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九大特征,告诉我们要做什么?才是最好的!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3-07
手机版

从普遍认为的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无教育可言和所谓的家庭教育是太多无效的教育: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整座村庄

把她抬起来,把他扶起来。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整座村庄

健康成长,成长整体。“——非洲的诗

?

发达国家家庭教育的特点(一般国家没有):

一,学龄前家长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孩子出去玩:看日出,玩落叶,去沙滩,捡贝壳……在德国,不只是学龄前孩子,包括幼儿园,都是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

二,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

三,尊重独立。在学校孩子不会做的事,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以言语或者行为上的鼓励和提醒,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什么,也不包揽,因为那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帮他完成某些事,日后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缺乏创造性。

小孩从小就可以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父母一起商讨,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四,家长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爱的情绪,给以孩子尽量多的爱而不是宠溺。

?

五,放养优于圈养。在父母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并且必然成为一棵大树。放养优于圈养,身心更无压力。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他们需要自然的生长环境,不可过于控制,给孩子留下尽量多的自由发展空间。

六,吃苦教育

幼儿园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草地、沙地、石头地……一般没有用塑胶场地。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至于夏令营更是如此。

?

七,自由大于限制

在父母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既不附属于家长,也不依赖家长。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也具备独立的思维。所以,孩子应该以自我独立发展为成长目标。而身为父母,只要给予孩子自由和发展可能的空间即可。

八、规则大于宠爱

这可能是家庭教育的为数不多要做的事。实现了中国人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只要这一件事情圆满搞定!许多父母家庭上不断地说教,以为这是必须的家庭教育!孩子需要教育。但是有经验的德国父母会为孩子立下规矩,从小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他们会和孩子协商,制订一些规则,并且要求孩子遵守这些规则。

九。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从模仿能力开始的,整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充满着模仿。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别人已经走过很长的路,我们一切都还是刚开始。

?

看了几篇文章关于儿童的家庭教育课程的内容。文章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很多,比如讲到孩子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并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益处,很多习惯晚从小养成,贵在坚持。常见的好习惯诸如让孩子多读书,多运动,早睡早起,每天写日记,按时完成作业,吃饭不挑食,见人要问好,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等都是很好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好习惯”。这些都是现在父母最喜欢听的教育的条条框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说多了做多了,孩子都会反感。这些习惯固然重要,但这样都是孩子自身本来具备的,在家庭中只不过是个应用。这些习惯中似乎只有“乐于助人”和“见人问好”是家庭培养的,其余的都不是教出来的,对于一般家庭而言,都不是能够教出来的。俗话说:“要成人自成人”。

经常你问问学习考试很优秀的孩子家长,希望讨教孩子教育的经验,一般都会回答你:“我们没有做什么”。可以明确地讲,不是家长培养出了孩子的优秀,家长还无法知道怎样培养孩子。许多事情只有上帝知道是怎样。楼上有位职业是儿童教育的母亲,她儿子很优秀,但她说“我儿子尽干我不愿意让他干的事情,什么坏事他都爱干”。这位母亲一直尽心陪伴儿子成长,每周都带两个孩子去郊区自驾游。她说,“她的教育是她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不过我儿子很出色,倒是真的”。

供养一个孩子长大不容易,但培养一个孩子成才,你的努力有可能是在帮倒忙,你的努力有可能给孩子增加很多烦恼,努力可能把孩子控制在身边了,很可能约束了他的发展。都说父母培养孩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但这只是养育,至于培养可能不存在。

对于培养和教育,我们可能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请老师长期地辅导了孩子和坚持了一两个门类的素质教育的课程。其余的素质和特长都不一定是父母培养出来的。

我们试图帮助改变孩子的不理想的部分。无非学习成绩最引起父母担心,但这确实是请示老师的事情,父母只是提醒。
?

上一篇:如何鼓励孩子才有效?一个鼓励公式和案例告诉你怎么做
下一篇:北大教授直言:一个孩子的未来,往往藏在家庭教育的这8个细节里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