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大学校长、国际数学大师,这些“大人物”都与这所985有关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3-02-21
手机版

  校园雕塑是校园文化的精神载体。作为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南开大学自1919年成立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饮誉海内外。而在南开校园内,亦有众多雕塑,尤以人物雕塑为最,不仅作为纪念先贤、记录其与南开之精神的象征,也彰显着南开的文化底蕴。

  从校父严范孙先生、校长张伯苓先生,到校友周恩来总理、校友于方舟烈士……他们贯穿南开一个世纪的风云,对南开大学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南开精神最好的阐释者和践行者。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南开,走近那些南开人物,近距离感悟那份情怀吧。

  1.周恩来

  

  纵观百年南开史,在学校灿若星汉的杰出校友、学术大师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也是十分耀眼的一个,而说起学校的人物雕塑,位于八里台校区主楼前的周恩来雕塑更是不得不提。回想1989年10月17日,为迎接南开大学建校70周年、周恩来视察母校30周年,周恩来塑像揭幕,神态静穆、真淳,面含慈祥微笑、极目远方的周总理就这样在南开校园"安家落户"。

  这尊塑像高4.75 米,为汉白玉石雕。紫色花岗岩平台高1.2米,置于平台之上的黑色大理石基座高1米,其正面镌刻周恩来手书"我是爱南开的", 背面碑记记述了周恩来与南开深刻的历史渊源,由范曾书丹。紫色花岗岩平台四面均为7级台阶,寓意塑像敬立于南开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由日本友人冈崎嘉平太及南开校友捐资塑造。

  2.张伯苓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9月17日,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向全校学生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作为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者,张伯苓坚持德、智、体、美"四育并进"的教育理念,首订"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确定培养兼具"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的育人目标,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创造者"。

  1986年4月5日,国家召开纪念张伯苓诞辰110周年大会,高度评价其爱国、进步的一生。当日,张伯苓半身铜像在中心花园落成揭幕。这座铜像是张伯苓在南开学校创建时的形象,他身着西装,面带微笑,目光炯炯有神,仿佛在注视着南开的发展。遵照张伯苓遗愿,他和夫人的骨灰也移葬于此。如今,每逢他的诞辰和重要纪念日,南开师生和校友都要到此凭吊。

  3.严修

  

  同在中心花园内,校父严修的半身铜像,与张伯苓像比肩而立,遥相呼应。严修一生爱国尚公、为国育人,他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努力实践"教育救国"的理想宏愿,并诚心诚意地为此付出一生的辛劳;他力主变革教育、引领时代,悉心创办南开、开拓奠基,是当之无愧的"南开校父"。

  严修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启蒙者,他为南开学校尤其是南开大学的规划创建、劝募集资倾注了毕生心血;他以自己的爱国思想、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早期南开的发展,推动南开形成了优良的教育传统。在半身铜像前纪念严修先生,让先贤们的追求和精神在南开的伟业中代代相传。

  4.杨石先

  

  在南开大学敬业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汉白玉雕像——一位学者左手握书,端然而坐,透过镜片的目光凝视着前方,他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大学第一任校长杨石先。作为南开大学的元老之一,杨石先持续在校工作长达60余年,是继张伯苓之后任职时间最长、威望最高的一位校长;他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化学家,我国农药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情系民族,心怀国家,为人师表,教泽广布。为纪念杨石先为南开和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学校在1997年他的百年诞辰之际,勒石敬塑了杨石先塑像。塑像82通体高2.95 米,由中央美术学院郭家端教授设计,由校内外有关单位和杨老的学生捐资敬立。杨校长的塑像栩栩如生,神情坚毅而睿智,依然流露出对南开大学的关注和期盼。

  5.陈省身

  

  由青铜铸造,塑像高1.02米,底座高1.21米,由著名雕塑家王维立创作——2009年,陈省身塑像亮相南开大学省身楼,塑像中的陈省身目光深邃,彷佛正在思考着科学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塑像的落成地点——省身楼,正是陈省身生前亲自主持修建的,虽然这座伟岸现代的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时,陈省身已溘然辞世,但在这里举行的一场场国际级学术活动却最好地实践着这位数学家生前渴望中国成为"数学大国"的夙愿。

  陈省身是国际级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中科院外籍院士,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誉为"微分几何之父",他被国际数学界公认为"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他1926年考入南开大学,从这里走向世界,成为蜚声国际的数学宗师,"我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南开度过的"。

  6.于方舟

  

  苍松掩映之中,烈士雕像巍然矗立。在南开大学风景秀美的马蹄湖畔,一尊于方舟烈士的雕像矗立于此,这座雕像是1984年南开大学建校65周年之时建造,黑色大理石碑座的正面,镌刻着彭真同志手书的"于方舟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碑座背面的碑记,简述了于方舟烈士的生平。每天都有师生、游客流连于此。

  于方舟是与周恩来齐名的天津五四运动领袖,他是天津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曾与毛泽东、瞿秋白等一道,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国民党一大。他以抛头颅、洒鲜血的坚定与悲壮,践行"以己为舟济苍生"的誓言,书写着共产党员的忠诚;他用鲜血、用牺牲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书写了忠诚与信仰,他的精神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7.穆旦

  

  2007年,时逢著名诗人、翻译家穆旦逝世3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校友,南开大学举行了穆旦塑像落成仪式。穆旦塑像由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李军、薛义设计雕刻,历史系1977级校友李德福等捐立,坐落于范孙楼小花园中。诗人头微侧,目光深邃望向远方,厚重的镜框棱角分明,嘴角含着一丝坚强与刚毅,还有一丝无法言说的苦痛与苦痛之后的思索和执着。塑像侧后方的围墙上铸有"诗魂"两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穆旦于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从美国回来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他精通英俄两种语言,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最早就是由穆旦翻译的。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穆旦诗文集》,他的诗饱含炽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忧患意识,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开辟的方向,被誉为中国新诗第一人。

  8.姜立夫

  

  1989年10月16日,南开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日前夕,一座栩栩如生的姜立夫半身铜像在学校数学楼二楼中厅落成。这尊铜像是国际著名数学大师、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陈省身教授和姜淑雁女士捐献的,雕塑者为中央美术学院傅天仇教授。

  作为对中国现代数学影响深远的一位数学家,姜立夫在学术上的成就很高。与其他一些学术大师相比,姜立夫的成就却并不是能用等身的著作、破解的学术难题来衡量的,但他依然是中国首屈一指、备受后世尊敬的数学家。他也是南开大学数学学科创始人,抗战时期"新中国数学会"发起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所长,对中国现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9.滕维藻

  

  滕维藻是继张伯苓、何廉、杨石先之后的南开大学第四任校长,是推动学校蓬勃发展的功绩卓著的代表之一。2009年,为了缅怀他献身教育事业的功绩,学校在经济学院楼前敬立滕维藻铜像。整座塑像高1.8米,底座高3.2米,由著名雕塑家、东方艺术系教授薛义设计完成,著名书画家、南开教授范曾亲笔为滕维藻塑像书写了铭文。塑像中的滕维藻先生目光炯炯,面容慈祥,仿佛正关切地凝望着这片他曾经工作、学习,并深爱着的土地。

  滕维藻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任南开大学校长和代理党委书记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把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做出了积极努力,使南开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技术科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

  10.吴大猷

  

  在南开大学伯苓楼中,树立着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吴大猷的半身塑像。这是2007年7月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学校为纪念他对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敬塑的半身铜像。这尊青铜塑像高1.08米,基座高1.35米,塑像中的吴大猷目光安详,仿佛正在思考着科学问题。

  物理学家吴大猷被南开视为杰出校友之一,他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并留校任教,曾担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教授,长期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2000年病逝于台湾。他的弟子中包括杨振宁、李政道、黄昆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

  每一个人物雕塑都诉说着一段光影往事,是南开每个时期人文与精神的折射。学校许多重大纪念活动在这里举办;一届届南开学子在这里寄托情怀,表达志向;众多国内外来访者在这里驻足瞻仰……在南开校园,他们化为一座座丰碑,荫蔽这边土地。他们默默无言,却感染一代代南开人,将南开精神发扬光大。

上一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好不好?含“金”量超高!
下一篇:它不仅是廊坊第一所新建本科高校,还合并了原河北职业技术学院!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