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孩子宝宝就是溺爱?错!这样的家庭教育才是,你还以为是爱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叫孩子宝宝就是溺爱?错!这样的家庭教育才是,你还以为是爱

大家好,我是小易。

关于孩子的溺爱问题,之前看到过很多文章针对昵称来下结论,不管孩子的年纪多大,一直叫孩子“宝宝、宝贝”,孩子潜意识里长不大就成了巨婴。

小易看到这,觉得有些片面,这并不是仅仅一个昵称就能造成的,更多的原因还在于一个家庭教育。

以前,我大学室友都23、24岁了,人家爸妈都还叫她“宝宝”,可人家妥妥的生活能力棒、学习优异,社团活动也玩得超溜!我们有时也调侃她,但她自己觉得没什么,家人之间亲密一些肉麻一些,她觉得挺正常的。

所以,叫孩子“宝宝”“宝贝”没什么问题,昵称只是情感的一种表达和释放。父母不是一味溺爱的、惯孩子的,教养方式没出问题的,他是成不了巨婴的!

让孩子活在溺爱里的,是背后有这样无私“奉献”的父母。

我们知道,父母的溺爱很容易养出“巨婴”,不管年纪多大,他们的行为举止还是很可笑的。

眼下的疫情简直就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多少巨婴。

湖北襄阳,被隔离在小区的人们很难买菜,热心的志愿者们为居民送来蔬菜,然而就有一个女子,因嫌弃蔬菜不新鲜,对着志愿者们破口大骂,甚至想要出手打人。

难道她真的不能因为志愿者满足他的要求让她不满吗?不,只是在这样艰难的时期,她依然觉得自己还是个宝宝,所有人都必须以她为中心,满足她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

还有之前的一个新闻,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阿姨在街上走着,后面一男子突然冲过来将她抱起,在空中狂甩。老阿姨试图挣扎,男子则加大了力度,强行将她往地上按。

瘦弱的老阿姨被甩得站都站不稳,一个踉跄就摔倒在了地上。她疲惫又无奈地坐在台阶上,男子却愈发来劲:脱掉自己的上衣,用力地朝着老阿姨的头部抽打,甚至将衣服甩在了她脸上。

小易一开始看到,以为是抢劫,光天化日之下,这个歹徒真的是无法无天。

后来,周围来了一些保安,大家试图制止男子的疯狂举动。可谁知,这名男子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猖狂,还拿了别人的扫帚,要过来殴打老阿姨。

究竟是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才能让他对一个瘦弱无力的老人下重手?

后来经过调查才得知,这名老阿姨,正是男子的母亲。

当天,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块钱还银行贷款,但母亲说自己没钱。男子便让她去向亲戚借,母亲不同意,他就直接动了手,对自己的母亲又是拖拽又是殴打。

这一幕看得人又心酸又毛骨悚然。

节目《变形计》中一个片段里,16岁女孩跟妈妈要钱,妈妈没给钱就打妈妈!事后妈妈说,毕竟孩子才16岁,还小,她还不懂事。

但这就是巨婴的杀伤力,有一天条件所限,你无法给予的时候,他们就该受不了了。只要想要的得不到,无论你是谁,瞬间就成为他的仇人,用他当时所能想到的手法来惩罚你的不配合不给与。

是的,很多人看上去长大了,心理上还是个“孩子”,这也是很多家长常说的话。他们无法自立,不懂感恩,也不懂规则和约束,更别提负责任为何物。

他们的世界了只有自己的需求和别人无条件满足我的需求,口头禅是“我妈说”、“我不知道”、“我不懂”、“你怎么会不帮我”、“人家还是个宝宝”。

他们可能是家暴男,可能是妈宝男,可能是乖乖女,可能是职场菜鸟,也可能是看上去楚楚可怜的小妹妹……他们有共同特征:

脆弱而敏感,不能批评不能拒绝,不负责任,没有界限,天高任鸟飞,鸟若飞不过,全是天的错。

爸爸妈妈们,我们必须明白,没有限度的娇养,只会养出无法断奶的巨婴。巨婴终究会感受到成长的疼痛,然而为时晚矣。

除此之外,小易经常可以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门口看到这样的情况:90%进校门的家长都是一手搀着娃,一手撑着伞,身上挂着沉重的书包。

到了教学楼后,孩子们坐在凳子上翘着腿聊天,前面是爸爸妈妈,甚至是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或蹲着或跪着,帮孩子换好鞋后,目送孩子走进教室......

其实这些小事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但过度宠溺孩子换来的更多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而关于孩子要不要劳动的问题,有的妈妈提出,

“我的孩子,我疼都来不及,怎么忍心让他劳动?”,

有的说“孩子学习辛苦,现在社会竞争大,有时间我还宁愿他多看书多学习,怎么能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家务活上呢?”,

也有的妈妈说,“让‘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直接帮他做了”……

我们的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也必须要长大的。总有一天,他们必须独当一面,社会不会娇惯他们,相反,他们要承担社会责任。

我们还是心稍稍硬一点,称呼不那么甜一点,事情不要全揽在自己身上,尝试孩子长大,不要自建巨婴生产线,坑娃坑自己坑社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千百年来的道理我们可以随口说出,却不一定能做到实处。不把孩子养成“巨婴”,我们就需要做到“三放”——放心、放手、放养。

第一放心,让孩子冒险吧

照顾孩子,就像是陪伴一只蜗牛散步;而孩子的成长就如蜗牛一样缓慢,我们需要付出的,是爱与陪伴,但绝非形影相随、让孩子在我们的“指指点点”下成长。

就如跑步一样,很多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奔跑的过程中会摔倒、会受伤,而明令禁止孩子奔跑,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失去奔跑的能力,也束缚了孩子自由奔放的心。

澳大利亚有一名男子,在妻子去世后独立抚养5岁的儿子,他跟儿子经常在家里疯狂追逐,在卧室用枕头对战......这样“粗野”的玩耍下,孩子非但没有少只胳膊少条腿,反而成为了澳洲第一学府的高材生。其实家长对于孩子的“打闹”不必过分担忧,因为千百年来,孩子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第二放手,让孩子自由吧

我们常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需要我们为其空白填上美满的色彩。但是,很少人意识到,身为父母长辈,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给孩子多留一些空白,没有家长的思想与意志,也没有家长的过分干预,让孩子自由发挥。

我们常说,对孩子,父母是有永远放不开的爱和牵挂;但也许,最好的疼爱,是手放开。

第三放养,让孩子独立吧

“放养”孩子的家长通常会被大家所“鄙视”或“看不惯”,会被大众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但

实际上,对孩子的“圈养”,反而容易造成孩子性格懦弱、优柔寡断、凡事依赖父母,最终成为丧失基本自理能力的“巨婴”。

家长们都需要明白,“放养”并不等于放任,而是开放地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选择,自己学会去面对困难,并学会解决困难。

那么,在放养的教育中,面对一个“想吃番茄炒蛋”的孩子,父母应该做的,是一次在实际中手把手地教会孩子如何做;而之后,就应该让孩子不断地尝试与摸索,让孩子真真正正地学会自己动手完成“一盘番茄炒蛋”。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品格影响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小时候就开始重视他们独立的性格,而不是等到他们长大以后脾气和性格定型的时候才开始醒悟。

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许多小缺点和坏毛病,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既不能包容忽略,也不能用打骂的方式给孩子留下阴影,不妨利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做一些好的榜样吧。

小易给孩子买过的这套《小脚鸭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绘本》,内容特别简单,但一直也是当时年幼的孩子最喜欢的。

里面有10个主题故事,比如《我能承担责任》、《我可以独立》、《我不随便发脾气》,这些都是非常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会遇到的各种大问题和小问题,3-6岁可是孩子的人格培养关键期,爸妈们可别错过这个呀。

我们还可以看到插画中的小鸭子形象可爱,毕竟孩子对于图画的理解更加敏感直接,这样宝宝们才会更有兴趣去看哦~

故事的字数篇幅不会太长,能让宝宝能够耐心听进去,爸爸妈妈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和宝宝来一次亲密的互动。

小易给大家推荐的还有一个理由是,这套绘本是安全环保印刷,阅读的时候不会对宝宝身体产生坏影响的哦。

小易原来买到的是10元一册的绘本,现在只用58元就能买全套10册的小脚鸭好习惯情绪管理绘本,实在划算,这么换算下来,一册只要5.8!

爸妈们孩子平常买的零食不过是这些价格,但是孩子的零食吃完就忘,陪他们一起看书形成的独立人格才是他们一生宝贵的财富呀~

<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6796966218197631496"></script>

上一篇:一张图告诉你家庭教育6大核心要点
下一篇:家庭教育的10条法则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