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李子勋给家长们的7个家庭教育建议,早读早受益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2-17
手机版

李子勋,男,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

关于家庭教育,关于孩子的教育和父母的教育理念问题,李子勋给我们揭示了以下几点:

1

单亲母性教育的弊端

中国一直是母性教育为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妈妈都承担了育儿的主要责任,幼儿园里也多是女老师。所以在中国的幼儿教育里,父亲以及男性形象是缺席的。历史上也是如此,我们知道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是母亲在承担教育责任。其次,中国的教育历来贯彻“吏制”,要求孩子守规矩,服从和遵守自己的位置。在学校,听话的就是好孩子,考试时,不按照老师规矩来回答就是错的。这就是一种“吏”的意识,别人给你制定规则,你遵守规则就可以了。

2

好男人要从娃娃抓起

对于男孩子的教育,关键是从小就培养他的责任感,让他有空间和条件去担当,而不是妈妈什么都为孩子去承受。比如在公交车上,很多时候妈妈会让坐给儿子,这样长大后他也不认为自己应该让坐给女人。

通常的规则是:男孩要贱养,小时候受的艰难多,长大后的抗力就大,越有责任感。女孩要娇养,越娇约好,让她自我感、自尊心强,长大后可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当然,这并不绝对,但目前最好的途径只能这样。

3

男人花心是天性,是一种生命的焦虑,是生理问题

男人花心是天生的,是基因决定的。从进化史来看,生命发展了2.4亿年都没有男性,后来生物进化趋于多样性,母体里排出一个碎片,叫雄性子质,没有细胞膜,很快就会在环境中分解。所以,它一离开母体就要赶快钻入另一个母体,但又无法钻入自己的母体,只好钻入别人的母体。如果身边没有别的母体,它很快就会死,这是男性的脆弱。随着母体的进化,排出的碎片也在进化,存活的时间越来越长。生命到了3亿多年的时候,就形成了独立的细胞膜,在母体里的分裂,从无性分裂到了有性分裂,出现了我们说的卵生。在卵生时,雄性就获得了跟雌性相同的胞膜,但是雄性的基因是缺损的。

对男性来讲,只要他离开母体,就有一种回到另一个母体的倾向,身边的母体越多,越有安全感,这是一种生命的焦虑。这是男人渴望更多的人爱他,而女人只需要一个爱他的人的原因。从生物学上讲,女人接受一个精子后就封闭了,所以女人更容易忠贞一些,而男人因为生物学上的恐慌,就容易“花心”、不专一。男人看起来在选择,实际上往往是被选择的,只要一个健康的、年轻的女人对男人说我愿意,这个男人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因为他的基因决定了他内在的一种安全渴望,爱他的人越多,他觉得越安全。这是生物基因决定的,不是道德问题,是生理问题。

对婚姻的忠贞不是男人的天性,这是社会责任感和文明进化的产物,是一种自我约束。男性遵循这种约束要比女性困难,要保持忠诚所需要的自我克制力量要比女人大,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做不到。

4

孩子长大后是否感情专一取决于亲子关系

在孩子两岁之前,妈妈最好不要缺席,陪伴着他,让孩子的亲密需求和依赖心理得到满足。两岁前,妈妈稳定地在孩子身边,带孩子睡觉,跟孩子同一个房间,让孩子觉得妈妈是全能的,害怕了妈妈会来陪着他,饿了妈妈会喂他,冷了妈妈会给他加衣服。孩子跟妈妈形成长期的深度依恋,会产生一种共情,妈妈在想什么孩子知道,妈妈开心他就笑,妈妈不开心他就愁,两个人处在像热恋的状态。这样的孩子,由于小时候有跟一个人保持长久亲密关系的经历,往往能够稳定地爱一个人。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心理能力,因此他会感情专一,不会老换配偶。

5

幼儿教育中,妈妈不能缺席

如果父母离异,母婴关系有所断裂,孩子会一直处在担忧情绪中,就会产生对亲密关系的犹疑。尤其是当孩子察觉到妈妈对自己表达负面情绪,他今后在婚姻里会产生很大的麻烦,在外面他会非常正常,在所爱的人面前会变得非常糟糕。因为他小时候在亲密关系里遭受创伤,妈妈高兴的时候爱他,不高兴的时候惩罚他,他就把惩罚合理化了,以为伤害也是爱的一种表现。所以,如果孩子小时候跟妈妈的依恋关系断裂,没有形成维持长久亲密关系的能力,长大后也难以跟恋人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维持一段时间就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了,要靠法律和责任约束他,他自己没有动力。

6

早教班没有必要

幼儿园教育其实没有必要,但是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增加社交活动、发展群体动力是非常必要的。

幼儿园的教育,教给孩子的绝大多数是人类的智慧,比如数学、语言,而人类的智慧远远不如自然的智慧好。在幼儿园过多学习人类自己制定的智慧(其实很多不是智慧,只是基本的常识和小知识),有时候会把孩子变得更加愚蠢。

家长可以送儿童去幼儿园,但是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适应群体,但不是为了适应这种教育机制,把孩子变为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呆子。

7

攀比心理要不得

人是被社会决定的。心理学上有一个需求层次,最底层是物欲。当物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是贪婪的、不节制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衣食、玩具方面的物欲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而现在的孩子是过度满足,就没有那么多物质的贪欲了。第二个层次是安全感。当整个社会充满了动荡,安全成为物欲之外的第二需求。第三个层次就是爱。以前的多子女家庭里,家长对每个孩子的关爱不够,孩子长大以后对关系的需求就会非常强烈。

三个层面没有得到满足的人,很可能一辈子都会卷在这些问题里。首先他有强烈的物欲,总希望比别人更好,就产生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其次是安全感的缺乏,他会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强大,就像很多70年代出生的人,追求精英文化,想上名牌大学,想跟有权力的人来往,结识领导人,都是为了安全。第三就是关于爱和被爱,也就是认同机制。从前的人一直被强调要成为某一种人,而不是成为自己。家长和老师总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标准化的人,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强烈地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想做自己喜欢的人是很困难的。这都是社会及周围人的认知机制造成的。

不仅孩子,家长也会攀比,因为他们小时候的物欲等层面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会因为同事买了宝马,自己开的还是大众捷达,就产生想换一辆的心理。很多家长其实并不了解下一代的孩子,这些孩子只想成为自己,不会要求更富有,他们在幼儿时期基本满足了所有的需求。家长眼睛看到的孩子,更多的是自我投射,是内心里那个没有长大的自己。看似孩子的问题,其实是自身的一些问题在孩子身上的投射,而不是孩子本身出现了问题。

攀比心理要不得,过度攀比,毫无意义的攀比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烦恼,越来越管不好自己和孩子。


<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6794051471131279876"></script>

上一篇:疫情当前,如何从7个方面重塑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
下一篇:你是孩子教育的“神助攻”or“猪队友”?10张图值得父母深思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