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 家庭教育 爸爸和妈妈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看过一项调查:

在中国,42%的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独挡一面,32%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任务由祖辈承担,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过12%。

不禁有些感慨,大多数的家庭中都是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中独当一面。

但父亲缺席得多了,妈妈再用力,孩子也很难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家庭教育一共有两盏灯:

妈妈是亮在家里的那一盏,守护孩子内心的温暖;

爸爸是路上的那一盏,照亮孩子前进的方向。

两盏灯并行,孩子才能在内在外都有所依仗。

健康的家庭里,父爱和母爱都不能少;而有爱的家庭里,父爱和母爱也都要给对。

在中国,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多用心,妈妈放宽心。

有人说:“焦虑是妈妈的标配。”

确实,当妈以后,整个人都变得急躁了许多。

又要操持家务,又要兼顾工作;照顾着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还要负责辅导作业。

涉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容易上头,重重压力倾泻而下,情绪就成了洪水猛兽,时不时就要出来肆虐一番。

也许情绪发泄过后,焦虑会有所缓解,心情也会放晴一些。

但在孩子心里,情绪不稳定的母亲就像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让人时刻活在恐惧之中。

心理咨询师赖佩霞曾经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做过一场演讲。

她提到自己小时候常常遭到母亲的责骂,很不快乐,长大后在感情里不断地碰壁,她感慨道:

“当你的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哀伤痛苦当中,你敢快乐吗?”

答案是:很难!

倘若妈妈长期处于焦虑之中,负面情绪会像传染病一样在家中四处散播,连空气都是令人焦躁的味道,没有人能开心得起来。

妈妈就是一个家庭的情绪指南,可以说妈妈的情绪直接决定家庭的温度。

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在TED演讲中,曾从科学的角度阐明:

从人类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绪能量远远超过男性。

妈妈保有一份温和有爱的模样,不仅家里安宁,也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好性格。

胡适曾在书中写道: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养育孩子的道路艰辛,妈妈们时常会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焦虑,殊不知,越焦虑越糟糕。

妈妈放宽心态,多放手,少焦虑,就能给家一个安宁。

你给孩子一份温和与安宁,孩子会回报你更好的自己。

母亲影响孩子的情感世界,父亲影响孩子的社会能力,父爱不缺席,才能让女孩更像女孩,男孩更像男孩。

让父爱不缺席,让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也需要适当的方法激活:

1.妈妈放开手,给爸爸机会

其实,很多家庭爸爸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少,并不是爸爸不愿意参与,而是妈妈不愿意放手。

一边嫌弃着爸爸帮不上忙,一边又痛心疾首地指责爸爸不肯帮忙,这好像已经成了众多妈妈的日常生活状态。

可是哪有天生就会教孩子的人?妈妈们难道不是在一次次的经验积累中才进化成无所不能的超人吗?

所以放宽心态,该示弱时就示弱,该放手时就放手。

要知道,爸爸带大的娃娃,自有一番风采!

2.尊重爸爸的教育方式

很多时候妈妈对爸爸的教育方式有一种天然的隐忧,好像爸爸就是古惑仔,带着孩子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放下偏见,男女思维不同,教育方式不同。

也许在妈妈看来是危险的,在爸爸看来是探索;妈妈觉得不健康的,爸爸体会到的是创造力。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尊重爸爸的教育方式,让爸爸体会到带娃的乐趣,孩子才能享受到爸爸持续的陪伴。

3.给予爸爸正面反馈

父爱沉默威严,很多时候爸爸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

但是不善言辞的爸爸,内心也总有一块柔软的地方留给孩子。

鼓励爸爸多多带娃,告诉爸爸孩子内心的期待和喜悦,给予爸爸正面积极的反馈。

再威严的爸爸也不忍心破灭孩子的期待。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有这样一句话: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孩子成长于家庭之中,妈妈的力量在孩子出生的前几年最为显见,但最终要离开父母独自面对社会,这个时候父亲的力量会凸显出来。

如果你问我,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最需要谁的悉心陪伴和教导?

答案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爸爸和妈妈。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缺一不可。

爸爸多用心,妈妈放宽心,爱给对了,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上一篇: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亲能陪伴,母亲好情绪
下一篇:家庭教育的失败:妈妈凌晨跳楼自杀,留下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的女儿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