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2-19
手机版

说起“原生家庭”,似乎就像是“原罪”,因为有这样与生俱来的烙印,因此一个人一辈子无法安心生活。最近因为一些事,相信这个话题还是会不断被拿出来讨论。

今天我们就讨论讨论,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究竟是什么。

有小孩之后,很多人经历过这样一个起伏过程:

突然之间做了父母,燃起一股浓烈的冲动,回忆自己的成长,希望从中得出经验教训,避免所有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坑;然后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做父母竟然毫无培训、无证上岗,于是恶补各个流派的育儿和教育观,跟随其中自己比较认同的理论,相信这些理论能培养出好孩子;接着对理论的执行充满了困惑,于是进入下一阶段,努力想给孩子寻找到最好的环境,希望环境的力量给孩子最好的影响。最后开始下一阶段的困惑:我的这些努力,能确保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吗?

家庭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在育儿的过程中,有什么是有因果关系的?

我知道,故事不代表普遍情况。

我不会从故事中轻易归纳出结论。但我依然相信,故事仍然有管中窥豹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身为父母,经常想知道的是:在育儿的过程中,有什么是有因果关系的?

例如:好的教育方法,培养出好孩子?好的教育流派,培养出好孩子?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好孩子?好的教育资源,培养出好孩子?

有很多研究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过这些问题。

他们尤其热衷研究先天因素(基因)和后天因素(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研究者发现一些统计规律,但也发现更多疑问。

首先,研究者以“不同家庭养育的双胞胎”和“同一家庭养育的养子和亲生子”分别做对比研究,研究者发现,在各种性格和成就指标中,基因都占据差不多一半的作用,具体从40-80%不等。

外貌、智力、内向外向、固执性、神经质、攻击性……等一系列人格特质,基因都占了一半左右的影响力。

那剩下一半呢?剩下50%是不是养育方法的影响?

剩下一半的确是来自于后天环境,但是也有研究显示,“一般性环境因素”(家庭一般氛围和学校一般氛围)的影响只占很小一部分,在后天影响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个体性环境因素”(个人独特经历的影响)。

也就是说,孩子的基因和个人经历,是各项特征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那父母家庭的意义呢?父母家庭是不是没意义,或者说干脆什么都不用做呢?

当然不是。父母家庭的主要意义,不在于这些“个体性的人格特征”,而往往在于“互动性的关系特征”。

家庭中的总体氛围,会主要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以及孩子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们往往只注意到孩子个体的特质,却往往忽略孩子和这个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后者才是心理学中发现家庭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

态度、信仰和立场是一个人如何看待世界;很多适应性不良的心理疾病,实际上是个体难以和世界相处。而这些,都与家庭相关。

家庭能带给孩子什么?

其实,我们并不太能影响孩子的智力、人格、特长、能力。

很多父母花了很多心思试图影响这些方面,但这些方面基因的作用很大,此外孩子的个人经历的影响很大。父母布置的环境氛围,只有不确定的极少量影响。

孩子就是他自己的样子,由基因和独特经历塑造的样子。父母能改变的很少很少。

但我们能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也就是说,孩子有没有学琴的天赋、有没有沉稳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不是父母能管的。但是孩子对学琴这件事的态度,与父母家庭很有关系。

如果说人格特质是孩子自身内部的东西,那么态度,就是孩子与自己、世界、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现代精神分析研究中,有一个词叫“工作模型”,指的是一个人头脑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这种“工作模型”最早在一岁之前的婴儿期就装载到孩子的脑袋里。婴儿会把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变为“自我-他人”关系的基础模板,以后的人生会自动装载这个模板。

例如,如果婴儿长时间饥饿哭泣,都没有人理,发生一两次可能是偶然,但经常发生之后,孩子会感知到:我对这个世界的诉求,这个世界是不会满足我的。

长大之后孩子与他人接触过程中,依然会不相信自己能得到他人回应,因而在人际关系中退缩、迷惑、自我保护、又不断渴求他人的确认。这就是不安全感。

再比如,婴儿对这个世界发出哭泣诉求,如果得到的是时好时坏的回应,有时候就没人理,有时候又有温暖呵护。婴儿会不自觉猜测,自己怎样才能得到他人爱怜,为何有时没人理?

这种猜测虽然还没有清晰理智,但已经从本能反应中刻下烙印,婴儿会开始讨好看护者,想用自己的讨好换来长期爱怜。而在成年之后也常常陷入忽冷忽热的人际关系中,讨好对方。这也是不安全感。

婴儿的安全感是研究得最多的“工作模型”,但实际上,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工作模型”远不止婴儿期。

在幼年到童年时期,孩子仍然会相当大程度上感知到父母对世界的态度——价值观,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亲子关系(或者精神分析中“超我”的主要来源)。

而这些态度,会用各种方式,或深或浅变成孩子不自觉的“工作模型”。

你可能从人格特质上看不出来这些,例如有两个聪明又开朗的孩子,看上去人格差别不大,但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截然不同,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截然不同。

我们成年人最困扰的会有什么事呢?

给我们造成困扰的,往往不是我们身上固有的东西,而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身上固有的东西。而这种态度,很多时候,继承自亲子关系。

这是对内在的自我力量不够信赖,而背后又源于过于苛刻的内在批评:你总是有这样那样不好,你总是达不到最好,你必须用成绩证明自己。

然而这种内在批评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让人成年之后无法穿越那些需要忍耐和试错才能获得成功的艰苦奋斗——真正伟大的路都需要穿越这些障碍——总是在稍一挫败就自我否定的循环里退回原点。而根源依然来自于亲子关系。

我们经常在这样那样的工作困扰、自我困扰和关系困扰里回想到家庭和童年。

在回溯过程中,我们才意识到父母对事物的态度、父母和自己的关系,对我们成年之后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于是,“原生家庭”问题,才一而再、再而三被拿到媒体上讨论,似乎所有人都能说说,是怎样的家庭环境,给自己造就了怎样的困扰。

只是往往,这种回顾和怨责,仅限于回顾和怨责,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超脱和反思。

更平和的亲子关系

当我们越来越多意识到“原生家庭”的重要影响,对今天的育儿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是意识到:我们的态度,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育儿因素。

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抱怨,对自己的童年和父母满是怨怒,那么孩子有可能会感染到我们的抱怨态度。他会感觉,将自己的挫败抱怨给童年的父母,是正当的人生态度。当他长大,他也可能会效仿同样的抱怨。

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焦虑,随时担心自己或孩子会遭遇失败,孩子有可能会把这种焦虑的担忧烙印成自己的“工作模型”,未来随时担忧自己,不敢迈出人生选择。

其次是意识到:我们在很多方面,不需要用力过猛。

我们需要知道,孩子的智力和很多自身的人格特质,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营造的氛围,我们创设的环境,对于孩子一些根深蒂固的特质而言,影响微乎其微。

敏感、耐性、外向、亲和、聪慧……以及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特长,跟我们的整体家庭养育都没有太大关系。所以不要太过用力地试图塑造孩子了。

最终你没法塑造他,只是会把这种“太过用力”的态度,变成他内心中“太严苛的超我”。

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平和态度,就是最好的养育。

上一篇:什么样的家庭才能教育好孩子,其实很简单,父母只要做到这1点
下一篇:邵长宇:疫情之下的家庭教育面临六大挑战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