置率在40%左右”,他表示除了距离主城区较远外,医保的限制也影响了该养老院的入住率。
除此之外,部分民营养老院只能提供基本护理服务,不具备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急症等的医疗服务,也影响了老年群体的选择。还有部分民营养老机构虽然具备极强的医疗水平,但价格方面走“高端路线”,相对高昂的月花销让普通市民难以承受,自然也无法成为这类高端机构的目标客群。
记者调查
机构两极分化 主城区床位不足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因人口加速老龄化而导致的急剧转变,养老需求增长明显。成都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已超过376万,十四五”时期,成都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老龄化率呈逐年上升态势。而成都主城区的养老床位存在明显不足。据业内人士介绍,成都中小型养老机构数量较多,特别是主城区的养老机构以小型为主,比例占总数的70%以上。在主城区外围区域,大型、特大型养老机构的占比相对有所增加,但依旧以中小型为主。
成都养老产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成都市的养老机构床位总体来说是紧张的,特别是主城区,几乎所有收费较低、服务标准化的公立机构,以及部分有良好口碑的热门民办机构,都达到了100%的入住率,主城区床位不足的现象较为明显。而一些位置偏远、服务和设施受限,或者新开的机构,则会出现近半空置率的情况,两极分化明显。
而红星新闻记者也注意到,政策在不断关注和完善养老难题。2022年,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文件从构建普惠优质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8条措施。此外,根据《成都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成都市将新增普惠养老床位1万张,养老床位结构进一步优化,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服务能力大幅增强;95%以上的养老机构达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国家标准,服务质量综合满意率达到85%以上。
同时,房地产企业、养老服务机构、保险机构与其他投资机构也在积极布局养老产业。例如家门口的老年公寓、全方位居养服务的长者社区、为有慢病和频繁就医需求人群提供的护理院,以及建立自有医院主打“医养结合”的大型养老社区,越来越多机构入局开办养老机构,逐渐为成都养老市场提供了越来越多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特色化养老产品。
随着政府和各行业不断加码“银发”经济,成都养老难题正在逐渐化解,有养老需求的市民正在迎来更多的养老生活“选项”。
成都市343家养老机构名单
(截至2022年8月31日)
(数据来源:成都民政)
红星新闻记者 田园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
- 新发现:成都不孕不育医院排名“排名名单”成都孕前检查去哪个医院
- 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
- 听川财老校长讲校史诉校情:狠抓教学质量助推学校发展
- 深耕诉源治理,共奏新时代调解工作新乐章
- 网友反映有中学面试掐尖招生,吕梁回应
- 系列红色教育 塑亮培训底色
- 2020年4月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
- “四课”协同 全面推进中小学反邪教教育
- 《以创意之名遇见可持续未来》展览在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展出
- 赞!建德三所学校上榜
- 公开排名!贵阳市心理咨询机构”排名前十”
- 托福独立写作评分
- 北京国际摄影周 | 影像·北京论坛活动招募
- 量子之歌旗下讲真学堂打造短视频训练营 助力大众用专业知识抓住市场机遇
- 产教融合共发展(人民眼·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浦东大力推进“宝宝屋”建设,给予幼儿最温柔的呵护
- 加拿大艺术类留学费用大概多少
- 注册会计师月薪一般是多少?揭秘来了!
- 四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色足
- 贵州毕节一在建铁路隧道发生爆炸致5死1伤
- 重走西北角 | 兰州新区:“引才机制”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 游泳世界杯雅典站|张雨霏夺得含金量极高一冠 覃海洋连夺蛙泳15金无敌
- 济南历下区燕山小学六(10)中队参加法治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 报名自考专科后怎么进行学习?
- 各乡镇以不同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