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中国式家庭教育难逃的死结,比亲情绑架更恐怖的是什么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2-12
手机版

2020谐音“爱你爱你”,这个充满爱和幸福的2020年,然而疫情彻底打破了人们平静快乐的生活,全国各大城瞬间失去了活力和色彩。

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个段子:一觉睡醒,假期还剩7天;一觉睡醒,假期还剩10天,一觉睡醒,假期还剩15天,OMG!真的不敢睡了,真怕自己一觉睡过去,起来都退休了。

随着疫情的不断扩散,那些原本准备去电影院看贺岁电影的梦想统统幻灭,“宅”在家中,哪儿也去不了,眼看那些贺岁电影与我们擦肩而过,心中不免感慨和失落,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徐峥站了出来,开辟了电影史上的先河,从而才有了《囧妈》大电影在大年初一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上免费播出的壮举,实现全国观众足不出户也能看大片的愿望。

我一直都很喜欢徐峥拍摄的“囧”系列的电影,从《人在囧途》、《泰囧》、《港囧》中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角色,跌宕起伏的剧情,笑料不断的精彩片段,从而让我对《囧妈》充满了期待。然而当我认真看完《囧妈》这部电影后,有笑点也有泪点,《囧妈》表面上演的是“路途喜剧”的剧情,实则是徐峥再向大众传递久违亲情的温暖。

剧中的徐伊万因为工作的原因,陪伴妈妈的时间少之又少,久而久之母子之间产生了隔阂,偏偏这个时候徐伊万的事业和爱情也亮起了“红灯”,在一次阴差阳错的经历中,他意外踏上与妈妈去莫斯科的那班火车,途中与妈妈“相爱相杀的画面”,不禁让观众想起来在自己身边唠唠叨叨的妈妈,一边嫌弃自己妈妈的唠叨,一边又享受自己的妈妈的唠叨,曾几何时的我们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的爱给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家长的爱能够让我们砥砺前行,家长的爱贯穿我们生活的始终,然而当家长的爱变了一种味道,爱还会是爱吗?

一、以“爱之名”的亲情,到底能否走的更远

家长以“爱之名”的亲情实质上就是:我比你更懂得你,你必须听我的。相信父母在你小的时候,当着你的面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吃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长”,他们的人生阅历比我们要丰富得多,所以他们总是忍不住想要为犹豫不决的我们做所谓正确的选择,也不管不顾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将孩子的真实想法残忍的扼杀在摇篮之中。

“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愿意花二十年的时间去养一个杀人犯。”这句话来自前段时间火爆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当李晓明在电影院杀数名观众被执行之后,他的爸爸妈妈就开始反思,如果他们当时没有阻止自己准备上大学的儿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是不是结局会不一样,如果他们没有以“爱之名”干涉孩子的选择,也许他的孩子会过的很开心,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精神问题,也不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在漫漫的人生长河中,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给了我们新的生命,他们不惧劳累、不辞辛苦为了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我们排除生活中的艰难险阻,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种爱变成了另外一种味道:我们喜欢舞蹈,家长们认为钢琴更适合我们,我们喜欢游泳,家长却认为篮球更适合我们。我们的生活全部都被家长安排的明明白白,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家长认为“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这种以“爱之名”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对亲子关系也是一种伤害。

前段时间和小C妈妈聊天得知,小C最近非常的焦虑,上个月给女儿报了舞蹈兴趣班,女儿起初对舞蹈班抱有很浓的兴趣,可是时间长了,对舞蹈的兴趣没有那么浓厚了,她告诉小C,现在不喜欢跳舞了,不想去舞蹈班继续上课了,小C心平气和的和女儿说:宝贝,让你跳舞是为了你好!“为你好”,想必大家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吧,从小到大,咱们听了无数遍的“为你好”。

二、从什么时候起,“爱之名”成了一种 “慢性毒药”

“一个暑假我给你报个补习班,原指望你好好学习成绩能上去,结果呢,断崖式地下滑,你对得起我吗?”这句话来自前段时间爆火的家庭剧《小欢喜》中的经典语句。剧中英子的妈妈一味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自己的女儿身上,认为补课对孩子的帮助很大,一切和学习无关的兴趣爱好都是在浪费时间,最终导致母女之间的关系恶化。

曾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小A认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从小到大都是按照家长的意愿生活着,他的爸爸妈妈从他记事开始,就给他报了音乐、舞蹈、绘画兴趣班,他没有享受过一天的休息时间,他绝望过、反抗过,但都被家长劝服,而这劝服的理由就是“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家长为孩子精心谋划未来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孩子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孩子向往的人生又是什么样的呢?

家长对孩子的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慢性毒药”,让孩子开始讨厌自己、怀疑自己,讨厌一切为他精心筹划的家长,讨厌现在的一切。

三、做一个万能父母时,却衰弱了孩子

大学生小B是C市的高考状元并成功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的高校,拥有光环下的小B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因为没有人给自己做饭了,没有人给自己洗衣服裤子了,没有人给自己洗臭袜子了,他的衣服裤子丢在桶里用洗衣粉泡到发霉,渐渐地他的室友开始远离他,他变得越来越无助,越来越孤独,他好好的一手牌被自己打得稀烂,而这一切的源头是他有万能的父母。

做父母难,难于上青天!孩子出生时,家长面对新到来的生命感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孩子满月时,家长面对眼前可爱的宝宝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处理孩子的事情;孩子周岁时,家长能够游刃有余处理熟悉的小可爱的生活起居,家长总是想把自己最好的给孩子,自己承担更多的重担,孩子遇到的任何困难,孩子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家长都已经解决完了,作为一个万能的父母,只能让孩子越来越衰弱。

四、以爱之名的控制,伤害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整个家庭

在《囧妈》大电影中,徐伊万对他的妈妈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就是问题所在,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的儿子,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儿子。”

这种打着以“爱之名”的旗号来控制孩子甚至自己的另一半的妈妈其实很常见,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是以爱为前提的,但是这些所谓的“爱”对孩子、另一半来说,究竟是好是坏,他们却并不在意,从而在他们的身上产生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如此看来,以“爱之名”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并不会让孩子的人生变得精彩一些,反而会加深孩子对家长的芥蒂,喜欢打着“爱之名”对孩子进行控制的时候,家长们需要反思一下:什么才是真正对孩子好的!

五、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做到与孩子平等的交流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在家长和孩子的角色扮演者中,家长更多的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制统治者,家长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倾听者,而不是滔滔不绝的演讲者,家长要耐心聆听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让孩子敢于说出最真实的想法。

六、孩子不再是附属品,让TA活出最想成为的样子

网络上曾有这样一句话:你最终活成了你最讨厌的模样。这句话我想送给那些“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的家长。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与众不同,不循规蹈矩,不被家长的“控制欲”束缚,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和使命,不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由的飞翔,相信终有一天孩子会活成TA最想成为的样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有益于孩子将来的家庭教育是什么?
下一篇:做一个佛系妈妈,给孩子更大的空间放余量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