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家庭教育就是养出体贴的孩子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3-07
手机版


【一鸣专栏】

最高级的家庭教育就是养出体贴的孩子

原创作者|一鸣

因为这场疫情,打碎了大家的正常生活,让人们焦灼不安,但有一些温暖让人感动落泪。

前两天,有一位6岁哥哥开导4岁弟弟的视频走红网络。

在山东济南,在定点医院ICU工作的护士妈妈很多天没有回家,4岁的弟弟从来没有离开妈妈这么久,不由得大哭起来。

6岁哥哥“霸气”开导弟弟:“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妈妈不治病,人不就死了吗?世上不是妈妈最辛苦,所有人都辛苦!”

网友们都表示:被暖哭了!

在这非常时期,在一线奋战的妈妈和懂事的孩子碰撞出了温柔的火花。

孩子的贴心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我们要小心守护,悉心培养。

如何养出贴心的孩子呢?

01

给孩子付出的机会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感动又暖心。

商场的珠宝柜台前,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妈妈的陪伴下精心挑选着。

拉着妈妈要珠宝的孩子还是头一次遇到,现在的孩子的品味这么成熟了吗?

可仔细听过才弄清楚,孩子在兴高采烈地给妈妈买钻戒。

原来男孩看到同学的妈妈和其他阿姨都戴钻戒,就非常想给妈妈也买一个。

售货员阿姨问他有钱吗。男孩兴奋地说,自己有压岁钱,只要是8800元以下的钻戒随便挑选。

经过比较后,小男孩选中了一枚价值8100元的钻戒。

可妈妈不舍得让儿子买如此贵重的礼物?故意又挑了一枚五万块的戒指,并告诉儿子:“妈妈喜欢这个,要不你多攒点钱,以后给妈妈买这个好不好。”

妈妈希望能够用缓兵之计打消儿子的念头。

男孩听了之后急得大哭,十分委屈,想给妈妈买之前那一枚钻戒。

看着小男孩抱着妈妈哭的模样,眼里酸酸的,心里暖暖的。

说实话,我能理解男孩妈妈的心情——不舍得花钱,这也是我们很多父母的共同心理。

其实,这位妈妈完全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承受范围之内的价格,来成全孩子的孝心。因为这样的机会并不太多。

高尔基曾说:“给永远比拿快乐。”在给予别人的过程中,孩子其实也会开心。

不舍得让孩子付出,很可能会让孩子不懂珍惜、不会感恩。渐渐的,他们会失去体察和关心别人的能力,最后变得冷漠而自私。

02

让孩子知道你需要他

提起同事小李,大家都说她简直是一位宝藏妈妈,把才四岁的儿子硬是养成了霸气小暖男。

在单位,她是位业务能力强的中层领导,在儿子面前她就成了一个“爱撒娇的小女生”。

“这个包包好重啊,我提不动,你力气那么大,帮我提好吗?”

“我今天心情不好,你能唱首歌让我开心下吗?”

甚至当这个粗心的妈妈不小心打碎了儿子心爱的瓷娃娃,表现出一副可怜又内疚的表情,然后说:“怎么办?我做错事了,这么可爱的瓷娃娃被我摔碎了,对不起,你能原谅我吗?”

然后,儿子只好强压怒火又万般无奈地说了句:“真拿你没办法!”

当你向孩子寻求安慰时,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贴心,只是你之前从没给他表现的机会罢了。

教育孩子,“以退为进”其实就是一种智慧,不仅能够激发孩子成长的潜力,唤醒内心的力量,推动他成长为有爱、有担当、自立自强的人。

03

及时肯定孩子的付出

前几天,我在阳台收拾晒好的鞋子,四岁的儿子在旁边陪我聊天,他问我:“妈妈,这双棉拖是爸爸的吧。”

我说“对呀。”

他接着走上前一步,十分渴望地看着我说:“那我给爸爸送过去吧,他穿上肯定很舒服。”

我说:“好呀。爸爸一定会十分感谢你的。”

儿子接过棉拖就往客厅走,他的爸爸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边走边激动地叫:“爸爸爸爸,我给你送棉拖,你快穿上。”

送完棉拖又听到他爸爸说了“谢谢”之后,儿子又哒哒地跑回我身边:“妈妈,爸爸他说谢谢我。”

那声音里饱含满足感和幸福感,感觉比平时送给他一个玩具还要开心激动与兴奋。

我盯着他那开心地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小表情,忽然觉得当我们反馈给他一个“被需要”感,他有多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一步步扼杀孩子的付出感而不自知。

他刚拿起拖把,你说放下吧别不小心戳着肚子。

他想给奶奶递个苹果,奶奶激动地立刻说你吃吧,我不要。

他想送你个礼物,你随便一接放在身边不去重视。

你正在一步步地抹杀掉孩子的付出感。而付出感和被需要感不仅仅是大人们专属的感情专利,对于孩子,同样重要。

美国加州大学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一个“补强法则”,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只有让孩子有付出的机会,孩子才会拥有爱的能力,孩子也会体会到付出爱的快乐。让孩子像一道温暖的光,温暖周围的人。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又贴心,其实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能成为暖心宝贝。

生活中处处有培养孩子爱你的机会,教会孩子关心体贴你,像个温暖的小太阳,你一定会觉得无比幸福。

贴心的孩子,也必将成长为温暖的大人,将爱的力量传递给身边的人。

(本文为一鸣原创投稿)

上一篇:家庭教育十二法则:请永远给孩子希望和力量
下一篇:四个实用的“家庭教育公式”,好父母+好家教=好孩子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